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历史故事?推荐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及理由 2024-09-04 21:47:54 0 0 一、讲历史人物故事50字朱元璋出身贫微,又是孤儿,放过牛当过和尚要过饭,在朱元璋十七岁的时候(元朝至正四年),朱元璋的家乡凤阳县遭受到了百年不遇的干旱,粮食绝产,蝗虫四起,瘟疫爆发,朱元璋的父母和两个哥哥先后在饥饿和病困中去世。这一年,可谓是朱元璋一生之中最为悲痛的一年。在含泪埋葬完亲人之后,朱元璋擦干眼泪,目视着前方——虽说自己现在没有了亲人,但毕竟日子还要过,自己还要活下去。于是,朱元璋想起了当年父亲几次三番要送自己去寺院当和尚的事情——早年间,朱元璋体弱多病,寺院中不仅有药师及时进行救治,关键还能混口饭吃。于是,朱元璋便离开自己生活了十七年的家,来到了附近的寺院——皇觉寺,正是出家为僧,当起了和尚。当然,在和尚云集的寺院中,也有着现在职场般的等级之分——毕竟先来后到的顺序,还是要分的。于是,刚刚入职的朱元璋,成为了寺院中等级最为底下的菜鸟。所以,寺院之中所有的脏活、累活,都要他朱元璋去做——谁让你辈分最低呢?想吃饭,你就得干活!为了混口饭吃,填饱肚子,朱元璋忍受着其他僧人的欺凌和羞辱。然而,很快朱元璋便得知自己就连这种生活也失去了——来到皇觉寺刚刚五十天的朱元璋,被告知寺院粮食也紧张了,除了方丈和管事之外,其他僧人一律要去外面自己化缘,自己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以九月入皇觉寺,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散遣其徒游四方)。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离开了皇觉寺,从此开始过上了长达三年的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朱元璋“乞丐皇帝”的称呼,也正是从这段苦难的经历中得来的。虽说在皇觉寺中时常被人欺负,但至少自己还有一个地方可以住,刮风下雨也不用担忧。但是,从朱元璋离开皇觉寺的那一天起,不仅吃饭和住宿的问题要靠自己去解决,而且还面临着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当时的乞丐比较多),一个不小心很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因为在当时的环境下,死掉一个乞丐是根本就没有人去注意的。就这样,十七岁的朱元璋,便孤孤单单一个人踏上了乞讨的道路,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在之后的三年里,朱元璋虽然经历了很多常人一辈子也没有受过的苦,但却也开阔了眼界,扩展了自己的思维。三年之后,因为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忍无可忍的老百姓,纷纷揭竿而起,顿时天下大乱。在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朱元璋,便回到了自己的所在单位——皇觉寺。然而,安稳的日子并没有过几天,朱元璋的单位皇觉寺,就在混乱中被人一把大火给烧了。就这样,二十岁的和尚朱元璋,就连一个完整的栖息场所也没有了,只好离开破烂不堪的皇觉寺外出继读流浪过着多年的乞丐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不说了。二、一篇500字左右的历史故事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2、指鹿为马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3、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4、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5、背水一战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三、求有趣的历史故事。5分钟能讲完。简单一点说两个关于古人节俭的小故事,看看古人的风趣一面一,范纯仁(范仲淹之子)在朝廷做官时,有一次,留自己的同僚、秘书监晁端在家中吃饭.晃端吃过饭回去后,郑重其事地对旁人说:“可惜啊,范丞相家的家风变掉了!”听到的人都不太相信这话,问他是怎么回事,晁端回答说:“平时他们家吃饭,菜总是咸菜、盐豆腐之类。这次他家留我吃饭,咸菜、盐豆腐上面,居然放了两小簇肉。”二,海瑞始终如一地坚持着他的清廉。他当知县的时候,饭桌上的蔬菜都是他亲手带人在衙后种的。酒肉之类,大约也很少食用。据说他惟一的一次“奢侈”,是为了给母亲做寿,买了两斤肉。这事当时就作为新闻在官场上广为传播,就连总督胡宗宪都忍不住用大惊小怪的口吻对别人说:你知道不知道,海瑞买肉了,买了两斤,两斤哪!再说一个苏东坡的苏东坡是北宋时候的著名文学家,他和当时的白云寺怀仁和尚交情颇厚,彼此都很欣赏对方。但是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时常斗嘴,流传下不少幽默风趣的故事。一天苏东坡又去找怀仁和尚玩,一进庙门便大声喊:“秃驴何在?”怀仁和尚一看是苏东坡,便微笑着说:“东坡吃草。”四、推荐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及理由推荐的历史人物故事是诸葛亮与空城计,推荐理由是诸葛亮与空城计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智慧、谋略、冷静、从容、创新和应变的历史故事,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值得推荐给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这个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时,巧妙地运用空城计,成功化解危机。诸葛亮以智谋著称,他运用空城计的智慧和胆识,成功欺骗了司马懿,使其误以为城中有伏兵而退却。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卓越智慧和谋略。面对危机,诸葛亮能够保持冷静和从容,不慌不忙地布置空城计,展现了一个杰出领袖的胆识和气度。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诸葛亮没有选择硬拼,而是巧妙地运用空城计,成功地化解了危机。这种创新和应变的能力,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通过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诸葛亮与空城计的寓意:1、智慧胜于武力:空城计的成功表明,巧妙运用智慧往往能战胜强大的对手,单纯的武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2、心理战术的重要性:诸葛亮了解司马懿的多疑性格,利用这种心理设置空城计。这表明了解和利用对手的心理是取得胜利的关键。3、从容镇定:在面对危机时,诸葛亮的冷静和镇定为空城计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础。这告诉我们,保持冷静是应对困境的重要品质。4、创新思维的胜利: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诸葛亮没有选择传统的战斗方式,而是运用空城计。这显示了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时的价值。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诸葛亮对司马懿的了解使他能预测对方的行为并制定相应的策略。这强调了深入了解对手的重要性。五、《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了什么事情《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明朝那些事儿》源自历史记载书籍《明史》。当年明月在反复研究《明史》等正史史料的基础上,探寻晚明三大著名疑案等历史真相并使用现代的方式阐述了明朝发生的事,它结合着一些档案、笔记、野史、碑刻等,以各地发现的墓志而论对历史的空白进行填充。作者简介当年明月,本名石悦,男,顺德海关公务员,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心灵历史开拓者。担任国内多家电视台文史类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销量过一千万册,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那些事儿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