瞒天过海是历史故事吗 瞒天过海是传说故事还是历史故事 2024-09-01 14:08:37 0 0 一、瞒天过海的典故瞒天过海的典故是薛仁贵哄帝渡海。1、故事背景唐太宗李世民在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又有远征四方的雄心。他曾经亲征吐谷浑、突厥、高昌等地,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公元645年,他又决定亲征高丽,以平定东方边患。2、故事情节李世民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发,经过辽东,来到海边。他看到海面上大雾弥漫,波涛汹涌,心中不免有些犹豫和恐惧。他不知道如何渡海,又不敢轻易冒险,但又担心耽误战机。正当他左右为难之时,他手下的名将薛仁贵想出了一个妙计,就是暗中哄骗李世民强行渡海。3、故事结局薛仁贵暗中命令三军备好船只,又准备了一条大船,将船仓周围遮掩住,在船仓内摆上宴席。他让行军总管张士贵邀请李世民到船上宴请众将士,鼓舞士气。李世民不知情地上了船,与众将敬酒畅谈。在他们欢乐的时候,船已经悄悄地开出了港口,驶向大海。当李世民发现自己已经在海上时,已经无法回头了。他只好苦笑着说:“爱卿骗得朕好苦啊!设了这么一计哄骗朕来渡海,事已至此,众爱卿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朕也不能怪罪什么了,盼众将士众志成城旗开得胜。”最终唐军成功渡海,攻克了高丽首都平壤,并俘虏了高丽王王建和其子王勋等人。瞒天过海的成语评析和现代应用1、成语评析瞒天过海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属于胜战计。它是一种利用对方的无知和信任,进行欺骗和隐蔽的策略。它要求施计者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能够抓住时机和机会,制造假象和幻觉,使对方失去警惕和判断力。它适用于对方实力强大或者处于优势地位的情况下,通过隐瞒自己的真实目的和行动,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2、现代应用瞒天过海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也有广泛的应用,在商业竞争、政治斗争、军事行动等领域,都可以运用这一计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一计谋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因为它需要施计者有很高的智慧和胆识,而且一旦被对方识破或者失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因此,在使用这一计谋时,要慎重考虑,不可轻易尝试。二、瞒天过海是传说故事还是历史故事是历史故事。故事梗概: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御驾亲征,率领三十万大军去平定东辽。一天,大军来到海边,只见海涛汹涌、雾气燎绕,到处是一望无际,从没见过如此阵势的唐太宗,一下就慌了阵脚,再也不愿过海。他任凭谋士们的巧言令色,就是不过海。就在大家无计可施时,壮士薛仁贵忽出妙计:瞒着唐太宗一人,在海边建造一座大型的海上建筑,里面设施齐备,有市场、有宫殿、有各种娱乐活动,再让军士们扮作老百姓的模样,在里面自由活动,整个建筑,就象一座小型的城镇。待这座建筑建成,薛仁贵再让谋士设法把唐太宗忽悠上“船”,唐太宗在里面,一直认为置身于市井,不觉悠然自得。由此,转眼已过了茫茫大海。当唐太宗出船上岸后,才发觉已渡过了大海。此计之“天”,即指唐太宗的隐语,它表明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计谋。扩展资料计谋出处“瞒天过海”的计策,古时人们早有使用。如:春秋时代,齐姜和狐偃定计,把晋公子重耳灌醉,打发他离开齐国(见《左传》);隋代,隋将贺若弼多次大张旗鼓地进行换防,以麻痹敌军,最后在敌军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指挥大军偷袭并攻克了陈国的南徐州(见《隋书·贺若弼传》)。“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最先使用,不晚于明末阮大铖的《燕子笺·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嗏,我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瞒天过海”作为“三十六计”的计名,始自清代无名氏编写的《三十六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瞒天过海三、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1.瞒天过海之计在经商中的应用举例例1: A公司想要收购B公司,但如果事先公开,B公司股价可能会大涨,不利于A公司。A公司可以先暗中收购B公司少量股份,然后突然发布收购消息,这个突然的消息会让B公司股价暴跌,A公司可以更低的价格完成收购,这就是瞒天过海之策。例2: X商场打算大规模拓展和装修,这会导致部分店铺停业,影响客流。X商场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装修,试运营一段时间,确保效果理想后再大范围装修,这样可以瞒过商户和顾客,避免人流下降,这也属于瞒天过海。2.瞒天过海赚钱案例例1:某投资人事先掌握某上市公司的业绩很差,股价会大跌的内幕消息。他先在股价还高的时候大量买入该公司股票,然后等消息公布,股价暴跌时候卖出,由此获得暴利。这属于典型的内线交易,是利用内幕消息瞒天过海获利。例2:某公司要在全国范围内调价,但先在部分区域试点调价,看市场反应,如果效果好才会在全国范围内调价。这属于小范围试点,瞒过大部分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以达到赚取更高利润的目的。3.打商战用瞒天过海举例例1:手机品牌甲打算推出一款新旗舰机,但如果事先公开,会给竞争对手提示,被模仿抄袭。所以手机甲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卖新机,收集用户反馈,确保质量后才大范围推广,这样可以瞒过竞争对手,取得先机。例2:某电商打算在全国推一个大促活动,但如果提前广告宣传,会让竞争平台有时间跟进。所以电商可以先在少数区域悄悄上线活动,试运营一段时间,证明效果后才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这样可以瞒过竞争对手,夺取用户先机。4.瞒天过海的通俗解释瞒天过海就是暗中策划和行动,瞒过别人的眼睛,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偷偷摸摸地做事,不让主要的利害关系人发现,等事成后才公开,让别人措手不及。它的现代含义是采取秘密行动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取得竞争优势或最大利益。四、瞒天过海的历史典故“瞒天过海”这一词语的形成,或与元初未知人士所撰《薛仁贵征辽事略》中薛仁贵设计让唐太宗渡海的故事有关。据说唐朝初期,唐王李世民帅三十万大军御驾东征高丽盖苏文叛军(今天的朝鲜半岛),当唐朝大军浩浩荡荡行至辽东海边时,赶上了恶劣天气,海面上大雾弥漫、波涛汹涌。此时的李世民对如何渡海一愁莫展,又不敢冒然行军,但延误时机将对战局不利。正当李世民忧心重重之时,他手下的名将薛仁贵想出了一条妙计就是:“暗中哄骗李世民强行渡海”。因为作为一名有勇有谋的战将—薛仁贵对整个战局是胸有成竹的,当时唐军讨伐的叛军盖苏文被打的丢盔卸甲狼狈的从海路逃回了朝鲜半岛。从将领薛仁贵的角度来考虑、逃回朝鲜半岛惊魂未定的盖苏文除了想守住自己的老巢以外是无力短时间内从海路上设伏阻击唐军的。所以时不待我、错过时机后患无穷,但作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顾虑太多,毕竟自己的三十万子弟兵如果在大海上稍遇不测都将导致全军覆没,作为一国之君他不容许自己犯这种错误。但作为一名猛将薛仁贵的勇气并体现了出来,将军带兵打丈要的结果就是战争胜利。于是薛仁贵暗中命三军备好船只做好出海准备,又准备了一条大船将船仓周围遮掩住,在船仓内大摆宴席并让行军总管张士贵柬言李世民:“大战在即请陛下宴请众将士,鼓舞士气提振军心”,蒙在鼓里的李世民也欣然答应。在李世民和众将敬酒的觥筹交错之际,忽然船体摇晃、波浪拍打着船体的声音传入仓内,李世民慌忙掀开船帘走出仓外,这才发现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已经乘船开到大海之中。恍然醒悟的李世民对着张士贵苦笑到:“爱卿骗的朕好苦啊!设了这么一计哄骗朕来渡海,事已至此,众爱卿都是为了江山社稷,朕也不能怪罪什么了,盼众将士众志成城旗开得胜”,最终唐军成功渡海剿灭了盖苏文叛军。这也就“瞒天过海”一计得名的由来,在古代皇帝贵为天子,主宰天下。试想能把一开唐盛世的皇帝李世民给蒙骗了的计策,可见此计的高明之处,所以“瞒天过海”能排在三十六计的第一位也是实至名归吧。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