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坟的历史故事-上坟的典故

韩信祭坟故事?

韩信一贫如洗,身无长物,他觉得对母亲没有尽到孝道,而将来更没有机会了。于是,韩信要“厚葬”自己的母亲,一则尽孝,二则壮志。

韩信穷困潦倒,当然无法厚葬其母,但在坟地的选择上却不能不讲究一些,于是,韩信只好在风水上打主意。当时的淮阴地广人稀,无主的荒地甚多,埋葬死人一般是不需要花钱买地的。

韩信不辞劳苦地勘察了多处地形,最后在淮阴城东找到一块宽敞的高地,高地周围足以安置上万户的人家居住。

韩信将母亲安葬在这块高地上,似乎在向人们传递着某种信息:韩信虽然是一个穷苦孩子,但是将来一定会发达的,待有朝一日成功之时,一定会为母亲安排风光的守冢。

清明佳话?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重耳好心却办成了傻事。后悔莫及。成了一个千古的哀伤憾事,被人记忆和传诵。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成了“寒食节”的来源。也可能是晋文公的忏悔弥补吧。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一个多么深沉的历史说明和清明节挂上了勾。晋文公和介子推这一对君臣的佳话成了清明节的起源。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故事。朱元璋幼时家贫,父母在一次瘟疫中死去,他和哥哥草草埋葬了父母,便到皇觉寺当了和尚。后来朱元璋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军,东征西讨打下江山当上了皇帝。可是父母的遗骨却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原来,当年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多出了许多坟茔,朱元璋没办法辨认出哪座坟墓是自己父母的,于是经常闷闷不乐。

有个他家乡来的太监猜到了皇帝的心思,于是献了一条妙计。朱元璋听后大喜,下令清明节这天,国民都要去祭祀祖先、踏青扫墓。暗地里却偷偷地派侍卫去窥探,发现埋葬他父母的那座山坡上,只有一座坟荒草茂盛,无人扫墓,于是朱元璋便了却了一桩心愿,移骨厚葬了他的父母。大概清明节的复兴与朱元璋传说有关吧。

孔子墓携子抱孙的典故?

孔子墓东为子孔鲤墓,南为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被命名为“携子抱孙”。在当时的民间一直都有“怀子抱孙,世代出功勋”“父在子怀,富贵永远来”的说法。

人们认为孔子墓的这种携子抱孙布局构成的风水,对圣脉兴旺是有作用的。

诸城民间传说?

在东北三省,每当人们乘船过江时,船主都会问:“船上有山东人吗?”无论是否有,船上的人都会大喊“有”,这些风俗都跟诸城秃尾巴老李传说有关。

近日,记者从诸城文化部门获悉,诸城秃尾巴老李传说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属民间传说故事中忠、德、孝、义系列之一。

清朝以来,大批山东人闯关东,亦龙亦人的秃尾巴老李被闯关东的山东人奉为保护神,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与东北当地风土民情相结合,得以发展出新的情节和内容,“大战黑龙”、“眷恋家乡”、“怀念慈母”、“为民除恶”、“回乡为母上坟”的故事,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忠、德、孝、义的传统美德。

这些传统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文脉,也是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之源。

据了解,近年来,诸城文化部们先后挖掘和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210余项,其中有31项被列入诸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7项被列入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和诸城古琴艺术先后被列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公元前636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宠妾骊姬心怀歹意,企图谋害太子申生、公子重耳,扶持小公子莫齐继位。介子推等忠臣知道后,便保护着重耳离开晋国避难。有一天,他们到了卫国的深山老林里迷了路,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就在重耳断粮待毙之时,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非常感动,流着泪说:“永远忘不了‘割股奉君’的大恩”,并许诺将来继位之后,定不忘情。介子推回答说:“我不求你日后报答,只求你关心百姓,做个清明的国君。”

介子推与众大臣忠心耿耿随重耳流亡十九年后,在国人内应和秦国帮助下,重耳回国即位。当车子快进国都时,重耳把陪伴自己流亡用过的破席子扔了。介子推拾起破席,悄悄回了夏县裴介村老家孝敬老母。

重耳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当了国君,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在封赏大臣时,跟随他的有功之臣均得到高官厚禄,却忘了介子推。经有的大臣提醒,晋文公省悟过来,十分悔恨,觉得对不起子推大臣,他命令全国上下都寻找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再当官,便携母一起到风景秀丽的绵山岩洞中隐居,草衣寒食。此事不久便被晋文公知道,立即亲自率众大臣到绵山访求。


晋文公一行到了绵山下,派人上山百般呼唤,只有山谷回声,不见介子推出林相见。这时,晋文公要急于见到介子推,想到他是孝子,如果火焚绵山,介子推为保全老母性命,一定会背母出山。结果大火烧了多日,还不见介子推的踪迹。晋文公又率人进山寻找,未能找到介子推母子遗骸及物品,后有人从半山岩的岩洞中找到了半张破席子。晋文公接过席子细看,只见上面写到:“割肉奉君尽忠心,但愿主公赏清明;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照复清明”。看后,晋文公感到很内疚,悲痛万分,追悔莫及。下今改绵山为介山,将一山岗定为他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他还下令让随从人员把焚烧林的残木拾上几块,给自己做了一双木鞋。他每天上朝时都要穿上木鞋在宫厅行走,呱嗒呱嗒地声音提醒自己看着足下,就好像看到了介子推,后来人们将最忠诚的最尊敬的朋友称作“足下”。

晋文公焚绵山之日,正值“清明节”。晋文公十分感伤,令全国上下不得举火炊烟,并把清明节这天也称为“寒食节”。后人为怀念敬仰介子推,每逢“清明”都不举火,冷食一月,以后逐渐减至三日。“寒食节”从此便流传下来。

第二年清明节,晋文公率众臣到绵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绵山踏青,抒发思念之情。并令寒食前一是为“炊熟日”,人们要做许多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每年清明节不仅在房屋(村后)栽柳,而且青年男女要上山踏青,并要头戴柳条编织的柳冠或柳环。当时有民谣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