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故事的美食,有历史故事的美食有哪些 2024-10-04 10:41:27 0 0 三明小吃历史故事? 来一份葱油拌面,再配一碗茶树菇老鸭汤,是在王府井附近上班的张女士的午饭。“因为菜品种类多,又实惠,这一顿饭也就25元钱。”这是张女士经常把这家沙县小吃当做午餐食堂的原因。面条量足,老鸭汤营养美味,在店肆遍地的王府井大街,这里是毋庸置疑的高性价比之选。 “沙县小吃”这四个字是有魔力的。时至今日,提及沙县,可能很多人不能准确说出它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隶属三明市,但却一定知道以沙县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沙县小吃”。沙县和小吃,互相成就,经过多年发展,在食客们心中,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截至2019年底,全国有8.8万家沙县小吃,不仅吸纳沙县本地超过6万人外出经营餐饮,还辐射带动周边地区6万多人创业,营收超百亿元。 20多年来,沙县人以小店经济的模式,用家乡小吃蹚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名立业之路。 经营模式: 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这是早期沙县小吃经营者对小店的定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受限于资源匮乏和经济压力,一些擅长制作小吃的沙县人,走出沙县,到周边城市售卖小吃赚钱。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一元进店、两元吃饱”的小店,一天竟能赚两三百元。看到谋生的可行性,越来越多的沙县人纷纷外出,经营沙县小吃。沙县小吃由此发迹。 价廉,不是沙县小吃最大的优势,物美才是。 在沙县小吃的菜价单上,有米、面、豆、肉四大系列,特色面食、盖浇饭、馄饨、砂锅、汤面、汤饭、炖汤、卤味、套餐、特色小炒等十几个大类,包含240多种饭食,其中有39种还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堪称古代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活化石”。 繁多的品类,调和了南北口味,能让消费者在一家小店里同时满足多样的需求,适应了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大众餐饮文化。从本土特色饮食,到打破南北饮食习惯壁垒,沙县小吃一直在顺势而为,伺机而变,灵活的经营思路,使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喜爱。所以会有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秘书长尚哈玲所言,自古以来,沙县小吃便是南北客商的心头之好。 在沙县小吃的发展过程中,沙县人自发外出经营功不可没,当地政府的长期支持也至关重要。当时,沙县县委、县政府正在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政府从百姓自发外出经营沙县小吃中得到灵感,逐渐将小吃作为产业来抓,鼓励外出经营创业。 此时,恰逢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时期。大量劳动力的涌入,不仅加速城市的发展,也创造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对于当时生活和工作节奏快的中低收入人群而言,价格低廉、品种繁多的沙县小吃正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物美价廉的定位填补低消费空白,沙县小吃就此开始了快速扩展。 发展战略: 一乡·一城·一队伍 沙县小吃虽然在各地安营扎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店面卫生不理想,“脏、乱、差”情况时有发生;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其他地方小吃知名度也远高于沙县小吃。在这样的环境下,沙县小吃能够后来居上,与沙县政府的政策制定推广紧密相连。 1997年,沙县政府多次召开小吃产业发展专题会议,将小吃定位为支柱性第三产业,成立沙县小吃业发展领导小组,还成立沙县小吃同业公会,作为沙县小吃行业管理的社团组织。 自此,沙县小吃由当地人自发创业的个体经营,逐渐演变成有沙县政府引导的产业。 为了集中力量拓展市场,沙县实施“一乡一城一队伍”的发展战略。即一个乡镇负责发展一支沙县小吃队伍,锁定一个目的地城市,有针对性的提高沙县小吃的市场占有率。 1999年,当地成立沙县小吃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对从事沙县小吃业的人员培训、技术咨询、指导服务和技能竞赛、外出展出等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引导沙县小吃转型升级。 同时,为了鼓励更多的沙县人走出去,也为了让外出经营的队伍得以协调管理,沙县大胆鼓励乡镇科级干部停薪留职带头外出经营小吃。政府干部以身作则,投身沙县小吃的经营,也带动了更多的沙县人勇敢走出去。 2011年,总投资1000万元的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大楼落成,为小吃业主提供包括连锁经营、企业高管、高级经营师等全方位培训,引导一批富起来的小吃业主进行公司化、标准化经营。截至2019年年底,沙县小吃培训中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0多期,培训学员2万多人次。 沙县小吃产业的不断发展,让沙县由贫到富,小吃产业也随之成为沙县的支柱产业。2018年,沙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06元,人均GDP位列全省前五,实现全面脱贫。2019年底,祖国大江南北共有8.8万家沙县小吃,店面遍地开花。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京桥看来,沙县小吃的成功是我国个体经济成功发展的典型案例。 管理体制: 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 2008年,沙县小吃集团正式成立。在整个小吃行业,这是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集团实行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如今,已在全国成立了23家沙县小吃集团餐饮子公司,发展沙县小吃连锁标准店近三千家。沙县政府实施沙县小吃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战略,对小吃店面统一设计装修风格,打造沙县小吃品牌形象。 此外,通过对沙县小吃产业园的打造,沙县政府对产业创新的探索从未止步。2019年,在沙县小吃中央厨房项目中,国内首条机械化沙县小吃核心产品生产线调试完成。以沙县小吃的蒸饺加工为例,生产10吨蒸饺,传统手工制作需要900人制作一天,现在最多只需20人。制成的蒸饺,从沙县小吃产业园源源不断配送至全国各地沙县小吃加盟连锁店。 而在中央厨房,餐饮智能化系统将连锁店的运营数据同步展示在大屏幕上。“从2015年开始,我们开始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并开始对产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鑫介绍。 如今,沙县政府围绕小吃产业做足文章,逐步延伸到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等沙县小吃特色食品全产业链。食品工业园已吸引65家食品企业入驻,2018年,全县食品产业产值超80亿元,带动包括物流配送、餐饮及旅游等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促其增长到82亿元。 此外,为进一步丰富沙县小吃的文化内核,沙县对1997年开始的小吃旅游文化节进一步升级,通过小吃搭台、文化推动、经贸唱戏等手段,将沙县进一步打造成“吃货的天堂”。 同时,借力于“一带一路”建设,政府制定沙县小吃国际化发展战略,对接海外市场。如今,沙县小吃已经走进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沙县小吃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这20多年,是沙县小吃的发展史,也是中国小店经济的缩影。 责任编辑: 张欣烁 两弹元勋的故事简短?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县,其父是清华、北大哲学教授。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8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从1958年至1986年的28年间邓稼先都全身心地投入“两弹”的研发工作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1971年夏天,杨振宁回国见到阔别21年的老友邓稼先。见邓稼先一直不肯透露自己的职业,临别时,杨振宁试探性地问:“听说美国人也参与了中国的原子弹、氢弹研制,是这样的吗?”此时,邓稼先在机场为前往上海的杨振宁送行,听到这话后,他笑了笑,不置可否,但还是补充说了句:“你先上飞机,我回头再告诉你。” 这年8月16日,正在上海参加离别晚宴的杨振宁,突然收到有人专程乘民航从北京送来的,邓稼先经请示周恩来总理后写的简短信函:“我们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由中国人自行研制,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后来,人们得知,1979年的一天,在一次航投试验时,降落伞出现故障,导致原子弹坠地摔裂。邓稼先非常清楚其危险性,但还是毅然捡起碎片查找原因,不幸遭受严重的核辐射,由此而身患癌症。即便他行走都十分困难时,仍坚持亲自动手拆装,并严令下属:“你们还年轻,不能去!” 其实,早在1958年8月,邓稼先就奉命着手“两弹一星”的研究,从此便做着连亲人都不知道的隐姓埋名的“神秘”工作。直到1986年6月,各大媒体才披露邓稼先和他的团队,用28年默默无闻和艰苦卓绝的努力,换来了新中国在世界上的核大国地位。曾经不少人问邓稼先到底拿到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 1986年6月,杨振宁在探视病中的老友时亦提及此事。邓稼先夫妇最终如实相告:“10元。准确地说是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杨振宁说什么也不相信,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强调说:“这是真的,不开玩笑!”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留下遗言:“假如人死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我的祖国,选择核事业!”说完就撒手人寰,享年62岁。 舍生忘死,淡泊名利,一心为国者,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邓稼先的婚恋故事 1953年,曾经青梅竹马并结下师生之谊的许鹿希与邓稼先结婚了,婚后度过了5年宁静的幸福生活,此后便是长达28年的两地分离。然而,28年的分离并没有疏离许鹿希与邓稼先夫妇间的感情,反而加深了彼此的思念与牵挂。幸福宁静径一天内被转变 许鹿希与邓稼先结婚的头几年,一家人住在中关村的科学院宿舍。许鹿希每天乘坐的30路公共汽车乘客稀少,离家最近的车站也有两站路之遥。每到晚上,邓稼先总是骑着自行车到车站接她。路边稻花清香青蛙欢唱,萤火虫闪闪烁烁,就在这如诗的恬淡中,他们相偎相依,感受着家的温馨与青春的甜蜜…… 然而,人生的转折往往在不经意间到来。 很多人都问过许鹿希,为什么能够忍受和丈夫分离长达28年。她说是因为她不仅见过洋人,还见过洋鬼子;不仅见过飞机,还见过敌人的飞机在空中盘旋轰炸自己的家园;不仅挨过饿,还被敌人的炮火逼着躲进防空洞忍饥挨冻。她说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使她能够理解邓稼先,理解他因为要造原子弹而和自己分离28年之久。 28年,常人很难想象邓稼先是怎么过来的。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邓稼先领着他挑选来的大学生们,平地、砌墙,在北京郊外建起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基地。不久,研究基地就迁到了我国西北的荒漠地区。后来,又迁往一个更为隐秘的角落——新疆罗布泊。 新疆罗布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沉寂了1600多年的荒漠上成功爆炸。 原子弹成功爆炸后,邓稼先又受命率领原班人马研制氢弹。工作的繁重是可想而知的。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邓稼先的家受到了冲击。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邓稼先进京汇报工作,终于见到了梦牵魂绕的妻子。然而,清秀的妻子却没有了往日的神采,显得清瘦而疲倦,14岁的女儿也被下放到了内蒙古。邓稼先争取到一个出差机会,赶往内蒙。女儿整个儿变黑了,头发黄黄的。女儿太小又受了太多的苦,曾连着吃了一个星期野菜糠窝窝头。看着女儿狼吞虎咽地吃着他带去的肉罐头,邓稼先强忍着酸楚,把泪水咽进了肚里。 1971年夏天,邓稼先的老朋友杨振宁从美国经巴黎飞抵上海,第一个要见的就是他。周恩来总理立即将邓稼先召回北京。邓稼先又得以与久别的妻子见了一面。许鹿希吃了一惊,当年那身材高大、双目炯炯有神的汉子,如今头发花白,背也有些驼了,穿着旧灰制服和绿军便鞋,哪里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博士。 而且,生活对邓稼先的打击一个接着一个。1973年父亲病故,1976年岳母病故,没几天,周总理逝世,邓稼先的身体本来就因为长期的核辐射变得异乎寻常地衰老,经过这些打击,他彻底垮了下来。 在一次偶然的核事故之后,邓稼先回到北京住进医院,检查结果表明,他的尿液具有很强的放射性,几乎所有的化验指标都不正常,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这一天,是 1985年7月31日。 8月10日手术,许鹿希噙着泪水守候着。几天后,因白血球数目太低,血相太差,必须中断治疗,医生建议邓稼先回家休养。由妻子陪着,邓稼先到地坛逛庙会,各种小吃,各种土特产,各种表演,都深深地吸引着他。 1986年3月29日,邓稼先又做了一次小手术。预感到日子不多了,他对许鹿希说:“我有两件事必须做完,那一份建议书和那一本书。”他指的是关于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和规范论。 在邓稼先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突然过上了一种使他很不习惯的生活,他身不由己地被记者们的鲜花、相机与话筒包围着。1986年6月24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两弹元勋——稼先》的长篇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与报纸摘要”中也播发了这则新闻。 如今邓稼先离开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家中的陈设一如既往。许鹿希将丈夫的用具都标上了年代,使用日期,连邓稼先坐过的沙发上的毛巾都没换过,看着老人摩挲着那些用具,不禁让人涕叹,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嵌糕的由来? 温岭小吃嵌糕(gie gao)来历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每天都下地干活,从凌晨到傍晚,不间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正是因为这样,他常常吃不到中餐,他想叫妻子在中午来送饭,可是,他的家离天地有两座山之远,这会累坏妻子的!他又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但每个都不完善,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傍晚,他下地回来,看见了他的四岁的孩子在玩泥巴,他把泥巴铺在地上,上面放上了许多叶子,石子,和不同颜色的干泥巴,他正在想方设法包起来。在一旁看着的他,灵机一动,把米磨成粉,做出了一层软软的、白白的皮(就是我们说的年糕),恰巧,妻子烧好了饭菜,他把菜夹到了皮中,把边缘黏在一起,做成了我们现在的嵌糕。 第二天,他把嵌糕带到了田地,到中午时拿出来吃,他不饿了,又有了力气干活,使得那天的劳动增加了一倍。很快,种方法一传十,十传百,有很多的种地人也想吃他做的嵌糕,于是,他们家开起了店,专卖嵌糕,生意可火了!就这样,嵌糕的做法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嵌糕,属于年糕,但并非所有的年糕都可以做嵌糕的。能够做嵌糕的,重要的一条,就是这些年糕必须沿用传统做法,是石臼捣成再手做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当地人所称的“沙埠糕”。 嵌糕对于温岭人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嵌糕可以配以榨菜紫菜汤、豆腐汤、骨头萝卜汤共同食用。时间充裕的顾客,会坐下身来,来碗汤,一口嵌糕一口汤,慢慢地吃,慢慢地品尝,慢慢地下肚。匆忙的,赶时间的,也会拿在手上边走边吃——因此不少贩夫走卒、打工族、读书孺童都选择嵌糕作为早饭。 嵌糕,确实是台州本地一种价廉物美、惠而不费的传统小吃。嵌糕属于年糕的一种,年糕给人的情趣,一是能讨个口彩,意为“年年高”。清朝末年就有诗云:“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意取年胜年,藉以祈岁稔。”二是在于它在食法上的不拘一格,可以是汤年糕,可以是炒年糕,可以是蒸年糕,还可以是嵌年糕。儿时的记忆里,年末做年糕时,借机都会要上一块鲜糕,拿回家嵌上红糖,是最为惬意的事了。这应该算是自己亲自动手做的最原始最地最难忘的嵌糕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