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有关的课文 小学课文学过的历史故事 2024-09-04 06:02:47 0 0 一、有关课文《将相和》的资料《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秦国是强国,经常欺压弱国。公元前283年,秦王派使者到赵国,说要用15座城换赵国珍藏的宝贝“和氏璧”。“和氏璧”是一块极珍贵的玉。赵王就派一个叫蔺相如的人去秦国交涉这件事。临行前,蔺相如对赵王说:“秦国交出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国;秦国不交城,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蔺相如见到秦王后献上和氏璧,秦王让左右大臣传看,大臣们都向秦王道贺。秦王得意洋洋,却只字不提换城的事。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不想换城,急中生智,上前对秦王说:“这玉虽然名贵,可也有点小毛病,很难看出,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看。”秦王信以为真,把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璧,向后退了几步,靠着一根大柱子,瞪着双眼,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人到赵国说情愿以15座城换赵国的璧,可大王却没换城之意。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若是逼我,我宁可把我的头和这块璧一起在柱子上碰碎!”说着,他真的做出要碰碎的样子。秦王怕他真摔碎璧,忙道歉说:“先生别误会,我哪能说了不算呢!”蔺相如说:“大王如果诚意换璧,就应斋戒5天,再举行一个接璧的隆重仪式,我才敢献璧。”秦王只得答应了。蔺相如回到宾馆,马上派人化装成商人将璧安全送回了赵国。5天后,秦王召集大臣和各国使臣举行了一个接璧仪式。蔺相如从容地上前,对秦王说:“秦国一向不讲信义,我怕受骗,早已派人把璧送回赵国了。”秦王大怒,蔺相如又镇静地说:“大王,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以强欺弱,决没有以弱欺强的道理。大王真心要璧,请先把15座城割让给赵国,赵国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这些话说得头头是道,秦王当着众大臣和使臣的面只得收敛怒气,假笑说:“对,我们不应为一块璧伤了两国的和气。”让蔺相如回国了。后来,秦王又耍花招,公元前279年,他请赵王到渑(miǎn)池(现河南渑池县西)赴会,设下埋伏,想扣押赵王。又是蔺相如勇敢机智地对付秦王,再次保全了赵国不受屈辱。回朝后,赵王拜他为相国,地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是位老将,很不服气,他对手下人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上头去了。哼,我要给他颜色看看!”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有一天,蔺相如出门,看到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就叫自己的车退到小巷里,让廉颇的车马过去。蔺相如手下的人责怪他太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我会怕廉将军吗?我怕的是相国和将军不和,秦国知道了,对赵国不利啊!所以我宁愿容让老将军。”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廉颇,廉颇听了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请罪。见了蔺相如,他跪下来说:“我是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请您骂我打我吧。”蔺相如忙扶起廉颇,说:“您是赵国的老臣,是我的前辈,您能体谅我,我万分感激,怎么还给我赔礼呢。我实在不敢当。”两人激动地流下眼泪。从此,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赵国出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的故事。战国时候,有七个大国,它们是秦、齐、楚、燕、韩、赵、魏,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这七国当中,又数秦国最强大。秦国常常欺侮赵国。有一次,赵王派一个大臣的手下人蔺相如到秦国去交涉。蔺相如见了秦王,凭着机智和勇敢,给赵国争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见赵国有这样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赵国了。赵王看蔺相如这么能干。就封他为“上卿”(相当于后来的宰相)。赵王这么看重蔺相如,可气坏了赵国的大将军廉颇。他想:我为赵国拚命打仗,功劳难道不如蔺相如吗?蔺相如光凭一张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领,地位倒比我还高!他越想越不服气,怒气冲冲地说:“我要是碰着蔺相如,要当面给他点儿难堪,看他能把我怎么样!”廉颇的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们以后碰着廉颇手下的人,千万要让着点儿,不要和他们争吵。他自己坐车出门,只要听说廉颇打前面来了,就叫马车夫把车子赶到小巷子里,等廉颇过去了再走。廉颇手下的人,看见上卿这么让着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见了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们。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这个气,就跟蔺相如说:“您的地位比廉将军高,他骂您,您反而躲着他,让着他,他越发不把您放在眼里啦!这么下去,我们可受不了。”蔺相如心平气和地问他们:“廉将军跟秦王相比,哪一个厉害呢?”大伙儿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对呀!我见了秦王都不怕,难道还怕廉将军吗?要知道,秦国现在不敢来打赵国,就是因为国内文官武将一条心。我们两人好比是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要是打起架来,不免有一只要受伤,甚至死掉,这就给秦国造成了进攻赵国的好机会。你们想想,国家的事儿要紧,还是私人的面子要紧?”蔺相如手下的人听了这一番话,非常感动,以后看见廉颇手下的人,都小心谨慎,总是让着他们。蔺相如的这番话,后来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惭愧极了。他脱掉一只袖子,露着肩膀,背了一根荆条,直奔蔺相如家。蔺相如连忙出来迎接廉颇。廉颇对着蔺相如跪了下来,双手捧着荆条,请蔺相如鞭打自己。蔺相如把荆条扔在地上,急忙用双手扶起廉颇,给他穿好衣服,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蔺相如和廉颇从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这两个人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国家办事,秦国因此更不敢欺侮赵国了。“负荆请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语,表示向别人道歉、承认错误的意思。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秦国是强国,经常欺压弱国。公元前283年,秦王派使者到赵国,说要用15座城换赵国珍藏的宝贝“和氏璧”。“和氏璧”是一块极珍贵的玉。赵王就派一个叫蔺相如的人去秦国交涉这件事。临行前,蔺相如对赵王说:“秦国交出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国;秦国不交城,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蔺相如见到秦王后献上和氏璧,秦王让左右大臣传看,大臣们都向秦王道贺。秦王得意洋洋,却只字不提换城的事。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不想换城,急中生智,上前对秦王说:“这玉虽然名贵,可也有点小毛病,很难看出,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看。”秦王信以为真,把璧递给蔺相如。蔺相如拿到璧,向后退了几步,靠着一根大柱子,瞪着双眼,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人到赵国说情愿以15座城换赵国的璧,可大王却没换城之意。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若是逼我,我宁可把我的头和这块璧一起在柱子上碰碎!”说着,他真的做出要碰碎的样子。秦王怕他真摔碎璧,忙道歉说:“先生别误会,我哪能说了不算呢!”蔺相如说:“大王如果诚意换璧,就应斋戒5天,再举行一个接璧的隆重仪式,我才敢献璧。”秦王只得答应了。蔺相如回到宾馆,马上派人化装成商人将璧安全送回了赵国。5天后,秦王召集大臣和各国使臣举行了一个接璧仪式。蔺相如从容地上前,对秦王说:“秦国一向不讲信义,我怕受骗,早已派人把璧送回赵国了。”秦王大怒,蔺相如又镇静地说:“大王,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以强欺弱,决没有以弱欺强的道理。大王真心要璧,请先把15座城割让给赵国,赵国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这些话说得头头是道,秦王当着众大臣和使臣的面只得收敛怒气,假笑说:“对,我们不应为一块璧伤了两国的和气。”让蔺相如回国了。后来,秦王又耍花招,公元前279年,他请赵王到渑(miǎn)池(现河南渑池县西)赴会,设下埋伏,想扣押赵王。又是蔺相如勇敢机智地对付秦王,再次保全了赵国不受屈辱。回朝后,赵王拜他为相国,地位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廉颇是位老将,很不服气,他对手下人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上头去了。哼,我要给他颜色看看!”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有一天,蔺相如出门,看到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就叫自己的车退到小巷里,让廉颇的车马过去。蔺相如手下的人责怪他太胆小怕事。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难道我会怕廉将军吗?我怕的是相国和将军不和,秦国知道了,对赵国不利啊!所以我宁愿容让老将军。”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廉颇,廉颇听了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家里请罪。见了蔺相如,他跪下来说:“我是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请您骂我打我吧。”蔺相如忙扶起廉颇,说:“您是赵国的老臣,是我的前辈,您能体谅我,我万分感激,怎么还给我赔礼呢。我实在不敢当。”两人激动地流下眼泪。从此,一文一武同心协力为赵国出力。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的故事。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二、小学课文学过的历史故事1、望梅止渴: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便说:“前面就是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2、三顾茅庐:汉末刘备三次到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打天下,最后诸葛亮才答应出来。后喻指一再诚心地邀请。3、四面楚歌:刘邦把项羽围在垓下,并且夜里四周包围的军队唱的都是楚地民歌,可见战事形势并不乐观,最后项羽带八百骑兵突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结局还是悲凉的。4、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兵败,到吴王夫差马鹏处干活,但每天睡柴草、舔苦胆提醒自己复仇。久而久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不杀反而放了勾践,勾践最终灭了吴国。告诫我们要学会忍辱负重、励精图治。扩展资料:除了一些诗歌童话之外,小学课本还有比较多的名人故事,按照我们的理解,既然不是童话,小说,有真实姓名和背景,那应该是真实的事情,而且那些那些故事到现在也是记忆犹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历史和历史人物了解的增多,却发现小学课本中的一些名人故事并没有根据,有很多纯属编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加工,但是用历史人物,事件去加工,似乎总是有点不严谨。三、中国古代的历史小故事程门立雪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孔子尊师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3、汉明帝敬师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一样对待你。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三个关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用语的小故事吧:古时候牛皋向一位老大爷吼叫着问路,这位老大爷不但没给他指路,还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很有礼貌地施礼并问路,这位老大爷见岳飞很有礼貌,便给他指路。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女青年看见了,小学生连忙抬脚,向女青年道歉,女青年并没和他计较,反而说了声“没关系”,于是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二十多年。有一次,朱师傅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深感不安。周总理并没有责怪他,还安慰他。这些内容其实都是《谈礼貌》这篇课文里的,它告诉我们:礼貌待人可以在人和人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减少矛盾。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和文化修养。正如俗话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