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主人公?各个古代历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有谁 2024-08-31 02:28:24 0 0 一、历史典故及主人公1、爱鹤失众——姬赤公元前668年,卫惠公的儿子姬赤成为卫懿公后,不思富国强兵之道,整天喜欢养鹤,甚至荒唐到给鹤封官位,享官禄,百姓怨声载道。北方狄国借机出兵攻打卫国,卫国士兵根本不抵抗就逃散,卫懿公被狄兵所杀。2、别无长物——王恭东晋时有个读书人,名叫王恭。他生活俭朴,不图享受,人们都说他将来定能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年,王恭随父亲从会稽来到都城建康,他的同族王忱去看望他,两人在一张竹席上促膝谈心。谈着谈着,王忱忽然觉得身下的席子非常光滑,感到很舒服。他心想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来,一定带了不少这样的竹席,就称赞了一番这张竹席,并希望王恭能送他一张竹席。王恭听了,毫不犹豫地将身下这张竹席赠送给王忱。王忱千恩万谢地走了。其实,王恭只有这张竹席。送掉后,他就改用了草席。王忱知道这情况后,十分惊讶,觉得过意不去,就去找王忝表示歉意。王恭笑笑说:您不太了解我,我王恭平生没有什么多余的物品。3、大器晚成——崔琰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的人,从小就喜欢舞枪弄刀,不喜欢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拜师学习。崔琰很聪明,再加上他学习很刻苦,后来成为一个能文能舞的人。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不爱说话,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所以有许多人都瞧不起他,说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崔琰却说:才能大的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等崔林年纪再大些,他肯定能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在魏文帝时做了司空,并被封为安阳侯。这个成语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名较晚。4、草菅人命——贾谊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议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象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可是,贾谊这段精采的论述就此留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反动统治阶级杀人的凶残狠毒。5、刮目相看——鲁肃东吴吕蒙,勇敢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于繁忙的军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发愤读书,越读越起劲。随着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大,见解也日益深刻。军师鲁肃领兵经过吕蒙驻地,以为吕蒙是个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议,吕将军进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还是去一趟吧!鲁肃前去看望,吕蒙设宴招待。席上,吕蒙问:军师这次接受重任,和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有何打算?鲁肃答道:兵来将当,水来土淹,到时再说吧!吕蒙听了,婉言批评说:现在吴蜀虽然结盟联好,但关羽性同猛虎,怀有野心,战略应该早定,决不能仓促从事啊!并为鲁肃筹划了五项策略。鲁肃听了,非常折服,并拍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没想到学识与谋略也日渐精进,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二、有些什么历史故事,主人公分别是谁程门立雪(杨时和程颐)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指鹿为马(赵高)“指鹿为马”来源于历史故事。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专政,他们为保住自己权势,假传“圣旨”,令本应继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儿子扶苏自杀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赵高做了宰相高职,想亿伺机再推倒胡亥篡夺皇权。赵高狡猾阴险,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各大臣都不服他。为了测试各个官员对他的态度,一日,赵高拉来一只鹿,当着众大臣的面对胡亥说:“陛下收下这只卑臣千方百计寻得的好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错了?你拉来的是一只鹿哇,哪里是良马?”赵高并不理会皇帝的话,却仔细观察周围人的反应,有人跟着赵高随声附和,有人却说真话指出是鹿非马。结果,说真话的陆续都被赵高设计杀害了。从此,留下“指鹿为马”成语。韦编三绝(孔子)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传统说法,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孔子勤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功夫,那么,我对于《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加与假意近。如果五十岁就开始学习《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囊荧映雪(车胤和孙康)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好学不倦,却因家境穷困,往往没有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法读书了。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书,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便捉了几十只,装在白夏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荷!光亮还不小呢!便打开书本,埋头学习。。囊萤苦学的故事是很有名的。宋登春诗:“学书夜囊萤。”李申《寄刘明府》:“三十年前共苦心,囊萤曾寄此烟岑。”杜甫《题郑十八丈著作故居》:“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都用的是这个典故。杨弘贞、赵蕃等人,都作过《萤光照字赋》。和“囊萤”并传的是“映雪”的故事。孙康,晋代京兆人。他和车胤一样,酷爱学习,常常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很想以夜继日,却点不起灯。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让黑夜的时间浪费掉,实在太可惜。有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看见窗户缝里透进白光,还以为已经天明了;及至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山、水、树木、屋宇,无一不银装素裹,闪闪发亮。他欣赏了一会雪景,忽然灵机一动:映着雪光,不是可以读书吗?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连环计(诸葛亮).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空城计(诸葛亮)纸上谈兵,赵括.背水一战,韩信.三、各个古代历史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有谁上古:黄帝,女娲,神农,唐尧、虞舜、夏禹夏:禹、启、后羿商:成汤、盘庚、帝辛(纣王)、妲己、伊尹西周:姜尚,周公旦,召公奭、周武王、周幽王、褒姒(周幽王妃)春秋:郑庄公,齐桓公,宋襄公,秦穆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越王、百里奚,老子,孔子,范蠡,西施,孙武,鲁班,豫让战国:赵武灵王,秦孝公,魏文侯,楚怀王、秦王政、屈原,荆轲,高渐离,鲁班、苏秦秦:秦王政、李斯、赵高、吕不韦西楚:项羽、虞姬(项羽姬)西汉:刘邦、文帝、景帝、武帝、窦皇后,张骞,东方朔,司马迁,王昭君、班超、班固、韩信、张良新朝:王莽篡汉东汉:汉光武帝刘秀三国: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晋;司马炎、王熙之、陶渊明、王猛、谢安南北朝:谢安,王猛,檀道济隋: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李世民、魏征,李白,杜甫,上官婉儿,郭子仪、安史之乱、长孙氏、西海郡王松赞干布夫人-文成公主,公孙大娘五代十国:后蜀孟昶妃-花蕊夫人、李后主北宋:太祖、包拯,范仲淹,苏轼,杨家将,畲赛花,穆桂英南宋:岳飞,辛弃疾,梁红玉,文天祥,李清照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萧绰后金:完颜阿古打西夏:景宗李元昊元:成吉思汗、拖雷监国、窝阔台汗、元世祖忽必烈、丘处机,耶律楚材,施耐庵明:朱元璋、成祖朱棣、朱由检(崇祯)、罗贯中,郑和,袁崇焕,张居正,海瑞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孝庄皇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慈禧太后、光绪、溥仪(宣统)、林则徐,洪秀全,霍元甲、纳兰容若、纪晓兰、刘庸、袁世凯看这些人名不止15个了...四、一些历史故事的主人公起死回生(扁鹊)千钧一发(枚乘)千里送鹅毛(缅伯高)强弩之末(韩长儒)青出于蓝(孔璠)请君入瓮(来俊臣)秋毫无犯(刘邦)取长补短(滕文公)忍辱负重(陆逊)孺子可教(张良)入木三分(王羲之)三顾茅庐(刘备)三令五申(孙武)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王敬则)善始善终(陈平)事半功倍(公孙丑)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双管齐下(张璪)四面楚歌(刘邦,项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广)天衣无缝(郭翰)投笔从戒(班超)完壁归赵(蔺相如)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诸葛亮)望梅止渴(曹操)闻鸡起舞(祖逖)(卧薪尝胆(勾践)悬梁刺骨(苏秦)叶公好龙(叶公)夜郎自大(夜郎国国王)一鼓作气(曹刿)一箭双雕(公孙晟)一暴十寒(孟子)余音绕梁(韩娥)愚公移山(愚公)凿壁偷光(匡衡)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汗流浃背(曹操)鹤立鸡群(嵇绍)鸿鹄之志(陈涉)后来居上(汲黯)家喻户晓(梁姑姊)江郎才尽(江淹)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