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抗战历史故事)中国的抗战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4-10-05 07:43:53 0 0 1分钟抗战小故事历史典故演讲稿?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十三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 鸡西市抗战历史有哪些? 1931年9月18日,日本炮轰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日本的铁蹄踏入东北。1933年1月,关东军第十师团的园部支队沿中东铁路先后占领梨树镇、鸡宁、密山、虎林。鸡西陷入日本侵略者的黑暗统治,各地反日浪潮风起云涌。 蜿蜒的哈达河,承载着鸡西地区厚重的抗战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的鸡西人民高举民族抗战的旗帜,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片黑色的土地,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孕育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的抗战精神。 成立抗日组织 抗日活动风起云涌 1933年3月16日,密山县委在哈达河成立了由党、团员和抗日积极分子组成,以反满抗日为宗旨的“密山抗日总会”,李成林任会长。总会机关设在哈达河沟里,抗日总会协助党推行武装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开展拥军支前活动,配合抗日武装打击日本侵略者,巩固和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斗争,掩护党组织和抚养抗联战士的子女。 黑龙江工业学院客座教授、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马光普告诉记者,哈达河是当时密山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是早期的“密山县委”所在地,“反日总会”在这里成立,“抗日游击队”在这里诞生,“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在这里改编组建。鸡西人民艺术剧院演拍的现代京剧《烽火搜救孤》就是根据密山反日会娄景玉,在“抗日同盟军第四军”转移后冒着生命危险,寄养八个遗孤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组建正规军队 鸡西展开持久抗战 1933年6月,李延禄按照吉东党组织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带领东北人民革命军来到密山的郝家屯(现在的鸡东卫国村)。1934年9月,共产国际代表团派杨松来到密山哈达河,召开吉东地区第一次县委扩大会议,宣布将密山游击队与东北人民革命军合并成立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李延禄任军长。 尚尔硕说,1934年10月6日,在密山县委的领导下,抗日同盟军、抗日游击队和反日山林队联合攻打了密山县城(现在的知一镇)。夺取了大量的布匹和服装,有力地打击了日伪统制,振奋了广大民众的抗日情绪,取得胜利后,密山广大青年学生纷纷报名,参加抗日同盟军队伍。5月16日,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1师师长杨太和带领一团袭击了滴道火车站,消灭了守卫军一个班,击毙日军3人,缴获步枪10支,并破坏了车站的设施。 在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军的影响和带动下,鸡西大地上,展开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斗争。 卢沟桥事变历史故事150字? 卢沟桥事变简介。1937年7月7日(丁丑年五月廿九),卢沟桥事变。日本军队向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新的经济危机。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向中国发动了全面侵略战争。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了。 驻防在卢沟桥一带的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旧部。这支部队擅长刀术,每个战士都身背一口大刀。每当日寇接近阵地时,战士们就跃出战壕,抡刀同敌人搏斗。日本军队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曾一度失守,驻守铁桥的一个连仅4人幸存,其余全部壮烈牺牲。29军将士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经过4小时激战,又从日寇手里夺回了铁桥。永定河畔的战斗整整进行了一昼夜,几百具日军的尸体横卧在卢沟桥头,而中国守军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