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评价800字,历史故事评价800字作文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历史上,为什么对周公的评价那么高?

在现代人眼中,周公旦似乎没有那么光芒万丈。受《封神演义》影响,周人当中,普通人心目中姜子牙的地位更高,而非周公旦。可在历史上,周人建国过程中周公旦的贡献其实更大。

周武王在位时,周公旦和姜子牙共同辅佐王室,使得周人以弱胜强,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在推翻商纣王程中,周公旦、召公奭(sì)、姜子牙三人都作出了巨大贡献。可第一次东征之后,周人虽然获胜,但商人遗族的实力依然非常强大。牧野之战中,虽然周人大获全胜,但这种胜利是建立在底层奴隶兵倒戈,商纣王人心尽失的基础之上。对很多殷商遗族而言,他们是反纣而不反商。商人、尤其是商人中上层仍然心系故国,并没有完全臣服周人。所以,第一次东征周人虽然大获全胜,可并没能有效削弱殷商遗族的有生力量。这也就是周人一定要扶持武庚这一傀儡的最大原因——利用他的身份和地位来安抚殷商遗族。

正常而言,如果周武王再多活几年,也许在周人软硬兼施家的两手准备下,天下局势就将从此缓慢稳定下来。

可还没等周武王彻底收服殷商遗族,他却突然身染沉疴,卧床不起了。《史记·周本纪》描述此时天下大势,就称“武王病,天下未集”。周武王深知,这几年天下表面上极为平静,实际上却是危机重重。为确保他离开后周人天下不致倾覆,周武王最终放弃了“父死子继”的传位模式,将周公旦定为继承人。(《逸周书·度邑》)

从此,周公旦正式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开始走向了他人生最为艰难、也是最为辉煌的时刻。

周武王一去世,周公旦登上了王位,这引起了留在崤山之东,在商国监控武庚“三监”的高度怀疑:在文王的十八个儿子中,周公在管叔之后排行第四,为什么会是他坐上了王位?

因此,疑心重重的管叔、霍叔、蔡叔三人与武庚携手,发起了反叛。武庚一反,天下那些原本就不服从于周人的方国纷纷起来响应——这其中就包括实力强大的东夷和淮夷众多方国。霎时间,崤山以东的天下就变了颜色,让周人及其盟友都惊恐不已。

此时,天下大半都掌握在叛军之手,周人内部还产生了分裂,这对刚继位的周公旦是个极大考验:如何在天下大乱之际力挽狂澜呢?

当前商周双方的力量对比,周人实力依然处在绝对下风,更不用说商人还有东夷和淮夷两大强援了。所以,面对严峻的叛乱形势,周人都心生畏惧,大多主张就地防守。可周公旦却清醒地意识到,商人遗族中上层与中下层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中上层试图维持旧有的奴隶制生产方式,中下层却强烈希望摆脱奴隶制生产模式;而周人手中就握有对抗商人奴隶制最为强大的武器——藉田制。在意识到这点后,周公决定要主动出击,以解散奴隶制生产模式、推行藉田制为政治手段来分化商人,从而最终赢得这场战争。最终周公旦力排众议,亲自带兵再度东征,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平叛征程。(《尚书·大诰》)

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周公旦留下了“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捉发”的典故:因为军情紧急,周公旦吃饭时常常有人进来通报,不得不吐出嘴里的饭来处理政事;洗头发时也常遇上紧急军情,也不得不停下来,手挽住头发来听汇报。可见,周公旦当时有多繁忙!

为了镇压商人,在平叛过程中周公旦又创立了分封制:把天下反叛之地按人头分封给姬姓叔伯兄弟以及异姓功臣,然后鼓励他们以武力来占领、征服这些地方。这样周公旦左手分封诸侯、右手推行藉田制来分化商人,在历经三年时间后,终于彻底平定了武庚叛乱!

在关键时刻成功地力挽狂澜于,周公旦可谓是周人一统天下的第一号功臣!

不但如此,在周公余下的执政时光里,他还作出了许多其他贡献。《尚书大传》中总结他一生业绩,就说他“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行,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执政仅七年,却作出如此多贡献,打下了周王国八百年的政治基础,周公旦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叹服!

所以,西汉贾谊对周公的评价极其高:“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所以,连孔圣人都视周公为终身偶像,年老体衰之时曾无限悲哀地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周公!”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