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历史故事?慈禧有什么历史传说

一、慈禧有什么历史传说

嘉庆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离乾隆去世仅半个月,距和珅下狱也只有7天,嘉庆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和珅知死期已至,不禁悲从心来,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撤手谢红尘。他时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数百年来,这首语焉不详的预言诗耗尽了无数历史学家的心血,令后人大惑不解。“水泛含龙”指的是什么?“香烟”指的是什么,令研究者莫名其妙。也为附会者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例如史学家孟森先生认为,“香烟”可能指慈禧,“水泛含龙”暗示慈禧祸清之兆,慈禧是和珅的“后身”,和珅自己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死后能用一首诗掀起如此大的波澜。

慈禧太后虽然没能像唐时武则天一样登上皇位宝座,但是她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堪称清朝的“无冕女皇”。关于慈禧太后的身世,也颇有传奇色彩,被很多人认定是和珅转世。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被认为是和珅转世呢?

公元1799年,中国历史上胃口最大的贪官和珅被迫自杀于狱中,死时年仅50岁。他虽然彻底消停了,但是清朝的野史专家、民间艺人却没有消停,一直拿他的故事当原料,不断地编出各种各样的故事。就连一百多年的慈禧太后也不幸和他扯上了关系,被说成是和珅转世,专门到世上来折腾大清王朝来了,于是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个小朋友倒了霉,爱新觉罗家的260年大业就这样被毁了。

可以肯定,这个故事肯定是胡扯,但是为什么一个老婆子和一个大帅哥能扯上关系呢?这得从和珅的临死前的一首诗说起。话说狼心狗肺的和老贪临死之际,不念嘉庆皇帝免了他的凌迟之刑,居然丧心病狂地提笔写了首七言绝句: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

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

什么意思呢?翻译一下就是:我和珅活了50岁,跟做梦似的;现在呢,我死了。但是,我还会再转世回来的,我转世后将把皇帝牢牢地控制在我的手掌心里,诸位可一定要认清楚啊。

和珅本来是表露下自己的不满和复仇心理,但是野史学家们却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马力,编出了两段传说。先说前两句,话说同时期的人实在搞不懂和珅为什么那么受到乾隆宠爱,就拿风流情种乾隆说事。故事情节如下:

在乾隆未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年少冲动,看上了老爹雍正貌美的小老婆马佳氏。而马佳氏也对他暗生情愫,两人干柴烈火地后宫着了起来。这对年轻人只知道放火,不知道灭火,烧得后宫乌烟瘴气。皇后钮祜禄氏被熏得差点断气,恼怒万分之下,把小贱人马佳氏于月华门自尽。乾隆恰好不在宫里,知道后马上赶往月华门。可此时乾隆尚幼,皇后不会容许他救下马佳氏,他只好眼睁睁看着爱人死去。

二、慈禧太后的历史小故事

慈禧太后的后宫隐私——趣味历史小故事

西太后爱听戏,经常把戏班召进宫里。婆婆看戏,照例儿媳妇要陪同。谁曾想,身为婆婆的西太后,偏偏爱看淫戏,听淫剧,全是些通奸犯淫、男欢女爱之作。熟读诗书的儿媳妇阿鲁特皇后,每次都是弄得面红耳赤,实在看不下去就低下头。津津有味的西太后看着皇后,淡淡地说:这戏演得好,这么好看的戏,你怎么不看?皇后红着脸,小声地说:戏淫秽到这种地步,怎么看?西太后冷冷地看着她,不说话。皇后心中恐惧,低下了头。这时,进来的皇帝看到了这一切,也不说话,也低下了头。

慈禧太后很早之前就与恭亲王奕相好,在她刚入宫做秀女时便与奕私通,经常趁别人不注意时偷情,甚至有人怀疑同治皇帝并非咸丰的亲生儿子,而是慈禧与奕的私生子。还有人认为:慈禧的情人是大臣荣禄,传说荣禄是慈禧的初恋情人,在慈禧年少时曾救她免于被恶少强奸,此后便一直保持暧昧关系,经常私通,荣禄也得到慈禧的重用,曾经参与确定载湉(即光绪帝)继承帝位的事情,在戊戌政变中协助慈禧废除戊戌变法,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则跟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成为与慈禧太后形影不离的侍臣。

在民间传说中,慈禧太后与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也有私染,由于太监没有生理能力,所以慈禧与他们交好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李莲英在这方面很善于迎合慈禧太后,所以得到她的万千宠爱,虽然这种宠爱带有心理变态的倾向。这些传闻绝大多数没有正史记载,因而真实性无法考证。其实即使是正史也不会记载,但所谓无风不起浪,民间的口耳相传往往具有现实的影子。慈禧太后26岁便开始守寡,处境可谓凄惨,年轻貌美的她必然耐不住寂寞,而去寻求发泄和满足的机会。当她垂帘听政,掌握国家大权的时候,更是可以为所欲为了,所以真的发生这些事情也是不足为怪的。

三、慈禧太后的故事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1836-1908),乳名兰儿,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惠征女。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号懿贵人,因得咸丰皇帝宠幸,1854年进封懿嫔。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进位为“储秀宫懿贵妃”。1861年8月,咸丰帝病死热河,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并任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政。年号“祺祥”,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同年11月,慈禧与恭亲王奕欣发动政变,将八名“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革职或处死。改元同治,慈禧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

1873年,载淳成年,慈禧宣布撤帘归政,但仍阴持朝柄。次年,载淳病死,慈禧立宗室载湉继承皇位,年号“光绪”,复行垂帘听政。

1889年,载湉大婚成年,慈禧宣布“归政”,退居颐和园,但朝内一切用人行政,仍出其手,光绪帝实际居于傀儡地位。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是年,适逢慈禧六十寿辰,拟“在颐和园受贺,仿康熙、乾隆年间成例,自大内至园,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行庆典”。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布置点景,广收贡献。故于“朝鲜事求速结”,支持李鸿章等对日采取妥协投降主张。

“六旬万寿庆典”活动从年初即开始筹备,八月中日战事愈烈,户部上书“请停工程”,慈禧大发雷霆。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翁同龢被迫改口上奏:“查停工一条,系指以后寻常工程,其业经兴办之工,毋庸停止”。一些主战派廷臣纷纷上疏,请求停办“点景”,移作军费。慈禧怒不可遏,称“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9月,中国陆海军先后败绩,慈禧求和之心更切,9月27日强使主战的军机大臣翁同龢到天津与李鸿章会商停战求和之事。10月18日更下令王公大臣及外省封疆大吏,将“六旬万寿贡品”统于10月23日星进。11月7日,日军占领大连湾,这一天正是慈禧生日,前方军情急电雪片般飞来,慈禧却不为所动。在颐和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连续赏戏三天,公事皆延置不办。

11月22日,北洋水师基地旅顺沦陷,慈禧仍不以为然,并反将矛头指向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11月26日,慈禧于仪銮殿召见军机大臣,时光绪帝不在座。突然宣布“瑾、珍二妃有祈请干预种种劣迹,即著缮旨降为贵人”。并将瑾、珍二妃之兄礼部右侍郎志锐遣戍乌里雅苏台。珍妃为光绪宠妃,并支持光绪对日主战。当时朝廷内一些主战官员,不满于慈禧、李鸿章对日屈膝,于是结二妃之兄志锐“密通宫闱,使珍妃进言于上”,推动光绪对日抵抗。10月28日,文廷式又亲自上奏:《倭夷入寇枢臣与疆臣各怀异志但欲求和请交部严加议处折》,弹劾李鸿章等不思督军应敌,“但欲求和”,“束手待攻”,“请旨将枢臣及北洋大臣交部严加议处,以存国法”。这时,正值慈禧起用恭亲王奕欣主持对日议和,主和空气甚嚣尘上。慈禧选择此时处罚光绪之二妃及其兄,目的在于打击主和派及向光绪示威。12月4日同时下令授恭亲王奕欣为军机大臣和撤销满汉书房,进一步的加强了主和派势力和剪除光绪周围的主战派力量。

1894年底,清廷在战事上愈不可为,慈禧求和之心更加急切。1895年1月,派张荫桓、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日本政府借口中国使臣全权不足,拒绝开议。议和未成,使臣被拒,慈禧万分惊恐,曾命顺天府准备车骡,拟逃往山西。

日本政府于广岛拒和后,立即向北洋水师另一基地威海卫进攻,27日攻陷威海卫,北洋水师覆灭。3月初又发动辽河下游作战,六天之内,连陷牛庄、营口、田庄台。至此,以慈禧为首的投降派下定决心向日本投降,3月,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再次赴日乞和,4月17日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屈辱的条约《马关条约》。消息传出后,举国大哗,愤怒声讨慈禧、李鸿章等人的卖国行为。人们在北京城门贴出“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的对联表示抗议。根据《马关条约》规定,日军于6月间开始派兵侵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奋勇抵抗,慈禧一面下令台湾大小官员内渡,并严厉禁止接济台湾抗日军民,同时又在颐和园搭起天棚,准备避暑。人们又题了“台湾省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的对联,痛斥慈禧的卖国罪行。

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帝愤于战败割台,欲思振作,决心变法,改革政治。1898年6月发布“明定国事上谕”,实行变法。9月,慈禧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开始复出训政。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挟光绪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政策。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2年回到北京。自此之后,慈禧“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