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军装服装历史故事,西方军装服装历史故事简短

中山装发源于哪个国家?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种,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日本的学生装。

中山装的前身是学生装,这种服装最早出现在日本,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了向西方学习而引进的一种服装款式。后来,这种服装传入中国,并经过改良后形成了中山装。

中山装的特点是前襟上有两颗扣子,衣领上绣有国旗图案,腰部有腰带,穿着时需要将上衣扎进裤子里。中山装的设计简洁大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中山装在中国的流行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当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山装成为了当时中国的一种标志性服装,被广泛地穿着。

如今,中山装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服装设计中的经典款式之一。

最早的统一的红军军帽是由谁设计的?

中国工农红军在成立之初,既没有军旗也没有统一着装,这些标志性的物什都是在革命日渐深入中摸索出来的,自然也带有着中国共产党、红军战士们的独有特点。

相比于设计第一面军旗的何长工、钟文璋、陈明义与杨立三,大多数人对于正规军装、军帽的诞生历史,设计者都不太了解。

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最初的军装形成由来说法不一,共有五种版本,分别是仿苏联军装、赵品三设计、尹德明设计、冯玉祥赠送以及道士提出的建议。

前三种版本都有具体的照片和历史故事考证,后两种偏向于民间传言,可信度并不高。那么,从这三种既定事实中辩驳,第一套军装到底是谁设计的呢?且看我来细细分析。

上世纪20年代末,毛泽东同志率领着一群“初出茅庐”的工农子弟兵,把旗帜插在了井冈山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从1927年到1929年,红军在此地坚持作战,多次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入侵,守住了这片土地。

伴随着“扩红”运动的积极开展,红军队伍涌入了许多新鲜血液,队伍人数不断增多的同时,管理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为了使军队有军队的样子,军委做了以下工作,规范纪律,规整军容军貌。第一个动作,就是从着装开始抓起。

在1929年3月长汀长岭寨一战后,以上级下达的命令为准,后勤保卫处开始了赶制军装的任务。

一来,新的军装可以提升战士们的士气,二来,统一服装看起来更为体面,能够让当地的居民对红军有一个从内而外的了解。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制作军装的材料从哪来?

长汀一战中,红军大获全胜,没收了10余家反动豪绅的财产,还向富商筹得了5万余元的军饷,供给不成问题,所以,布料自然是从商店里购买来的。

只不过,他们需要制作的军装,服装颜色已经设定为了灰色,但商店并没有灰布购买。

第一任大管家杨至成就联系了染坊,将布染成灰色,再进行裁衣,一些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此次制作的正规军装款式和苏联军装差别不大,因为没有专门的人员设计。

上衣为有两个口袋的中山装,领子上缝上两块红布领章,下身西装裤,帽子是大帽沿的八角帽,帽子上还缝上了五角星。

赶制的时间有限,杨至成在短期内组建了临时的被服厂,利用女红军以及长汀本地的20多位裁缝师傅,还有当地良好的缝纫、印染条件,在仅有12台缝纫机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两班倒地把4000套军装做出来了。

只不过,即便这样,这套军装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不能算作红军自己设计的第一套军装。

虽然后续战士们穿着这套衣服东征西战,但是帽子是借鉴列宁带过的帽子才完工的,中国人戴着偏大;

衣服总体上来说偏紧,穿着有些许不适。

而且,当时恰逢列宁逝世五周年,军装做出来之后,红领章上都缀有黑边,为的是缅怀列宁的丰功伟绩。

此后,红军战士的服装再没有这样的设计,所以这是唯一一套样式特殊的。

而后面一直使用,并穿着踏上长征路的军装,是在红军转移至赣南后,在之前的基础之上改造的。

这改造设计之人,就是赵品三。

赵品三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有着很多的称号,颇受军委重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后,赵品三负责苏区话剧开拓,并和李伯钊一起创建了“八一剧社”,算得上是文艺工作的引领者了。

从井冈山撤下来的兵只是苏区红军的一部分,瑞金新加入的红军照样是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有些人是白军出身投奔红军的,身上穿着国民党军装,有些人是工人农民,衣服上补丁很多。

这下,着装的问题又搬到了台面上。

时任红校校长的刘伯承想找个人重新设计一下服装样式,一下子就把目光投掷到了学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的身上。

赵品三也没有推辞,他书法绘画样样行,这难不倒他。

在精心构思,反复修改草图后,赵品三终于找到了之前服装看起来略微有些别扭的原因。

他把之前的大八角帽改成了小八角帽,因为帽角变小了,反而更衬个子不高的战士们的脸型和身形,穿起来更有精气神。

而衣服的紧口套头版式也改成了开襟敞口,领口上的红领章则依照原样,不做改动。

这个设计方案得到了此前负责赶制军装的杨至成的同意,刘伯承看过后也说,就按照这个设计图做,届时找人来试穿。

接下来就是制作样衣的阶段了,帽子是赵品三亲手缝制的,衣服请了专业的裁缝赶工。

红军学校里的学员都成了第一批试衣的人,大家穿上军装后,各个神气活现的,确实给军容军貌加了分。

帽子上的一颗五角星闪耀着,仿佛时刻在提醒着大家,只要工、农、兵、学、商五位紧密结合,奔赴革命,红军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此之后,赵品三设计的这款军装就进入了红校,各个部队、各地苏区也开始广泛推广,最后,大家彻底将服装一致化。

从以上提出的时间线和故事线来看,井冈山上的红四军的军装是仿制苏联军装设计的,中央苏区的红军军装是赵品三设计的,这样的说法看起来会比较严谨一点。

也可以说,井冈山上红四军穿的4000套军装是定制的,并没有让全国各地都着装统一,但是赵品三在苏区设计的军装传播范围大,且做到了全国红军部队的统一。

故,将赵品三划定为第一套红军军装的设计者,是没有错的。

还需要强调的是,八角帽并非红军首创,苏联红军和国内的国民军都用过,赵品三更多的还是借鉴,而非独立设计。

当然,这一点没有影响红军对这一套服装的热爱程度。

朱德总司令曾经说,这套军装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就当时的部队而言,真的是奇好无比了。

古代士兵的衣服叫什么?

戎装,打仗穿的是盔甲。中国历代武士服装简介:我国历代武士服装在世界上自成一系,其结构与款式随着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变化。 中国历代武士服装指中国古代武士所佩戴的盔、甲、靴等,通过对古代武士服装的研究,可以认识 历代士兵的风貌。在鉴定有关文物时,武士服装也是断代的重要尺度。古代武士服装存世不多,在 研究中除依据实物外,古代雕塑、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往往是重要的参考资料。

简单的说吧:由于拜一些影视剧所赐,估计大多数中国人以为古代军人整天都穿盔甲。不知道古代也和现在一样军服是分种类的,盔甲就像现在的头盔和防弹衣,没事谁天天穿。上朝要穿朝服、办公要穿公服、平时要穿常服、没事穿便服、打仗才穿盔甲,军官兵卒平时穿的是军服(戎装)。

比如,清朝初年军官小兵也都是平时穿军服(戎装)、打仗穿盔甲。等到了十八世纪以后(大概是雍正、乾隆时),就淘汰了盔甲(东方和西方一样都是在十八世纪火器发展以后淘汰盔甲)。变成军官穿戎装,小兵穿号服,盔甲只有在阅兵时和举行重大活动时穿(相当于现在的礼服)。马戛尔尼来华时就看到士兵平时穿号服,等到欢迎他的时候全穿上了盔甲。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