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东流历史故事-佛法东流历史故事简介

青藏历史解说

讲西藏历史,与其地理环境息息相关。西藏文明均与雪山、河流和湖泊有关,水源滋润大地,带来土地和草原,使得藏民可以在西北、北面放牧,在南面和东南耕种。而佛教由尼泊尔、印度和中原传入,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藏传佛教独具特色的生命观、生死观,又反过来影响着这片土地的一切。

在现代化的今天,仍然有这么一个地方,其人民对灵魂如此重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用双手和双脚去丈量,不因贫穷或者富有而减损信仰的力量,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不仅与大地生灵和谐共处,在现代化进入之后,能够运用现代化的物质文明改善生活并同时追随信仰。

作为生活在东部沿海地区的我,要理解这种生活方式乃至思维,需要不断地去行走,用心去体验西藏的地貌、环境,与当地人接触,吃当地食物,甚至尝试与路边擦肩而过的动物去交流,才有可能体会一丝丝的西藏人文的气息。而这些,已然足以打开我稍微研究和描述一下西藏历史的兴趣了。

然而,我终究不是专业研究人员,对于地理、历史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我只能以我的理解结合部分的资料、现实去记载我心中的西藏历史和人文,中间肯定存在极多的谬误、推测、个人主观理解,希望各位看官看个热闹,也为有兴趣去西藏的人做个简单的铺垫吧。

地理概述

在很久很久以前,青藏高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忽然有一天,“贡格曲拉”裂开,水沉入其中,露出藏区的形状。地势东低西高。一开始,喜马拉雅山脉尚未隆起,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给青藏高原带来充沛的雨水和暖湿的环境,青藏高原森林茂密,动物众多。随着喜马拉雅山脉逐渐隆起,原来越高,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青藏高原的环境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大部分为高寒气候的高原。

西藏大概的地形图,其中雅鲁藏布江发源于扎打下游附近,然后一路往东,在林芝大拐弯后往南入印度

整个西藏的南面都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南麓从东到西分别为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山和巴基斯坦(其中克什米尔与阿里西面接壤),其中印度又从东到西将不丹和尼泊尔包围在里面。喜马拉雅山脉高峰主要集中从日喀则到克什米尔这一西段,8000米以上雪山排排坐,也包括了位于日喀则定日的珠穆朗玛峰。

这一段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北面还有冈底斯山脉,其主峰是位于普兰境内的冈仁波齐。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并行,是多条河流和湖泊的发源地。孕育了象雄文明的朗钦藏布(藏布在藏语中即为江的意思),雅鲁藏布江的源头马泉河均发源于此,三大圣湖之首寓意生命的玛旁雍错也在此地,与纳木那尼峰和冈仁波齐遥相呼应。

雪山和湖泊成为了西藏多条河流的源头,滋润着青藏高原广袤无边的草原,孕育了生命和文明,所以藏民将雪山视为神山,湖泊为圣湖,用徒步的方式膜拜她们。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雅鲁藏布江从此处开始奔腾往东流,流经日喀则、山南,在林芝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下面大拐弯之后往南流,途径墨脱流入印度河进入孟加拉湾后入印度洋。而山南,便是西藏历史的开端。

藏族起源--神猴与罗刹女的后代

西藏所有的行政地区,山南离拉萨最近,山南取义念青唐古拉山脉之南,行政机关所在地是泽当。2014年,我们从林芝出发,过米拉山口后穿过贡德林草原的小路前往山南,车子一路沿着雅鲁藏布江在太阳下山后到达泽当。进泽当之前的公路一边是山,一边是江,山上有一块巨大的壁画,画的便是藏族起源的故事。

藏传佛教宁玛派重要的文献《五部遗教》中的《国王遗教》中写到:藏族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父亲弥猴绛曲赛贝和母亲自尊度母的化身罗刹女结合为夫妇生下猴崽,他们演变为赛、穆、顿、东四个氏族,从此发展为藏族人。(见《西藏简明通史》次旦平措等著)

根据《西藏王统记》:泽当境内的贡布日山,山上有洞穴相连。神猴被观自在菩萨受戒后在贡布日的山洞中修行。岩山罗刹女前来勾引。猴说,我不能破戒。罗刹女以自尽相要挟,然后又说了很多大道理,比如如果你不和我好,那我就和妖魔去好,这样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即日伤万灵,夜食千生,还将生下无数小妖怪使雪域成为罗刹之地,请你三思而后行。

这个说法很有说服力,神猴便去请示菩萨圣者,获准成为夫妇,随后生了六猴,后来六猴繁衍为五百,等等等等,然后就有了藏民。

类似的传说在西藏史的许多书籍如《贤者喜宴》、《雍仲本教史》等都有记载,如今在布达拉宫和罗布林卡的壁画上也能看到。

在人类起源的说法中,西方是上帝造人,中国是女娲造人,都是神用泥和土直接创造了具有智慧的人类。而藏族的传说,是与猴有关联,且通过神与猴的结合,诞生了人,这使得人同时具备了动物性和神性。这一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最接近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山南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雅砻文化所在地,这里有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个藏戏村冰顿村,第一个王国吐蕃王国;有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有在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体系里拥有非凡地位的拉姆拉措。这里也是吐蕃赞普王朝的起源地,第三十二世赞普松赞干布便是在山南走向拉萨,走向统一全藏的辉煌历程。

十五个悬空寺排名?

一、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都对悬空寺做过修缮,北魏王朝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据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要求建设了悬空寺。悬空寺距地面高约50米,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

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峡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整座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共有店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迂回,虚实相生。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唐代诗仙李白醉书“壮观”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居观”。

恒山悬空寺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最佳旅游时间:春赏桃花,夏、秋避暑,冬观雪景。

二、河北苍岩山悬空寺

苍岩山桥楼殿是我国三大悬空寺之一。据考证石桥为隋代建筑,略早于赵州安济桥。桥上的楼殿为唐代建筑。它坐西向东,长15米,宽8米。从力学角度看,此殿重量及游客满载时,总重量约在35吨左右,按此推算,桥的拱记应在3.5到4米之间,而该桥却拱高2.8米。

其横跨在两山峭壁之间,为敞肩拱式,翼角高翘,流苏彩绘,高架于云天雾海之上,有高不可攀之威、腾空欲飞之势。建于桥上的桥楼殿内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王佛三尊佛像,正中背面塑观音像,殿内两侧十八罗汉像。

巍峨独特的桥楼殿堂,于重山叠翠、峡谷一线处,形成“桥殿飞虹”的天下奇观,为苍岩山“三绝”之一。最令人惊异莫名的是,在桥楼殿上方100米的弯路上,过往行人皮肤有变黄变绿的现象,光学专家、气功大师、佛教人士说法不一,此为苍岩山“一奇”。

相传苍岩山是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修行的地方,山上建有公主真容堂,俗称公主庙。

苍岩山是电影《卧虎藏龙》及《木乃伊3》的外景拍摄地。

三、云南西山悬空寺

三清阁,位于太华山南面的罗汉山。由北向南眺望,山形外廓酷似大肚弥勒,故名罗汉山。罗汉山悬崖峭壁,于南面挂榜山千仞削壁相连,山麓下即浩渺滇池。三清阁九层云南西山悬空寺十一阁道观建筑群,层叠嵌缀于悬崖绝壁之上,成“悬空寺”仙境。

元代,统治云南的梁王由罗汉山麓筑“千步崖”石磴上山,开辟罗汉山南崖之避暑宫。过去一度认为今之三清阁即元梁王避暑宫,实际梁王避暑宫在三清阁、龙门下层更南,临挂榜山边缘。1999年9月,我根据徐霞客《游太华山记》等历史资料记载,在西山办公室的协助下,拨开齐人深的杂草,寻找到罗汉山南庵诸殿及梁王避暑宫遗址。

四、青海西宁悬空寺

始建于北魏,现在已经是我国第二大悬空寺,也叫土楼观,这里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路,所以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有名和尚的脚印,几千年的风雨将这的巨大佛像洗刷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北禅寺始建于北魏,现在已经是我国第二大悬空寺,也叫土楼观,这里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路,所以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有名和尚的脚印,几千年的风雨将这的巨大佛像洗刷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它位于西宁市北山,依山傍水,发育完好的丹霞地貌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素有“九窟十八洞”之称,红崖间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

现有的洞窟中还保留着部分从隋唐至永庆年间的壁画,艺术价值很高,曾有“西平莫高窟”之称。东侧倚山矗立着一座高达30米的巨大佛像“露天金刚”佛家称“内佛”,道家称“西王母现影”,雄浑粗犷;山顶有一座宁寿塔,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远望雾中殿宇。楼塔时隐时现,“北山烟云”因此得名。

北禅寺是依特殊丹霞地貌造型而建造的。这里几乎水平状的紫红色砂岩、砾岩,其间还夹有石膏和芒硝层,岩性软硬相间,长期地质时期流水、风化等营力作用下,以赤壁、洞穴、险峰为主要特征的丹霞地貌得到典型发育。软岩层向里凹进,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当地人称“九窟十八洞”,洞内塑有玉皇、观世音、文殊、普贤、关云长等神佛像。

洞壁上所绘的神像图案、花卉山水月具有汉、藏佛教绘画艺术风格,曾有“西平莫高窟”的美称。硬岩层向外凸起,犹如屋檐,庙宇殿堂建在其上,殿宇高悬,栈道回廊将殿宇楼阁与洞穴群相连,使殿中有洞,洞内套洞,洞中藏佛,栈道回曲廊紧靠悬崖,甚至悬空架设,可称得上一座名副其实的悬空寺了。

“九窟十八洞”镶嵌在陡峭的半山腰,依山贴壁,十分壮观,最引人注目的是古洞,其洞构造各异,有的洞无套洞,有的洞有套洞。洞中有神像有佛像,也有道家尊神,千奇百态,洞与洞之间有栈道接连。

如今北山寺山下已修渠引水,植树造林,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

五、河南淇县朝阳悬空寺

朝阳山后有著名的清凉庵。这里绿树成荫,清静凉爽,是殷纣王当年消夏避暑的地方。穿过庵西凌空飞架的石拱桥,经2l个台阶,穿越一自然溶洞,便到了清凉庵。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主持僧海阔所立《碾子沟清凉庵恩准执照碑记》中言及此俺修建曾得到皇帝恩准。

庵后崖壁上有一清澈见底的山泉,久旱不竭,甘冽爽口,清泉飞瀑,山谷回应,宛如龙吟虎啸,山涧乱石下,涓涓细流叮咚作响,美妙动听石拱桥西,崖壁平绕山头6个石窟,窟内有雕像及摩崖题记。

朝阳寺、清凉庵附近有许多景点供人游览,如千佛洞、九龙柏、泪石、饮马泉、长眠道人墓、花台、圣儒峰、王莽洞、莲花壁、天下第一门——尖山门,天书崖等以及历史、艺术、书法价值极高的摩崖石刻等等。这里峰峰形奇,景景多姿,水声潺潺,空气清新,是人们寻幽探秘,旅游观光,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六、浙江建德大慈岩悬空寺

大慈岩坐落在建德市南面24公里,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山丽水结合完美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第一天然立佛而闻名遐迩。据县志载,元大德年间,临安人莫子渊循梦意弃家来此、琢石为佛,号曰大慈。山以佛名,大慈岩一名由此而来。

悬崖高位洞穴建筑是大慈岩的一大特色。在大慈岩,寺庙、栈道、香廊、索道都处处体现出一个“悬”字。主殿寺庙地藏王大殿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驾悬空,颇为奇险壮观,它与山西恒山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称之为“江南悬空寺”。

观佛亭过了清音阁就是观佛亭,是观赏全国最大的天然大佛的最佳位置。从侧面看整个大慈岩主峰就是一尊地藏王菩萨的立像。它身高147米,其中头部高41.3米,宽60米、由奇石、怪洞、草木和谐地组合成大佛的五官,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

经旅游专家鉴定,己被命名为“中国最大天然立佛”。而大慈岩也因“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景观而名扬四海,载入《中国之最》。

玉华湖紧挨着观佛寺。秀丽山水、长谷溪流是大慈岩的又一特色。大慈岩山高坡陡,玉华湖水从谷口中流出,曲曲折折直至山脚,形成一条800多米长的山水相映的秀丽景观。地藏大殿是景区最古老的建筑和精华。它坐落于天然大佛颈部的洞穴之中。大殿外悬有一口明朝中期铸造的铜钟,左侧有一线天。

天栈云渡沿断崖因势布局,为一石栏相续延伸的长廊、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沿右侧小栈道攀登而上为“洞天一览”,这里视野十分开阔,景致优美。

七、山西宁武小悬空寺

宁武古栈道与悬棺是宁武地区与芦芽山相媲美的人文景观。栈道的名称叫作“水平连洞式悬空古刹栈道群”,是为连接悬崖上的诸多悬空佛寺而建,创建年代据说可上溯到唐朝贞元年间。

此栈道距东寨镇16公里,原长42华里。近年修复2华里供游人参观游览。石门古栈道应与翔凤山上的悬崖古栈道为同一栈道延绵而来。

此栈道的特点是:一条以龙王庙为龙头酷似蛟龙飞舞的悬崖古栈道将悬棺、悬空寺(仙人洞)、龙王庙、大石门天堑、摇摆柱、铁索吊桥、仙人洞、玉皇阁等十几处景点有机连串起来,形成个个景点个个谜团,步步美景步步险奇的空中游览线。站在栈道上,还可远眺葬洼的刘金定墓,俯瞰林区村落的原始恬静,实为一处很好的旅游景点。

上古石门栈道要攀登一段艰险的栈道,还要通过一座长达数十米悬于两座山崖之间的铁索桥。栈道中间建有一座两层的悬空寺,气势雄险。为了区别于恒山悬空寺,也有人称其为小悬空寺,因为栈道狭窄,目前已禁止游人攀爬。

八、山西广灵小悬空寺(圣泉寺)

圣泉寺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登寺而望一览众山小,沿途峰岭沟谷间松柏成林,灌木葱翠。绝尘世喧嚣,空气清新,适宜漫步观景。核心景观区,有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尤其人文遗迹中,存在许多无从破解的神异古怪的谜团。

自古以来,无数到访者揣摩猜测,见仁见智,在民间酝酿成众多神奇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口耳相传,使圣泉寺名声远播。信仰者、寻医者、猎奇者、访奇者络绎而来,各有心得而云,使圣泉山观音寺地处深山却不萧索,远离人境却香火殷盛。

特别是每年的二月十九,无数香客、游人前来许愿,其场面可谓壮观。

九、山西神池辘轳窑沟悬空寺

据碑文记载,悬空寺始建于明天顺四年,当年寺院主持为道玄禅师,悬空寺悬崖与人工建筑相结合,景色别致,六孔并列,小洞星罗棋布,大洞深远莫测,洞壁上有人工修凿痕迹,配合自然状态宛若巧夺天工。

十、四川省旺苍三江悬空寺

四川省旺苍三江悬空寺位于旺苍县城39公里的三江镇下石村。它是一处在观音岩绝壁上修建的明代悬空寺。悬空寺在三江镇下石村厚坝河绝壁上,临空悬挂着一寺庙建筑群,层叠的殿阁如琼楼仙阁从天而降在半山腰。这里山势险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

该寺是在悬崖上凿洞,插入木梁,寺的一部分建筑就架在这一根根木梁之上,另一部分则利用突出的岩石作为它的基础。悬空寺檐牙高挑,门窗屋檐雕刻华丽,柱石上飞禽走兽刻工精良。整个寺庙建筑依山而建,布局严谨,做工巧妙。

十一、河北省南宫市悬空寺

悬空寺 坐落于河北省南宫市东南39公里董家庙乡悬空村西,与清河县城隔清凉江相望,该寺庙始建于唐朝初,历年多有修缮。该寺庙是全国众多悬空寺的寺庙中别具一格的“悬空”建筑,也是整个华北平原乃至全国独特的在平原地带修建的号称悬空寺的唯一寺院。

该寺院建筑在悬空村村西广阔的沙地内的土台上,高出地面六、七米,远处望去好像悬在空中一样,因此而得名悬空寺。毗邻的村庄也因此而得名悬空村。整座寺庙占地面积约百亩,主体殿宇分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客堂、念经堂等是一个四合院似的寺庙。

现存古迹有观音台一座、千年古井一座、盛唐建寺石碑一座。当地信众颇具,香客居士络绎不绝,香火旺盛。据南宫市志记载,悬空村及其周边方圆50公里在西汉时期是厝(cuo)县郡守驻地,辖清河县甘陵郡、古贝州,历史悠久。北宋时期黄河改道后在其郡城西湾转东流。该寺庙几经沧桑,迄今在当地众多佛教信众的迫切要求下,经现届政府和有关部门审批后,恢复了各项古建筑的修缮恢复和开发。

悬空寺的建成必将成为全国佛教寺院中的知名道场,打造成为“红都南宫”、“佛都南宫”的旅游胜地,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十二、榆林悬空寺(石窟)

位于榆林市城南约55公里,石崖底村西至西夏罗兀城遗址山崖上。西南依群山,东濒无定河,地势险峻,风景秀丽。石窟原系西夏梦兀城前哨关隘,当年西夏和北宋均曾在此屯兵设防。后相继在此石窟造像建庙。至今,尚存石窟庙宇11处,有万佛洞、三霄殿、圣母行宫、观音殿、真武祖师殿等。

其中,以万佛洞石窟规模为最大,古迹保存亦较完整。窟中凿有四方形撑顶石柱,柱之正面,彩绘创建寺观之僧人、道人画像2幅,其余三壁均彩绘山水风光,构图精美。窟之四壁彩绘神态各异之佛像万尊。窟之正面有泥塑高约3米许之静态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