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大唐历史故事)刘禹锡大唐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4-10-14 06:42:52 0 0 刘禹锡的背景故事? 刘禹锡,字梦得(公元772—842年),唐代中晚期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监察御史、太子宾客等职,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重要成员。永贞革新失败后,受“株连”被贬为安徽和州(今和县)通判。按规定,他在和州衙门里应享有一套三室三厅的住房,但因和州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是个被贬的下台干部,为讨好他的主子,便对刘禹锡百般刁难,先是让其搬出衙门,在城南门外面江而居。刘禹锡自是心知肚明,不但不生气埋怨,反而十分高兴,并顺手撰写对联一副贴于门上。上联为:“面对大江观白帆”下联是:“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见了,气就不打一处来,心说好小子,我不但没有制伏你,反倒为你办了个好事,如此这般我怎么向我的主子交代?于是,知县便心生一计,将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住房也由原来的三室减为一室半,看你怎么还“面对大江观白帆?”刘禹锡从城南门搬到城北门,慧眼独识,他发现此房虽小,也不临江,却位于德胜河边,岸边还有一排老柳树,风景十分秀丽。于是,他便又题作一联:“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历阳(和州秦代称历阳)心在京。”和州知县见刘禹锡实在是无可救药,便让他住进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凳的小屋。谁知刘禹锡因祸得福,他住进小屋,灵感突至,遂写下了流芳百代的传世佳作《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并请人刻碑立于门前,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高风峻节高尚的情操,及其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贵品德。 刘禹锡出生证明? 刘禹锡(公元772-824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因是汉代中山王刘胜后代,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22岁中进士,23岁登宏辞科,24岁登吏部取士科,三登文科,享誉京华。他29岁入仕,先后任过节度使掌书记、主薄、监察御史、监察史、州司马、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太子宾客,死后受赠兵部郎中。 他在从政之余笔耕不辍,有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前度刘郎的典故出处? “前度刘郎”出自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再游玄都观》。全诗如下: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创作背景:《再游玄都观》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重提旧事,向打击作者的权贵挑战,表示决不因为屡遭报复就屈服妥协。前两句写出玄都观经过繁盛以后的荒凉景色,后两句由花事之变迁,关合到诗人自己之升沉进退。全诗用比拟的方法,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讽刺,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