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诚信故事,有关诚信的故事两则

一、有关诚信的著名历史故事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2、食言而肥

春秋时,鲁国大夫孟武伯,说话一贯无信,鲁哀公对他很不满。有一次,鲁哀公在五梧举行宴会,孟武伯照例参加,有个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这郭重长得很肥胖,平时颇受哀公宠爱,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讥辱。这次孟武伯借着向哀公敬酒的机会,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么东西这样肥胖啊?”

鲁哀公听了,很觉厌恶,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无肥乎!”这句话分明是反过来讽刺孟武伯惯于说话不算数,而且在宴会上当着群臣之面,出于国君之口,孟武伯顿时面红耳赤,感到万分难堪。

3、齐襄公言而无信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季节,齐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

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振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在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齐襄公。

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告诉我们人是要讲信用的,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然失信。

4、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

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5、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

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

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

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二、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

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韩信报恩、曾子杀猪、商鞅立木为信。

1、韩信报恩

韩信是汉朝的著名将领,他年轻时家境贫困,经常食不果腹。有一次,他在一位老婆婆那里吃了饭,老婆婆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袋米。韩信感激涕零,后来发达后,特地回来找老婆婆重谢,还送给她一千金。韩信这种知恩图报的精神,流传至今。

2、曾子杀猪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注重诚信。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去市场,孩子哭闹着要一起去。妻子哄骗孩子说:“你在家里待着,我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孩子不哭了,乖乖地在家等母亲回来。曾子听到这话后,立刻去捉猪,准备杀猪。

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只是哄哄小孩子,并不是真的要杀猪。”曾子回答说:“你要知道,孩子是父母的榜样。你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以后不信任别人。”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满足了孩子的愿望。

3、商鞅立木为信

商鞅是秦国的著名政治家,他推行的新法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为了推行新法,他让人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并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就赏赐他十金。许多人都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情,但是商鞅却坚持兑现了承诺,让人们对他产生了信任。新法颁布后,人们也相信了商鞅的承诺,并按照新法行事。这就是“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

有关诚信的名言

1、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瓦阿扎耶夫

2、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莎士比亚

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4、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5、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陶觉

6、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三毛

7、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大仲马

8、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萨特

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10、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三、找历史上诚信故事十个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的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其实早在汉朝撰写的《礼记·祭统》中提到: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历史上关于反映个人诚信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有关曾参跟韩信的。

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不但博学多才,还十分注重个人修养。据说他妻子有次去集市买东西的时候,年幼的孩子也一直吵着要去。由于担心集市人多不要照顾孩子,妻子就对孩子说,让他在家好好待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孩子一听非常高兴,就没继续吵闹着跟妈妈去集市。

这原本是曾参的妻子哄孩子高兴说着玩的,哪知道曾参回家之后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他的妻子非常诧异,说自己不过是想让孩子安心待在家里才骗他要杀猪的,你为何反而当真了。曾参直言,即便是小孩子也是不能欺骗的。毕竟孩子还小不懂事,很多事情都会跟着父母学。如果你今天欺骗了孩子,那么他以后也会学着你现在的样子欺骗你,所以当他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的时候,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你。

韩信年轻的时候,虽然心怀大志却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跟哥哥嫂嫂住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游手好闲一直不被重视,有时候连剩饭剩菜都吃不到,最后落得流落街头的地步。就在他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时,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婆婆。她靠着帮别人洗衣维持生计却将自己的饭给韩信,这才让韩信没落得饿死的下场。韩信离开之时曾对对老人说,以后有出息一定会好好报答她。

没过几年的时间,韩信就受到刘邦的重视成为大将军,之后还被刘邦封为楚王。等到他荣回故里之后,依然惦记着寻找那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人。不但给了她很多的金银珠宝,还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她的起居。

四、有关诚信的故事两则

诚信的力量:历史与现代的双重启示

老子的至理名言深刻揭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这句话如同明灯,点亮了诚信在个人、商业与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企业的基石,也是国家繁荣的基石。

中国,这片礼仪的沃土,崇尚“和诚天下”和“诚信走天下”的美德。然而,即使在礼仪之邦,诚信也有其光辉与暗影。历史的长河中,诚信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人性的复杂与抉择的重要性。

商鞅变法:诚信赢得信任与繁荣

战国时期的秦国,面对强敌环伺,商鞅挺身而出,推行变法。他以实际行动证明诚信的力量,如菜市场木杆的故事,虽起初无人敢信,但商鞅的决心与公正使得法律成为不可动摇的基石。商鞅变法的成功,不仅凝聚了人心,也吸引了贤才,为秦国的崛起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一则诚信带来的辉煌篇章。

烽火戏诸侯:失信导致覆灭的教训

相反,周幽王为了取悦美人,烽火戏诸侯,却在一次次的欺骗中失去了人心。他的行为失信于诸侯,最终导致王朝的覆灭,这是一次诚信缺失的悲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个人还是国家,一次的轻率失信,可能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在当今世界,诚信的重要性更显得尤为突出。大数据时代的监控无所不在,不诚信的行为会被迅速捕捉,而我们的道德观念和行动,将决定我们在社会中的行进方向。孔子的教诲提醒我们,一个人的信誉是其立足之本,而破坏诚信则是自我毁灭的道路。

总之,诚信是个人的声誉,企业的生命线,国家的基石。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诚信的追求和尊重始终如一。在大数据的照耀下,我们更应坚守诚信,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如同大车的輗和小车的軏,是推动我们前行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