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框架结构_历史故事框架结构图 2024-10-22 12:19:14 0 0 历史框架记忆法举例? 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 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 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 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 (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 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 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历史知识框架怎么做? 制作历史知识框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主题,比如一个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地区的历史、一个重要事件等。 2.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历史资料、书籍、文献等获取相关信息,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了解。 3. 整理时间线: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作一个详细的时间线,列出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确保时间线的顺序和连贯性。 4. 确定关键人物和事件:根据主题,选择最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为每个人物和事件提供详细的背景和解释。 5. 制作大纲:根据时间线和关键人物/事件,制作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大纲,将历史知识整理成一个系统化的框架。 6. 加入细节:在大纲中逐渐加入更多的细节,比如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情况、文化因素等,以完善框架的内容。 7. 检查和修订:仔细检查框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没有遗漏重要的信息或存在错误。 8. 增加图表和图像:根据需要,添加相关的图表、图像、地图等,以便更直观地呈现历史知识。 9. 定期更新和维护:历史知识框架是一个持续的工作,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以反映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历史发现。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帮助你制作一个清晰、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 1894年至1919年的历史框架? 1894年至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形成了相应的历史框架。以下是该时期的历史框架简述: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康有为等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维新。 1898年,光绪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开始变法维新,但仅持续了103天。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清朝统治岌岌可危。 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统治,中国历史进入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但很快失败。 1915年,陈独秀等人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中国思想解放。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进入了新文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时期。 以上是1894年至1919年的历史框架,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现代中国的面貌。 历史唯心主义框架? 历史唯心主义(historical idealism)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又称唯心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历史观。历史唯心主义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在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以前,历史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占统治的地位,这是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历史,而生产规模的狭小又限制着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认识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只有到了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才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才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根源 马克思主义科学历史观产生前,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其原因有三个方面: 认识根源 社会历史观的认识对象是人类社会,它与自然现象有很大不同。自然界的变化纯粹由无意识的、盲目的自然力量所引起,在社会历史中活动着的则是赋有思想和意识的人,社会生活中的任何领域、任何事件都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相关。人们的认识如果深入到人的活动的深层动机上,就会得出意见支配世界的结论。 历史根源 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出现以前,生产规模狭小,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发展速度缓慢,人们之间直接的社会联系封闭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并且被政治等级的制度所保护,使社会的本质关系、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能充分显露出来。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超经济的权力占优势,人直接感受到的是权力结构中占主导的个人意志的支配,这也是历史观上的精神决定论能够广泛传播的重要历史原因。 权力根源 权力阶层长期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精神生产及其成果,无权利的人则在经济上被盗,政治上、文化上处于无权的地位。权力阶层的人士从自己的政治利益出发,必然要解释社会历史,科学分析精神作用,而承认物质生产和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