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历史故事)东北的历史故事50字

东北少数民族背后的故事?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包括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这些民族背后的故事因地区和历史背景而异,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背后故事:

 满族: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其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肃慎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满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例如,满族的饮食文化非常丰富,包括烤全羊、火锅等特色美食;此外,满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也非常精美,如刺绣、剪纸等。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和历史故事?

东北地区旅游资源主要是净月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和吉林省净月潭旅游度假区、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长白山景区等。历史故事有民间故事传说酒鬼疮、文王鼓、养龙穴,另外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两国交战,战败一方要割地赔款,之后战胜方撤兵等历史故事。

东北战争故事的简略?

1947年,东北国民党军连遭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1日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夏季、秋季攻势的打击,被迫退守于长春、永吉(今吉林)及四平至大石桥、山海关至沈阳段铁路沿线及其两侧的28座城市,陷入严重困境。

此时,东北国民党军经过扩编增补,共有正规军13个军(含相当于军的青年军第 207师)计44个师(旅),连同特种部队及地方保安团队,总兵力为58万余人。东北行辕主任陈诚为保障“辽西走廊”与沈阳的安全,相机恢复沈阳与长春的交通联系,采取集中兵力固守要点的方针,在永吉、长春、四平各部署3~5个师,进行独立防守;在锦州至沈阳段铁路沿线及其两侧要点,各以1~2个师驻守,并相互支援;新编第6军及新编第1军一部于沈阳、铁岭地区实施机动。

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73万人,其中野战军有 9个纵队计40个师34万余人。东北人民解放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罗荣桓,决心利用严冬江河结冰便于大部队行动的季节,集中全部主力,在广大地方武装配合下发动冬季攻势,再歼灭国民党军七八个师,截断沈阳至锦州段的铁路线,肃清辽宁南部地区的国民党军,孤立沈阳,使东北战局进一步改观。

冬季攻势发起前,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令第8、第9纵队由朝阳地区东进,其他方向的各纵队相继向沈阳以西、以北地区穿插。

1947年12月15日,冬季攻势开始,第2纵队及第10纵队一部突然包围法库,第1、第3、第6、第7纵队分别插入法库、新民、铁岭、沈阳间,第10纵队主力进抵昌图、开原地区,第 4纵队主力直逼沈阳。18日,第2、第7纵队在铁岭西南截歼西援法库的新编第6军第22师 1个团,在法库以南地区再歼暂编第59师 1个团。

陈诚为解除人民解放军对沈阳的威胁,即将驻长春之第50师和暂编第53师,四平之第87、第91师,锦州之第43、第54师,辽南之第 195师,于20日前后调至铁岭、新民、沈阳地区。此时,东北人民解放军为调动分散国民党军,以一部兵力佯攻法库,以第2、第7纵队西取彰武,并于28日全歼守军第49军第79师;29日,第6纵队于沈阳西北万金台歼灭第207师一部。

陈诚惧怕主力被歼,仍按兵不动。为诱使国民党军出援,扩大战果,第1纵队进至辽中地区活动,第4纵队进至沈阳、辽阳间破路,第8、第9纵队等部奔袭孤立据点,相继攻克北票、黑山、台安等县城及重镇大虎山。陈诚误认为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已分散,又了解到第2、第7纵队于彰武战斗后原地未动,乃集中沈阳、新民、铁岭间的5个军,从1948年元旦起,分兵3路,以新编第5军位左,新编第3军和新编第6军位右,第71军和新编第1军居中,向沈阳以西齐头并进,企图乘隙寻歼当面之东北人民解放军第3、第 6、第10纵队,进而解法库之围。

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心集中 7个纵队歼灭其较弱之左路新编第5军,遂以第6纵队一部节节阻击,诱其深入至公主屯地区,以第2、第3、第7纵队向新编第5军侧后迂回,断其退路。以第1、第4、第10纵队进至沈阳以北和西北地区,阻止其右、中两路向新编第5军增援。

1月5日,第2、第3、第6、第7纵队对新编第5军展开围攻,激战至7日,全歼新编第5军军部及第43、第195师,俘其军长及2个师长。右、中两路国民党军于5日西援,遭到第1、第4、第10纵队的顽强阻击,同时又获悉新编第 5军被歼,当即退回铁岭、沈阳。第1、第8纵队乘胜西进,攻克新立屯,追歼突围的第49军第26师。第9纵队进占沟邦子,追歼第60军第184师一部,并占领盘山。

由于国民党军在东北战场频频失利,蒋介石于 1月10日由南京飞抵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决定将范汉杰及其兵团所属的整编第54师由山东战场调往锦州,委任卫立煌为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将陈诚调离东北。

卫立煌上任后,一面加紧整肃军政,严令各地国民党军坚城固守,一面准备不得已时放弃永吉、长春,收缩兵力,确保沈阳。东北人民解放军为继续贯彻战役决心,乘卫立煌接任之际,除留第 3、第10纵队于沈阳西北地区,钳制沈阳、围困法库之国民党军外,集中主力于 1月29日转兵沈阳以南地区作战。以第 4、第6纵队合围辽阳,以第1、第2、第7、第8、第9纵队分别进至沈阳和辽阳间、锦州和义县间及盘山、大虎山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锦州出援之国民党军。

2月6日,第4、第6纵队等部夺占辽阳,歼灭暂编第54师,19日攻克鞍山,全歼第25师。24日,第4纵队轻装南下,奔袭营口。25日晚,营口第52军暂编第58师师长王家善率部起义。

东北人民解放军全部收复辽宁南部地区。在此期间,困守于法库之新编第 6军暂编第62师待援无望,夺路逃跑,被第 3、第10纵队追歼于开原以西通江口地区。27日,第10纵队攻克开原。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为彻底切断沈阳与长春国民党军之联系,决心夺取四平。29日,以第 1、第3、第7纵队由辽南地区回师北上,直扑四平;以第 2、第6、第8、第10纵队于昌图、开原地区准备阻击由沈阳北出之援军;其余各部分别在沈阳、锦州间和永吉、长春地区钳制国民党军,迫其不能向四平大举增援。

3月9日,被围于永吉之第60军,弃城逃入长春。合围四平之第1、第3、第7纵队,于12日分路实施突击,激战一昼夜,攻克四平,全歼守军第71军之第88师及其他残部。冬季攻势于3月15日结束。

此役历时3个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8个师,并争取1个师起义,共计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7座,切断了北宁、中长铁路,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锦州、沈阳、长春3个孤立地区,为尔后全歼东北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东北大饭包历史文化故事?

东北大饭包追究起来其实是满族菜,满人打仗,放牧狩猎,都离不开它。

据说是有一次努尔哈赤在行军中,路过一户农家,还没吃饭就要启程,主妇着急就用生菜叶子包上新做好的米饭,拌上大酱和葱花,让士兵带着路上吃,打仗过后士兵掏出饭包一吃,竟然香气扑鼻,以后这种做法慢慢的就由军中传到民间了。

关于东北火锅的故事?

满族火锅是东北特有的风味名吃。据考证,满族火锅诞生在战场上,是将士们为方便行军打仗而发明的一种吃食,当然,当时的“锅”应该是金属头盔。有文化学者指出,满族火锅先由祖辈在铁马金戈的岁月里发明出来,继而登上“庙堂”成为宫廷名菜,然后风行全国,闻名世界。满族火锅在东北,更是受到了特别的欢迎和喜爱。

关于满族火锅有3种起源传说,都没离开行军打仗。

第一种说法是在金代。那时,在金国统治下的满族人的先世——女真人在野外狩猎时,为方便食用通常会架火烧陶罐,用鸡汤煮食鹿、狍肉片。陶罐内煮沸的鸡汤热气腾腾,鹿、狍肉片随切随煮随食。

第二种说法是始于明末清初时期。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带领铁骑在行军打仗途中,为了节省时间,令伙夫把猪、羊、牛肉等切成片放在一口锅内烧煮。后来,清军大举入关,便把这种饮食习惯带到了中原地区。

 关于这几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满族火锅是游牧民族在铁马金戈的岁月中发明并传承下来的美食。在东北,无论贫富人家都讲究吃火锅。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