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马历史故事(我国养马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4-10-25 09:15:47 0 0 秦非子养马的故事? 秦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哲学家,他养马非常有名。据传,有一次,秦非子的一匹宝马突然瘸了腿。他召集兽医和马夫来医治这匹宝马,但是不管怎么治疗,马儿仍然不见好转。秦非子非常着急,遂下令将马棚里的所有食物都扔到了河里,让马饿肚子三天。 第四天,他又严格命令马夫为这匹马喂上木屑。马儿饿了三天,肚子饥饿,终于下口了木屑。秦非子及时地给马儿补充营养食品,再加上精心的治疗,不到两周时间,这匹宝马就完全康复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秦非子养马精益求精,对马农爱护备至,为此他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表明了,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能迈向成功的道路。 七匹名马传说故事? 中国历代帝王爱马,秦始皇也不例外。据记载,秦国是战国七国中养马业发展最好的国家。养马业强大,骑兵发展就好,这也是强大的秦帝国吞并其它六国的原因之一。秦始皇的七匹名马据《古今注》记载称为七骏: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 这七个名字里,像追风啊,追电啊,飞翩啊,都好理解。但这个白兔到底是啥意思? 其实起这个名字,是和秦始皇的祖先秦穆公有点关系。秦穆的身边有个相马的高人叫孙阳,后来被人称为伯乐。伯乐写过一本书,这本书叫《相马经》。书里面详细的介绍了好马的四项标准:得免与狐,鸟与鱼,得此四物,必相其余。他的意思是说:一匹好马,头要像免子,耳朵像狐狸,眼睛和脖颈像鸟。脊背像鱼鳍。所以“白兔”这个名字,其实是指头像兔子的一匹纯白骏马。 历史上,把马与免子联系在一起的马如吕布、关云长的赤免马,也是一匹头像免子的红色骏马。赤免原本写作赤莬,莬是免字的繁体写法,战国时楚人对老虎的称呼,形容马匹非常威武。可惜的是这七匹宝马良驹只留下文字资料而没有留下图像资料。不然的话我们也会像昭陵六骏那样,看到这七匹马的勇猛。 溜须拍马的典故? 宋真宗在位期间,在朝房用饭时,参知政事(副丞相)寇准不小心将几粒米粘在自己的胡须上。一位官员见状,立马为寇准拂去,还不失时机地赞美寇准的胡须“好好漂亮”。寇准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意思是说:国家的重臣难道还给长官溜须吗”? “拍马”源于我国北方养马的游牧地区。熟人在见面之后,难免寒暄几句,往往要拍拍对方马的屁股,并对其马赞扬一番。这是拉近彼此距离、博得马主欢心的好方法。 白马涧典故? 典故由来:在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被吴王夫差派到这里,专门养马,听说马养得又壮又强,加之有许多山、和这美丽的湖,取名为为白马涧。 景公斩厩吏典故? “景公斩厩吏,而晏子谏之”。典故出在《晏子春秋》中故事大概:齐景公把自己最为心爱的一匹马交给一位圉人(圉音yǔ宇,指养马的人,也就是上文说的“厩吏”)饲养,不料马却得病死了,齐景公大怒,要杀这个圉人,而且不是杀头,是让刽子手用刀活活肢解。 刽子手拿刀正要动手,晏婴问齐景公:“尧舜当年肢解犯人,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下刀的呢?”景公听了一惊,知道尧舜当年并没有肢解犯人的例子,就下令停止肢解,把圉人交给狱吏去处置。晏婴又对景公说:“狱吏不知道圉人犯了什么罪,我先一一列举,再把圉人交给狱吏,好吗?”景公点头同意。 于是晏婴对圉人说:“你有三条死罪:你把君主的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死罪;你养死的是君主最心爱的马,这是第二条死罪;你让我们的君主因为一匹马要杀掉一个人,老百姓听到了,必然怨恨君主,诸侯听到了,必定轻视我国。你养死了马,使得百姓积怨、邻国侵凌,这是你的第三条死罪。 现在要把你交给狱吏去处置。”景公听了这话,急忙说:“把他放掉吧!免得伤害我的仁德。”——看起来,齐景公是个明白人,所以一点就透;如果遇到的是个糊涂蛋,恐怕晏子再能说会道,也点不透他,那个无辜的圉人,还是非死不可。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