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反思故事-历史反思故事100字 2024-10-08 13:36:47 0 0 不自我反省的古人? 历史上只责怪别人,不自我反省的代表人物是清朝康有为。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倡导者,变法失败,他没有和谭嗣同一样选择杀身成仁,而选择了逃亡。还表示要“奉诏出外求救”,实为诞生怕死。他在民国初年为尊孔复古思潮推波助澜,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随知民国是大势所趋,但毅然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到死君主立宪思想不变,实为可悲可叹。 体现成败归因理论的教育案例? 阅读案例,按要求回答: 单元考后,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对考试成绩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写成作业上交,甲乙丙三人分别写道: 甲:我使尽了“洪荒之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乙:考的少是因为背的全考了,还没有背的都没考。 丙:别人都很强,我可能不是块学习的料。 问题: (1)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具体分析甲乙丙归因的维度和因素。 (2)分析甲乙丙的归因及其对动机及行为的影响。 【参考答案】 (1)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与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可知: 甲: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即努力; 乙: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运气; 丙: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 (2)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对于之后的学习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甲把学习的结果归因于努力,会让他在学习结果好的时候表现为一种骄傲、自豪的感受,而当学习结果不好的时候,则会产生愧疚感,他就会愿意更加努力地学习,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动机。 其次,乙将学习的结果归因于运气,这样的归因会让他对学习有一种投机取巧的感觉,会影响到他后续学习的坚持性和稳定性,所以不利于学习动机的维持和提高。 最后,丙讲学习的结果归因于能力,成功时就会感觉很骄傲,失败时就会觉得很沮丧。如果长期将学习结果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最终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提高。 在所有的因素中,只有努力才是唯一可控因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当更多地指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而非能力。 历史第一次月考反思? 首先总结上课听讲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多写缺点少写优点 然后对本章卷子上出现的错误和反映出来的问题逐条表述(比如老师让背的重点题没背过,就说学习不刻苦;老师没让背但书上有的,就说学习不扎实;综合应用的做错了就说知识应用不灵活)总而言之就是把自己写的是个一文不值的差学生,对自己深恶痛绝 最后表一下决心,说下次好好表现,改正错误,争取考出好成绩之类的。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