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历史故事-荔枝历史故事简介 2024-10-04 22:36:42 0 0 荔枝的传说故事? 古五代刘长每年荔枝熟时,设“红云宴”,用荔枝大宴宾客。 据传,名满天下的增城挂绿荔枝熟时,增城西园仅存的那棵母树下,竟日夜有卫士守护。再如福建兴化的名种“陈紫”,系一户陈姓家独有,陈家卖荔枝方法是“大门禁闭”,购者将钱扔进墙内,主人随意摘下荔枝向墙外掷去,购者仅以得到荔枝为幸,“不敢较其值之多少。” 我国荔枝始于秦汉之前,汉时被视为“卓绝类而无俦,超群果而独贵”。自南越王赵佗把其荔枝献给汉高祖后,遂成岁贡之物。 《后汉书》上贡荔枝的描述:“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险阻,死者继路”。 明代医家缪希雍认为:“荔枝,南方果也。鲜时极甘美,多津液,故能止渴;甘温益血,助荣气,故能益人颜色也。”清代名医王孟英云:“荔枝甘温而香,果中美品,鲜者尤佳。”明代曹学俭在《荔枝歌》中吟道:“海内如推百果王,鲜食荔枝终第一。” 荔枝,司马相如《上林赋》称作离枝。唐自居易在《荔枝图序》云:“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色香味尽去矣。”离枝之名皆此也。 宋代丘逢甲说它是“初出蒙罗村的西施。” 宋代苏轼初尝荔枝,甜汁沁脾,大为赞叹,把荔枝比喻为“海上仙人”,竟要弃官守荔。还写《食荔枝》诗一首云: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四大美人之一杨贵妃素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之称。唐玄宗为其美艳所倾倒,尤偏爱她“回眸一笑百媚生”之美态。但据说杨贵妃也有时患口臭,所以她很爱吃荔枝。因为吃完荔枝后口臭会大为减轻。所以杨贵妃曾“非鲜荔枝不启齿为笑”。唐玄宗指派人马,从南方把荔枝昼夜兼程送到长安,供杨贵妃食用。大诗人杜牧曾为此做诗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代苏轼《荔枝叹》云: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候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知新采。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瘸。 雨顺风调百杀登,民不饥寒为上端。 白居易称荔枝为:“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 明代林叔学《荔枝花》云: 只向闽乡问荔枝,理智花发几人知。 幽香阵阵微风里,苞蕊还分雄与雌。 明代徐火勃《荔枝谱》大作名世,且每年荔枝熟后,他挑选七八善啖荔枝者作“餐荔会”,且规定啖荔三颗,畅谈其味。 荔枝是谁发现的? “荔枝”两字出自西汉,而栽培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古名离枝,意为离枝即食。 荔枝栽培史可上溯到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上林赋》已有记载。因其风味绝佳,深受喜爱,唐代或更早即已列为贡品。杜牧名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古传诵。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同样风靡至今。 10世纪前后荔枝传入印度。17世纪传入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和缅甸等许多国家,被誉为“果中之王”,近年引种至南美等地。 一骑红尘妃子笑,天宝荔枝何处来 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大大有名,驿传千里,真正弄了个“人仰马翻”。可是,贵妃爱吃的荔枝如果真的产自岭南,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到达长安断断无法保鲜。台湾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解决了这段公案,他画出了一条“天宝荔枝道”———千载之后,此道犹存。 七月仲夏,又到荔枝上市时。因现代交通的便利,北京街头水果摊上,上好的荔枝也不过几元一斤,暗红色的外壳,晶莹剔透的白色果肉,清香扑鼻,甘甜适口,我总要吃到嗓子冒火才能停下来。 小时生活在东北,没见过鲜荔枝,只在课本中读过作家杨朔的《荔枝蜜》,知道那是一种好吃的南方水果。再大些读历史,又知道唐明皇为杨贵妃吃上鲜荔枝,不惜动用战时驿道的快马传递,以致差官累死,驿马倒毙。此事经晚唐杜牧一首《过华清宫绝句》的渲染,更留下了杨妃红颜祸水的骂名。那首诗是这样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有一品种即名“妃子笑”,可见其影响之深。但是,当年诗人并没有说荔枝自何处运来,史书也没有确指荔枝的产地。所以,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产自何处,竟然成为一段历史公案。 苏轼食荔枝典故?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李善德长安的荔枝故事是真的吗? 不确定因为目前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李善德长安的荔枝故事是真的,也没有证据证明它是虚构的。 虽然一些历史资料和史书记录了李善德治理长安时有关荔枝的一些典故,但是否真实存在仍不确定。 需要更多的历史考证和证据支持来确定其真实性。 作为学者或读者,应该对历史事件和传说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不能轻信谣言或传闻。 了解历史的真相有利于准确地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脉络和发展规律。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