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历史故事简短_实数历史故事简短50字 2024-10-12 19:26:01 0 0 人类对圆周率的探索历程在历史上是如何记载的? 古希腊作为古代几何王国对圆周率的贡献尤为突出。古希腊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 年) 开创了人类历史上通过理论计算圆周率近似值的先河。阿基米德从单位圆出发,先用内接正六边形求出圆周率的下界为3,再用外接正六边形并借助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的上界小于4。 接着,他对内接正六边形和外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分别加倍,将它们分别变成内接正12边形和外接正12边形,再借助勾股定理改进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他逐步对内接正多边形和外接正多边形的边数加倍,直到内接正96边形和外接正96边形为止。 最后,他求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 和22/7, 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 为圆周率的近似值。阿基米德用到了迭代算法和两侧数值逼近的概念,称得上是“计算数学”的鼻祖。 南北朝时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π值(约5世纪下半叶),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密率355/113和约率22/7。他的辉煌成就比欧洲至少早了1000年。 其中的密率在西方直到1573才由德国人奥托得到,1625年发表于荷兰工程师安托尼斯的著作中,欧洲不知道是祖冲之先知道密率的,将密率错误的称之为安托尼斯率。 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打破祖冲之保持近千年的纪录。 德国数学家柯伦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后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称为鲁道夫数。 斐波那契算出圆周率约为3.1418。 韦达用阿基米德的方法,算出3.1415926535 他还是第一个以无限乘积叙述圆周率的人。 鲁道夫万科伦以边数多过32000000000的多边形算出有35个小数位的圆周率。 华理斯在1655年求出一道公式π/2=2×2×4×4×6×6×8×8...../3×3×5×5×7×7×9×9...... 欧拉发现的e的iπ次方加1等于0,成为证明π是超越数的重要依据。 扩展资料: 魏晋时,刘徽曾用使正多边形的边数逐渐增加去逼近圆周的方法(即“割圆术”),求得π的近似值3.1416。 汉朝时,张衡得出π的平方除以16等于5/8,即π等于10的开方(约为3.162)。虽然这个值不太准确,但它简单易理解,所以也在亚洲风行了一阵。 王蕃(229-267)发现了另一个圆周率值,这就是3.156,但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求出来的。 公元5世纪,祖冲之和他的儿子以正24576边形,求出圆周率约为355/113,和真正的值相比,误差小于八亿分之一。这个纪录在一千年后才给打破。 印度,约在公元530年,数学大师阿耶波多利用384边形的周长,算出圆周率约为√9.8684。 婆罗门笈多采用另一套方法,推论出圆周率等于10的算术平方根。 圆周率(Pai)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是一个在数学及物理学中普遍存在的数学常数。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在分析学里,π可以严格地定义为满足sin x = 0的最小正实数x。 圆周率用字母 π(读作pài)表示,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都用3.14代表圆周率去进行近似计算。而用十位小数3.141592654便足以应付一般计算。即使是工程师或物理学家要进行较精密的计算,充其量也只需取值至小数点后几百个位。 参考资料来源: 解释一下计算机中的实数是什么意思? 实数, 是一种能和数轴上的点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的数。本来实数只唤作数,後来引入的虚数概念,原本的数称作“实数”——意义是“实在的数”。 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类,或代数数和超越数两类,或正数,负数和零。实数集通常用字母R或表示。而用 Rn 来代表 n 维实数空间 (n-dimensional real space)。 实数可以用来测量连续的量的。 实数是不可数的。 理论上,任何实数都可以用无限小数的方式表示,小数点的右边是一个无穷的数列(可以是循环的,也可以是非循环的)。 在实际运用中,实数经常被近似成一个有限小数(保留小数点後n位,n为正整数)。 在计算机领域,由于计算机只能存储有限的小数位数,实数经常用浮点数(floating point numbe) 历史 埃及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就开始运用分数了。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以毕达哥拉斯为首的希腊数学家们就意识到了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印度人于公元600年左右发明了负数,据说中国也曾发明负数,但稍晚于印度。 在1871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最早地全面地给出了实数的定义。 从有理数构作实数 实数可以不同方式从有理数(即分数)构作出来,详见实数之构作。 公理系统 如果 R 是所有实数的集合,则: 集合 R 是一个体: 可以作加、减、乘、除运算,且有如交换律,结合律等运算规律。 集合 R 是有序的:设 x, y 和 z 为实数,则: 若 x ≥ y 则 x + z ≥ y + z; 若 x ≥ 0 且 y ≥ 0 则 xy ≥ 0. 集合 R 是完整的:设 R 的一个非空的子集合 S (), 如果 S 在R 内有上限,那幺 S 在 R 内有最小上限。 最後一条是区分实数和有理数的关键。例如所有平方小于2的有理数的集合存在有理数上限(1.5), 但是不存在有理数最小上限()。 实数是唯一适合似上等特性的集合:亦即如有两个如此集合,则两者之间必存在代数学上所称的域同构,即代数学上两者可看作是相同的。 15 (整数) 2.121 (有限小数) 1.3333333... (无限循环小数) 3.1415926... (无限不循环小数) (无理数) (分数) 特性 完备性 实数集是拓扑完备的测度空间或一致空间,它有以下特性: 所有实数的柯西序列都有一个实数极限。 有理数集并非拓扑完备,例如 (1, 1.4, 1.41, 1.414, 1.4142, 1.41421, ...) 是有理数的柯西序列却没有有理数极限。但它却有个实数极限 √2。实数集是有理数集的空备化——这亦是其中一个构作实数集的方法。 极限的存在是微积分的基础。实数的完备性等价于欧基里德几何的直线没有“空隙”。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