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历史故事-端午节历史故事50字

有关端午节历史故事?

1、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二十二岁时,就已官居左徒、三板大夫,辅助楚怀王。其时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进谗。

没有接受屈原关于联齐抗秦的主张,被说客张仪骗到秦国软禁起来,逼他割地献城,后因忧虑成疾,不久便死于秦国。

屈原知道后悲愤欲绝,上书请求顷襄王为怀王报仇。但顷襄王窕宠信奸佞,不思振复,将屈原削职放逐江南。

其后楚国被秦国攻陷,亡在旦夕。屈原救国的愿望破灭了。

在极度忧愤悲恸的心境下,于公元前278年(屈原六十二岁时) 农历五月五日纵路投入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楚国人民闻讯,纷纷划船去追他,但追至洞庭湖上,已不见屈原的身影。这便成了每年此日竞赛龙舟的起端。

之后,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把米撒入江中以祭祀他。但由于人们祭屈原的米,都让江上的蛟龙吃掉。

故后来人们改用粽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粽子,此后,历代沿袭下来,便演变成端午节吃棕子的风俗。

2.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

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伍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作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

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

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

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有屈原投江、粽子神话等。

屈原投江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春秋时期,楚国政治腐败,屈原作为楚国大臣对此深感不满,但国王不听劝告,屈原只好离开楚国。

后来,楚国被外敌入侵,屈原又无法回到自己的祖国,只好在汨罗江畔自杀,以表达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心。

粽子神话则是关于屈原自杀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鱼虾等水生灵感染屈原遗体,就用粽叶包裹米和肉等食材,丢进江中,希望水生灵会吃粽子而不碰屈原的遗体。

从此,每年端午节,人们就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总之,这些传说都流传很久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在端午节时重要的纪念活动。

关于端午节传说故事有哪些?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1、屈原投江  屈原实行政治改革的主张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亡了,屈原便于五月初五来到泊罗江边,抱起一块石头,纵身投入江里自尽。2、伍子胥尸体投河  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东城门上,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听说后大怒,命令把伍子胥尸体在五月五日投入河中。3、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4、白娘子端午节喝雄黄酒现原形  端午节到了,老百姓都喝雄黄酒避邪,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逼迫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推却不了许仙,喝了酒后,马上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中秋节端午节有什么故事?

中秋节和端午节各有各的故事,中秋节是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日子,最早出现在巜周礼》中,嫦娥将牵挂丈夫,便飞离人间到了最近的月亮上可以天天看到丈夫,和地上生活的人。中秋赏月就赏嫦娥。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楚国被占,便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跳入汨罗江中。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