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是历史故事吗 卧薪尝胆是神话故事吗

一、“卧薪尝胆”这个成语讲的什么历史故事

卧薪尝胆讲的是越王勾践的故事。

【典故】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后伤重而亡。

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

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

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情况非常危急。

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准备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后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投降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守坟墓和养马的事情。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后面。

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判断夫差病愈的日期。

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测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敬爱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

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

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

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终于由弱国变成强国,最后打败了吴国,吴王羞愧自杀。

二、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

卧薪尝胆的典故如下: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

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

词语解释

【解释】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示例】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刻苦训练。

【近义词】发愤图强、宵衣旰食。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三、卧薪尝胆是神话故事吗

卧薪尝胆不是神话故事。

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该成语原意指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在句中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尝胆”最早出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编撰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但书中并无“卧薪”之说。“卧薪”和“尝胆”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北宋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一文,其内容虽与勾践之事毫不相干,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却自此被沿袭下来。

成语寓意

到明朝末年,梁辰鱼写了一个传奇剧本《浣纱记》,大肆渲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事。清朝初年,吴乘权编简易通俗史书《纲鉴易知录》中写道: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卧薪尝胆。不久,又刊刻了明末作家冯梦龙写的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书中也多次提到勾践曾卧薪和尝胆。

这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也就愈传愈广。卧薪尝胆是一种磨炼意志的方法,有时候身处逆境会使人更加坚强、勇敢,也会激发出一个人的潜力。该成语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轻易就被困难打倒,要学会在困境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卧薪尝胆”,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是真的吗

“卧薪尝胆”是中国历史上上非常励志的一个小故事,大意是说:吴越之战,越王勾践败于吴王夫差之后,委身为奴、侍奉夫差,甚至不惜为夫差尝便诊病,从而打消了夫差的戒心,在吴国为奴三年之后得以回到越国。回到越国之后,勾践每晚卧于柴薪之上并每日舔舐苦胆,以提醒自己勿忘屈辱与仇恨。最终,越国大败吴国,勾践一雪前耻!那么,勾践真的“卧薪尝胆”了吗?

“卧薪尝胆”说源自何处

卧薪尝胆之所以为世人所熟知,最早应该归功于太史公。太史公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细心者或许会发现,太史公只是提到了勾践“尝胆”,通篇都没有提及“卧薪”。太史公这个人是出了名的谨慎,但凡有疑问的东西,他宁可存疑也不会轻易舍弃。换言之,如果勾践“卧薪”是真的或者太史公认为是真的,他应该是会有所记录的。即便有疑问,以太史公的风格,多半也会采取“存疑”的做法,而不是直接舍弃。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秦始皇生父之谜了,太史公无法确认,最终在不同篇章中采取了不同的记载,以示此事“存疑”。也就是说,至少到西汉时期,所谓“卧薪”的说法还没有出现或成为主流。

所谓“卧薪尝胆”之说,大多出现在南宋以后,南宋时期的书籍中开始成规模出现“卧薪尝胆”。到元明时期,“卧薪尝胆”成了剧本中常见的励志情节并为大众所熟知。最典型莫过于明末的剧本《浣溪沙》了。同时期冯梦龙的历史小说中也对所谓“卧薪尝胆”有多次提及。换言之,“卧薪尝胆”之说主要存在于元明时期的杂剧、小说之中。

越王勾践到底有没有“卧薪尝胆”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是存在争议的,至少太史公明确提到了勾践“尝胆”。但是,比太史公更早的《左传》《国语》等书籍中却都只提及了吴越之间的争斗,没有提及“卧薪尝胆”之事。甚至到宋、明时期,很多书籍中依然提及到夫差“坐薪尝胆”而不是勾践。南宋吕祖谦在《左氏传说》中说到的是吴王夫差,明代文豪张溥在《春秋列国论》也对夫差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换言之,直到明朝,勾践“卧薪尝胆”之说依然是存在多种说法的,甚至与勾践没有任何关系!

除此之外,《吴越春秋》中又给出了另一种说法,说越王勾践回国之后,为复仇日夜操劳,在困了的时候“攻之蓼”,用苦菜抵抗困意,但同样不是“卧薪尝胆”。这就非常奇怪了,这么励志的故事,为什么大多出现在杂剧、小说之中?而且各种书籍中的记载还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不同!大概只能有一种解释了,这就是后人为了励志而励志,认为杜撰出来的。

历史背景分析

所谓“卧薪尝胆”有一个最大的历史背景,那就是越王勾践在吴为奴三年,以实际行动打消了吴王夫差的戒心,这才得以归国。但吴国的“明眼人”如伍子胥等并不相信勾践的这种“实际行动”!这是什么意思呢?勾践虽然回国了,但吴国朝野并不是对他一百个放心,监视在所难免。而且,这种监视甚至无须掩饰,明着来就行!毕竟你越国只是吴国的“附庸”而已。

那么,问题就来了。王不是普通老百姓,虽然勾践落魄过,可回到越国之后他依然是王,身边不可能没有人伺候。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勾践一直在刻意向夫差和吴国示弱,这个时候搞一个“卧薪尝胆”出来,一旦走漏风声,无异于是在告诉吴国朝野:“我勾践不服,早晚会来复仇的!”试想,这件事传到吴国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可想而知。因此,勾践再没脑子,恐怕也不会搞出这样的事情来。更何况,勾践何等睿智之人,又怎么可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勾践回到吴国之后,一直只是私下里蓄积实力,明面上对吴国、对夫差一直都是以上国、上王相待,这才让吴国和夫差进一步放松了警惕,蔫儿坏的勾践才得以用炒熟的种子忽悠吴国!试想,如果勾践表现出些许不满,吴国和夫差还会留着他吗?还会收下他的熟种子?间谍这个行业古来有之,短期炒种子可以掩饰,长期“卧薪尝胆”恐怕很难不传出任何风言风语,不是吗?

综上所述,越王勾践不忘耻辱与仇恨,私下里用功、蓄积实力以图东山再起是事实,甚至困了“攻之蓼”也可能是事实。但是,明目张胆“卧薪尝胆”恐怕勾践还没有这么傻、夫差也没有那么二!所谓“卧薪尝胆”不过就是后世的一个励志故事而已,千万别较真儿。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