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的历史故事,王昭君、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一、王昭君、卫青、霍去病的故事

卫青出身低微,他的父亲是平阳侯曹寿家里当差的。卫青长大以后,在平阳侯家当了一

名骑奴。后来,因为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进宫,受到汉武帝的宠幸,卫青的地位才渐渐显贵起

来。

就在李广在战斗中被匈奴兵俘虏后又逃回的那年,汉军四路人马,三路都失败了,只有

卫青打了个胜仗,被封为关内侯;以后,又接二连三地打败匈奴兵,立了战功。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骑兵三万,追到长城外。匈奴右贤王以为汉军还离开很远,

一点也没防备,在兵营里喝酒作乐,喝得酩酊大醉。

卫青在夜色的掩护下,急行军六七百里,包围了右贤王。汉兵从四面八方冲进匈奴营

地,打得匈奴部队四面逃窜,乱成一团。右贤王的酒刚刚惊醒,要抵抗已来不及了,只好带

着他的几百个亲信脱身逃走。

这一仗,卫青的人马一共俘获了一万五千多个俘虏,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

匈奴的左右贤王,只比单于低一级。这次战争,右贤王全军覆没,对匈奴单于是一个很

大打击。

汉武帝得到捷报,立刻派使者拿着大将军印,送到军营,宣布卫青为大将军,连他的三

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也封为侯。

卫青推辞说:“我几次打胜仗,都是部下将士的功劳。我那三个孩子还都是娃娃,什么

事都没干过。要是皇上封他们为侯,怎么能够勉励战士立功呢!”

汉武帝经他一提醒,就封了卫青部下的七名将军为侯。

第二年,匈奴又来进攻。汉武帝又派卫青率领六个将军和大队人马去对付匈奴。

卫青有一个外甥,叫霍去病,那时候才十八岁,非常勇敢,又会骑马射箭,这次也跟着

卫青一道去打匈奴。

匈奴听到汉军大批人马来进攻,立即往后逃走。卫青派四路人马分头去追赶匈奴部队,

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败。卫青自己坐镇大营,等候消息。

到了晚上,四路兵马都回来了,没有找到匈奴主力,有的杀了几百个兵士,有的连一个

敌人也没有找到,空着手回来了。

霍去病还是第一次出来打仗的小伙子,才做了个校尉。他带领了八百名壮士,组成一个

小队,去找匈奴部队。他们向北跑了一阵,一路上没瞧见匈奴兵士,一直赶了几百里路,才

远远望见匈奴兵的营帐。

他们偷偷地绕道抄过去,瞅准一个最大的帐篷,猛然冲了进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

杀了一个匈奴贵族。他手下的壮士又活捉了一个。

匈奴兵没有了头儿,四处奔逃,八百个壮士追上去又杀了两千多匈奴兵,才赶回大营。

卫青在大营正等得着急,只见霍去病提了一个人头回来,后面的兵士还押了两个俘虏。

经过审问,才知道这两个俘虏,一个是单于的叔叔,一个是单于的相国,那个被霍去病杀了

的还是单于爷爷一辈的王。

十八岁的霍去病第一次参加作战,就逮住了匈奴的两个将官,这功劳可真不小。战斗结

束,被封为冠军侯。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

奴。霍去病的兵马跟匈奴接连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和他的骑兵越

过了燕支山(在今甘肃永昌县西),追击了一千多里地。那边还有不少是匈奴的属国,像浑

邪(在今甘肃省境)、休屠(在今甘肃武威县北,屠音tú)。汉兵到了那里,俘虏了浑邪

王的王子和相国,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一种铜像)也拿来了。

汉武帝为了慰劳霍去病,要替他盖一座住宅。霍去病推辞了。他说:“匈奴还没消灭,

哪儿顾得上安家呢!”(文言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为了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再次派卫青、

霍去病各带五万精兵,分两路合击匈奴。

卫青从定襄郡出塞,穿过大沙漠,行军一千多里,匈奴的伊穉邪(穉音zhì)单于亲

自率领精兵严阵对抗。双方展开了一场大会战。激战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沙漠上突然刮起一

阵狂风,夹着砂砾,吹得天昏地黑。卫青顶着狂风,冒着扑面的砂砾,命令骑兵分左右两翼

夹攻。伊穉邪单于招架不了,带了几百骑兵向北突围逃去。卫青一直追到寘颜山(古山名,

今蒙古高原杭爱山南面的一支、寘音tián)下的赵信城,匈奴兵已经逃空,城里贮存了

不少粮草。卫青让兵士们饱餐了一顿,把多余的积粮烧了,才胜利回师。

另一路,霍去病也横越大沙漠,前进两千多里,大破匈奴左贤王的兵马,一直追到狼居

胥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西北黄河北岸;一说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在那里立

了一块石碑留作纪念。

这是汉朝规模最大、进军最远的一次追击。打那以后,匈奴撤退到大沙漠以北,沙漠南

面就没有匈奴的王庭了。

二、卫青和霍去病有什么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大概找不到象卫青和霍去病这样一对名声显赫的名将组合了。两个人既是舅甥,又同为大汉帝国的将军,都在征伐匈奴的战斗中立下丰功伟绩,两个人就象双子星座一般,在名将的银河中格外引人注目。

卫青和霍去病虽然是舅甥,但两人的出身却截然不同。卫青是私生子,自幼和生父后母生活在一起,后母及家人都不喜欢他,"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少年时的生活比较困苦,成年后还因为武帝的皇后阿娇嫉妒卫子夫受宠,差点被当成出气筒而死于非命,幸亏被公孙敖冒死救下,不过也算因祸得福,武帝为了这件事大发雷霆,赌气似的将卫青破格提拔,卫青就此走上了一代名将的漫漫征途。可以说,卫青的发迹可以说是非常偶然的,虽然卫青和卫子夫是同母异父的兄妹,但能受到武帝的提拔,感觉上武帝有赌气的因素:你陈阿娇不是要置卫青于死地么,我就偏偏要提拔他。不管如何,卫青就这样被推到了历史的舞台前。而霍去病则不同,按现在的话来说,霍去病是含着银钥匙出身的,霍去病也是私生子(看来这是卫氏的传统 8-P),但他却是跟着母亲一起嫁到了詹事陈掌家,一直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贵胄生活,"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可以说顺利的不要再顺利了。同是私生子,境遇两重天,不同的生活经历给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卫青为人恭谨谦和,沉稳如山;霍去病为人豪爽张扬,性烈如火。两人虽同为名将,但个性迥异,这在各自的带兵风格中体现的尤为清楚。

三、历史上霍去病和卫青是什么关系

说到霍去病和卫青,就不得不提起卫子夫,卫青是卫子夫得弟弟,而霍去病是卫少儿得儿子,而卫少儿是卫子夫得姐姐,所以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的父亲是一个衙役,与平阳公主的奴婢卫少儿有染,两人私通之后生下了霍去病,但是不久后,这个衙役就抛弃了霍去病和他的母亲卫少儿。后来在卫子夫被皇帝封妃之后,卫少儿也跟着沾光,最后加入了豪门。在卫子夫的帮助下,卫青和霍去病都成为了将军,抗击匈奴,立下了赫赫战功。

卫子夫在得到汉武帝的宠爱之后,她的家庭也非常的荣耀。在卫子夫的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在别人家帮佣,与郑季私通,后来生下了卫青,所以卫子夫和卫青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在卫青小的时候,生活也非常的艰苦,被送到亲身父亲身边,其他的几个兄弟总是针对他。很小的时候,卫青就要去放羊,还要被几个兄弟欺负。但是在卫青长大之后,由于同母异父的姐姐是皇帝的妃子,所以被提拔为将军,不过他也没有辜负姐姐的期望,经常立战功,一路加官进爵。

而霍去病在生下之后被自己的亲身父亲抛弃,但是幸好在他出生的时候,卫子夫已经封妃,所以从小的时候没有受过委屈。在长大后由于抗击匈奴有功,被封为大将军,最后也靠自己的能力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卫青和霍去病虽然都被自己的亲身父亲厌弃,但是两人凭借自身的努力,战功赫赫,被封为大将军。“自古英雄不问出处”,卫青和霍去病出生不好,但是依靠卫子夫获得机会,再加上自己的努力,立了很多战功,最后成为大将军。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