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历史故事_阆中历史故事简介

阆中中天楼典故?

中天楼又名四排楼,为阆苑十二楼之一,有“阆中风水第一楼”之美誉。始建于唐,民国年间拆毁,2006年原址重建, 2008年国庆前夕正式对外开放。为三层明清风格木楼,底层四通,楼高25米。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为轴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它北通北街、南通双栅子街,西通西街,东通武庙街。古人在修建中天楼选址时非常讲究,他们通过测量,计算出阆中古城四围东西走向山脉和南北走向山脉最高点在天空中交汇处映射到地面的位置,并在此修建了中天楼。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古城的风水格局尽收眼底。

阆中古楼的由来?

古城阆中城南嘉陵江畔,巍然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底层为过街石拱,上重三层木楼。通高25.5米(2005年市古保办请专家实测),在大片古城民居中拔地而起,气势恢宏,且碧瓦赭檐,典雅壮丽,极富阆中古典建筑特色,素有“阆苑第一楼”之称。



华光楼

阆中民间相传,华光楼就是唐滕王李元婴任阆州刺史时(唐高宗调露元年至弘道元年,即公元679-683年)所建的南楼。


明嘉靖《保宁府志》的《宫室·南楼》条记载:“在城南,据江山之会,唐滕王元婴建”。清道光《保宁府志》亦载此说,并转引《方舆胜览》文字:“阆州江山奇秀闻天下,直前据其会,曰南楼”;同时另有一条记载“镇江楼”。民国十五年(1926)《阆中县志》除同于府志记载“南楼”外,亦另有一条说“华光楼:古镇江楼,在县城东南江岸,其建筑之壮丽,为阆苑诸楼冠”。华光楼门洞南面有“古镇江楼”石额,为清同治六年(1867)阆中县知事彭凤藻主持重建后所题,这是楼名曾为“镇江”的实证。

阆中涧溪口地名的由来?

阆中涧溪口的地名由来可能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关。"涧溪口"这个名字中的"涧"和"溪"两个字,通常指的是山区的小河流或者溪流。在中文中,"涧"一词通常指山间的水沟或小溪,而"溪"则是指较小的河流。

"口"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水流入口或者是一个地理通道。因此,整个地名"涧溪口"可能指的是一个位于山涧或溪流入口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水资源,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