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历史故事(朱元璋早年经历并不好 朱元璋登基后为何没有删掉该历史) 2024-08-30 02:32:12 0 0 一、朱元璋早年经历并不好 朱元璋登基后为何没有删掉该历史开国皇帝为了显示自己乃是天命所归之人,往往会神话自己的出身,比如汉高祖刘邦就声称自己是母亲与神龙所生之子,隋文帝杨坚也声称自己出生时头有双角,掌纹恰好是一个“王”字,宋太祖赵匡胤说自己是母亲梦到太阳入怀而生下自己的,就连依靠玄武门之变夺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声称自己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可是,明太祖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不仅没有神话自己的出身,更是把自己幼年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甚至连小时候放牛、年轻时当过和尚的经历也毫不隐瞒,这体现的是朱元璋对自己绝对的自信,因为古往今来,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他不需要靠这些来装扮自己。其实,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之后,有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卑微出身非常在意,也想为自己攀一门亲戚,以提高自己的出身。他的手下大臣看出了朱元璋的心思,便有人在这方面动起了脑筋。其实这个人是现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姓朱的,大概就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朱熹了,而且朱熹出生在福建,朱元璋出生在安徽,两地相隔不远,恰好能对得上。但对这件事,朱元璋还是有些犹豫。有一天,朝中一位姓朱的官员来拜见朱元璋,谈完公事,朱元璋顺口就问了一句,“你姓朱,那你是不是朱熹的后裔呢?”这位官员其实品级很低,对朱元璋来说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当他听到皇帝问他这个问题时,根本不了解朱元璋是出于什么目的,但这位官员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道,“臣并不是朱熹的后裔。”朱元璋听到之后,大为感慨,心想:“这样一位低级的小官,尚且不肯乱认朱熹为祖宗,我作为一国的皇帝,为什么要认别人为祖宗呢?”从此之后,朱元璋彻底断了乱攀亲戚、提高出身的想法,在他所有的诏书中,凡是提到自己的出生,都是“予本淮右布衣”、“朕本农夫”这样的说法,对自己的出身毫不隐瞒。在朱元璋当了吴王之后,曾亲自撰写了《朱氏世德碑记》,其中朱元璋将自己的出身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有通德乡。上世以来,服勤农桑。”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将自己年轻时的生活经历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提起自己曾经当和尚的那段经历时也毫不忌讳,而是直说自己曾“托迹缁流”。在朱元璋当了皇帝后的第11年,他叫人重建老家父母的陵园,并亲自撰写了皇陵碑文,其中提起自己当和尚的经历:“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飏。”过了两个月,连寺庙也无法维持生计了,于是朱元璋只好外出做行脚僧。朱元璋接下来的这段经历,被很多人认为是他做乞丐的证据,但其实不对,乞丐是靠“乞讨”生活,而和尚是靠“化缘”生活。虽然这两者在形式上看起来差不多,但从本质上说,“化缘”是和尚教化众生的一种方式,而“乞讨”只是单纯地为了个人生活。所以,朱元璋在淮西流浪的三年时间里,他是一名依靠化缘为生的行脚僧人,而不是一个靠乞讨为生的乞丐,严格来说朱元璋并没有做过乞丐,朱元璋本人也从未承认自己做过乞丐。对于那段时间的经历,朱元璋也没有刻意拔高自己,比如说自己素有大志,或者自我磨砺之类的话,而是很真挚的说道:“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朝突炊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趍跄,仰穷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佒佯。”朱元璋说自己“百无所长”,不了解靠什么才能生存下去,投靠亲友也是自取其辱,苍天茫茫,竟无一个可落脚之处,把自己当年落魄狼狈的情景真实地写出来。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和任何一位开国皇帝不同,他没有编造自己出生时的异象,没有为自己编造一个贵族出身,没有拔高自己幼年和青年时的能力和思想,而是把自己的所有经历都讲了出来。要了解,有些经历是朱元璋本人说的,他如果愿意改一改,或者稍微拔高一下,没有人可以拆穿他,毕竟当事人可能都死光了,而且大家为了恭维他恐怕还要想方设法帮他证明此事。刘邦说自己是神龙之子,赵匡胤说自己是太阳之子,杨坚说自己头生双角,这种鬼话都被堂而皇之地写进了正史之中,朱元璋要编造几个自己发迹前英明神武、志向远大的故事,岂不更是小儿科?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那么做?我觉得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绝对自信。他为什么对自己如此自信呢?我认为,这是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从秦始皇到宣统皇帝,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但没有哪一个人比朱元璋得位更正,之所以这么说,我有四条理由。第一,朱元璋出身最低。朱元璋的家里没有地,父母是靠给地主种地养活一家子人。父母死后,朱元璋当过和尚,还俗投军时也只是做了一名普通的步卒。有人提汉高祖刘邦,可刘邦在秦朝时还是一名亭长呢,虽然官不大,手下也管着两个人呢,而且他跟县里的萧何等人也是好友,出身要比朱元璋高一些。第二,朱元璋没有借助任何外力。朱元璋的成功,完全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就算他曾做过郭子兴的女婿,可后来也出走了,只是带了二十四个人单干,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打出了一片天,甚至后来还把郭子兴接了过来。第三,朱元璋没有做过前朝的官。朱元璋小时候当过放牛娃,种过地,长大了当过和尚,但就是没有当过元代的官,也不是什么小部落的首领,没受过前朝的任何恩惠,所以他参加起义军,最后推翻元代,绝对谈不到“背叛”两字,而其他开国皇帝多多少少都与这俩字沾点边,比如唐代。第四,朱元璋是堂堂正正打下来的天下。朱元璋是在战场上,通过堂堂正正的战斗,击溃了陈友谅、张士诚等队伍,进而军队北伐,将元军赶出了中原,进而统一天下,并不是靠着阴谋诡计,更不是夺权谋朝篡位。基于以上四点,使得朱元璋对自己能当上皇帝,有着绝对的自信,因为这些都是他自己“挣”来的,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不会心虚,不会亏心,历史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唯有秦始皇能与之相比,但秦始皇的起点实在比朱元璋高太多了。对朱元璋来说,他根本不担心有人质疑他的皇位的正统性,所以不必像刘邦、杨坚、赵匡胤等人一样,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完美的、没有瑕疵,像神一样的出身和过去,以蒙蔽不知真相的老百姓和文人。明代建立,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提出质疑:为什么是朱元璋当皇帝而不是别人?正是因为这种绝对自信,朱元璋才会对自己的过去毫不忌讳,在他看来,幼年和青年时的艰难,更能体现自己的白手起家,完全没有隐瞒的必要。就好像我们现代人,如果是靠自己工作一点一点挣到的钱,就花得理直气壮;如果是靠坑蒙拐骗,或者父母给的钱,难免就有些心虚。一旦心虚,就会不断地向别人解释:商人会说自己从不骗人,歹徒会说自己非常善良,富二代会说自己从没花父母一分钱……鬼才相信!二、朱元璋的故事有什么朱元璋是历史上经历最丰富的皇帝,是明朝的开创者,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在我们常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朱元璋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朱元璋的故事朱元璋小时候在寺院做和尚,饿了就端着破碗出去讨饭。但后来全国各地都爆发了战争,到处一片荒瘠,人们自顾不暇,于是饭也讨不来了,他只好报名从军。当了兵的朱元璋虽然有了饭吃,但吃得也不是滋味。毕竟真刀真枪,每天把脑袋栓在裤腰带上,不知道哪天就被人杀了,只有当官的才能钻在帐篷里,不为生死担忧。于是当时的朱元璋便开始有了一个当领导的想法。终于,在经过一番摸爬滚打之后,他混成了领导。虽然官不大,但是却深受郭子兴也就是当时的主帅所喜欢,所以大家也就都不招惹他。每天好吃好喝,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后来郭子兴还将自己的干女儿嫁给了他。后来,元朝被推翻,义军获胜,但问题又出现了。大家都在战争中付出了太多太多,谁都不愿退出,于是多股势力又开始了火拼,并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结局。天下终于尘埃落定,实现了大一统。朱元璋在做和尚的时候肯定没有想过天下会是他的,会姓朱。他做的每件事出发点也都只是为了保命罢了。但偏偏事实就是如此,天下终究还是交给了他。常说时势造英雄,若不是当时的局势,朱元璋也只是一个以讨饭为生的和尚。所以,有时候,时机非常重要,只有认准机会并且好好把握,才能抓住幸运的尾巴,成为时代英雄。朱元璋的身世朱元璋本名朱重八。这个名字其实是一个生日日期。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当时的统治尤为残暴,汉族百姓们连最基本的一口饭都是很难吃的上的,再加上年年闹天灾,百姓们被饿死的随处可见。朱重八的家境也并非大户人家,他出生平民,再加上他家祖辈都在躲税,全家人到处奔波,朱重八的家里还有几个哥哥姐姐,他是家里的老幺,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哥哥姐姐对他都还是非常疼爱的。后来家里分散,父母早亡,朱重八成为了一个孤儿,为了讨上一口饭吃,朱重八就只好找附近的寺庙当起了和尚,在寺庙的日子也总是备受那些大和尚的责骂,朱重八每天负责寺院的清洁卫生,天天扫地给其他有资历的和尚端茶送水,就算被骂了也只有默默的将气吞到肚子里,但是没过多久寺庙的食物也不够了,主持只好直接将和尚们打发走,朱重八只好在外开始流浪。在外几年朱重八又回到了寺庙,由于在外界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就算回到寺庙也还是想着推到元朝统治自己建立朝代,最后朱重八开始了自己长达十七年的战争。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身世也成了他最为在意的东西,他内心其实还是自卑的,所以他才会选择偏激的手段防止别人提起他的身世。对朱元璋的评价后人对朱元璋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很有智谋,而有人觉得他只不过是个农民而已,取得皇位完全是靠运气。朱元璋是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做了许多好事,但是也杀过很多人。他由于出生贫苦,所以他对地主、富人、当官的都有极度的仇视。他认为要不是这些人的存在,自己小时候的生活就不会这么艰苦。其实在他幼小的心理就已经播下了这颗种子,这对他之后的执政的影响很大。由于他的生活经历,他知道社会和百姓最急需的是什么。他执政后就免收百姓的各种税收,他还不断的打击贪官,百姓都非常的认可他的所作所为。他被后人认为是一个开明的皇帝,也被称为没有文化的皇帝,同时也为了自己政权的稳固做了许多被后人议论的事情。朱元璋没有读过书,他的圣旨可是最为奇葩的,不过因为他是皇帝,所以没有人敢取笑他。他写的圣旨可能只有现在的小学生的水平,但是对于30多岁才慢慢接触文字的朱元璋来说,他付出的努力可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他能写这许多字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人说他仇视文化人,所以他发动了文字狱,因此而冤死的人很多。他在位期间为了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广纳贤才、重民生,开创了洪武之治,深得百姓的爱戴。不过后期却被人说成是老糊涂,因为他把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人全杀了,为的是后代能稳坐天下。这是封建社会的局限性,他也没有冲破这重牢笼。三、朱元璋的故事相传,朱元璋在皇觉寺当小行童扫地时,被伽蓝神绊了一下,就打了伽蓝神几扫帚。还有一次,老和尚见大殿上的蜡烛让老鼠咬坏了,就当众训斥了朱元璋。朱元璋心想,伽蓝神连自己面前的东西都管不住,还怎么管殿宇呢?更害得自己受骂,越想越气。于是,朱元璋就找管笔,在伽蓝神的背后写了“发配三千里”几个字。这些都反映了朱元璋不甘于受压迫的性格。扩展资料:个人成就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特别是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朱元璋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主张寓兵于农,且耕且战,保持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元璋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