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匡衡)历史故事匡衡凿壁偷光简洁描述

匡衡的三个事迹?

1、匡衡打短工借书看.表现了他嗜书如命的品质.

2、匡衡挤出时间看书.表现了他爱好读书的品质.

3、匡衡凿壁偷光看书.表现了他克服困难读书的品质.

匡衡,西汉经学家,官职做到了丞相。

家族世代从事农业,家境相当贫寒。从小就十分好学的他,为了能够攒钱读书,单凭着瘦小的身体替人帮工。

没人招工的时候,由于买不起书,就只好与别人借书来读,有时甚至以贩卖劳动力,来获取看书的权 利,幼时的小匡衡就是这样进行学习的。

就这样他比较平静地学习了十几年。长大之后,匡衡成为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失去了学习的时间。

可他却没有放弃读书,身上随时装着书籍,只要有休息就翻看。

由于务农无法专心致志,若要参透一卷书必定得需十天半个月才行。深知时间宝贵的他心想“能够运用晚上的时间来看书那就好”,但家中根本买不起油灯。

在较晴朗的夜里,匡衡可以借助微弱的夜光,看到书上的内容,但一遇到阴天便没有办法了。有一日晚上,他躺在自己的草铺上,回忆着白天读过的内容。

想着想着,他突然发现从东边的墙壁上照来了一束亮光,匡衡感到一惊,猛地站了起来,走向前去。这才发现,原来是从隔壁邻居家偷来的光。

“办法总比困难多”,匡衡看到这个洞,便突发奇想:“如果能够将洞开得更大些,是不是就可以获得更亮的火光?”

心动不如行动,他拿起了一把小刀,就开始挖洞。

由于墙壁年久失修,没几下洞便越来越大,光线十分明亮,匡衡欣喜地拿起书来,凑近透过的灯光开始读书。这别是广为流传的“凿壁偷光”的故事。

02

弱冠之年初入仕途

冠礼结束之后,匡衡便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但这一路却十分坎坷,经历了九次大型考试之后,这才拿到了第三名,也就是本科。

凭着匡衡对《诗经》深刻的理解,并且在加上人们对这本书的重视,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成功地转运了,受到当时太子的青睐。

太子继位之后,成为汉元帝,随即就任用匡衡为郎中,这才终于能够在朝廷上有权力发言。也许是上天眷顾,当时京城经常发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匡衡便把握时机趁机上书。

他大量应用《诗经》里的话,向朝廷进谏。汉元帝看到如此心系百姓的匡衡,想到自己能有这忠诚为国的臣子,便对他加官进爵,大量赏赐。

两人也算是互为伯乐,汉武帝十分钦佩匡衡的才学,匡衡十分忠诚地侍奉自己的帝君。公元前36年,当朝宰相韦玄成因病去世,于是暂时任命匡衡顶上宰相的位置。

虽为暂时的职位,但他依然尽职尽责,为了百姓积极上书。朝内商讨时也经常能听到匡衡的发言,一言一行很是可靠,汉元帝十分信赖他。

03

老了变糊涂,断送光明路

既要进修学习,又要兼顾朝廷事物的匡衡,分身乏术,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被卷入其中的他,再也无法平静学习,并且突然从事不熟悉的领域,必定要犯糊涂。

当时在朝廷内有一位较为蛮横的太监石显,他蛮横无理,胡作非为,亲手 害 了朝廷内具有重望的老臣。

匡衡胆小也很惧怕他,对待他的言行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不巧两人竟因一次偶然事件共事。当时匈奴与汉朝之间的斗争热火朝天。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名言便是出自西汉陈汤的口中。

当时陈汤负责驻守在西域,好不容易抽到一个机会,可以将匈奴在边境全锅端,可奈何手下兵马不足。

若是要走正规渠道,向皇帝申请,那么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想到事情的重要性,陈汤便与好友一同伪造了圣旨,终于将边境的匈奴消灭干净。

这件事情,从一个角度来说,可以算是奇功大件,但就伪造圣旨一事就犯大错。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此次事件被传回了朝廷,匡衡同石显一同上书想要控诉陈汤的言行。

他们认为伪造圣旨,罪不可恕,不能赏赐,否则就会立下不好的朝中氛围。

汉元帝也不傻,他熟知事情的轻重缓急,尽管匡衡二人极力反对,皇帝依旧对陈汤等人进行了赏赐。

这是头一次没有受到皇帝的赞同,匡衡的心里十分不自在。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入仕之后较为顺利的他终于失去了幸运女神的照顾,在朝廷中的名声威望逐渐下降。直到汉元帝去世,匡衡知道再也没有人能支持他了。

识相的他便即刻辞官,尽管如此,但新登基的汉成帝,十分担心父亲的老臣子推翻自己的皇位。他没有直接对匡衡下狠手,反而是通过激怒朝臣,让他们互相斗争。

匡衡为官期间,贪污 钱 财,收 买 土 地,攒下了不少的银两,又因儿子不争气,他的种种行为被揭露了出来。

汉成帝成功地实现了自己所期望的结局,他将匡衡驱赶于朝廷之外,贬为庶民。

当时这位“凿壁偷光”故事的主人年事已高,回到家乡不久后,便因病去世了。

这便是匡衡的一生,他的结局不是很好,我们仅仅只是了解到他人生中的一段小片段。

就像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这句话并没有结束,我们常常忽略掉了最关键的一句“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多变的,匡衡幼时“凿壁偷光”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学习优良品质,反思错误行为,做到更好的自己。

匡衡的两个故事?

匤衡的两个故事分别是凿壁偷光和借书苦读。凿壁偷光是匡衡家贫买不起灯烛,于是就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着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借书苦读是匡衡为了读别人家的书,去给人家作佣人,不要报酬,只要读别人家的藏书

匡衡有什么故事?

匡衡出身贫寒,家里太穷,只好在有钱的邻居家打工,赖此谋生。艰苦的环境使得匡衡从小就勤奋好学,他白天帮工,干农活;晚上休息时,才有一点闲暇时间刻苦读书。

那时,晚上照明用的是油灯。但灯油很贵,匡衡用不起,他看见邻居家经常灯火通明,就想了一个办法,悄悄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晚上就借着这个洞透过来的灯光看书。

就这样年复一年,小匡衡竟通读了诸如《诗经》、《孝经》之类的明经书目,成了后来学富五车的经学大师。

这就是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

匡衡凿壁偷光这则故事?

凿壁借光,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借光凿壁讲历史人物故事?

匡衡字稚圭,西汉人。幼时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镇上有个人讲解《诗经》,匡衡前去听讲。同这个人讨论《诗经》的疑难问题,这个人辩论不过他,对他十分佩服,急忙羞愧地倒穿着鞋跑了。匡衡追上去说:"先生请留步,听我和你讨论刚才的问题。"那个人说:"我讲不出什么来了。"不顾匡衡而离开了。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