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担当历史故事-关于担当的历史故事 2024-10-14 23:04:29 0 0 缺乏担当的典故? 《论语》之宪问篇第十四(三十七) 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原文】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这也是孔子教授给弟子们在乱世时的处世之道。孔子所说的七个人即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在《论语》第十八篇第八章有谈到。 孔子思想缺乏一种勇气,缺乏一种担当,他只培养治世时的能臣,不培养乱世时的“枭雄”。不如曹操,治世能做能臣,乱世能当枭雄。 由于精英思想在孔子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孔子所说的也不无道理,他认为在乱世纷争时,精英们应该躲到山林中保存下来,不管山外的生灵如何涂炭。这样的精英,怎么算是精英呢?至少在这精英身上少了一个“勇”字。 乱世之时,人人都有责任来结束乱世,只有人人都不回避,勇于担当,乱世才能很快转变为太平治世,若人人都考虑回避,那么乱势将一发不可收拾。 责任与担当的励志故事? 在华盛顿年幼时,有一天父亲外出,他用小斧头砍倒了院子里的一颗樱桃树。那是父亲最喜爱的樱桃树,父亲回来后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于是父亲被小华盛顿感动了,并原谅了华盛顿,称他的诚实勇敢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关于辛弃疾承担责任的故事? 1207年,年老病重的辛弃疾没有等到朝廷的诏书,也没能实现洗雪国耻、北伐恢复的理想。 这位六十八岁的民族英雄在大呼数声“杀贼”之后,带着他的满腔热血和遗憾,然长逝。 “一世豪杰”是辛弃疾写照,他一生坚守,初心不改,热血不灭,爱国之心燃尽了岁月,也照亮了人格。他就如同世人所言的“男子汉”一样为国家不畏生死、不计名利。 文能执笔以观天下,武能上马以定苍穹。辛弃疾虽半生颠沛流离,但也遮盖不住一世荣光。 少年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北宋灭亡,改朝换代,辛弃疾的家族留在了被金人攻陷了的国土上。 战争的血液被冲刷,国人的尸体被掩埋,但留在辛弃疾心中的爱国热血依然沸腾。 北宋灭亡 十三岁之时,他与祖父登泰山望江山,他指着山峦峰聚的远方许下了“驱金人,复旧都”的誓言。 绍兴三十一年,21岁的辛弃疾率兵起义,他带领着这支两千多人的起义军伏击金军,杀了叛变投敌的和尚义端。 绍兴三十二年,23岁的辛弃疾率领五十骑兵直捣金军的万人大营,深入敌境八百里,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毫发无损的带回南宋复命。 少年英雄,一战成名。就这样,辛弃疾带着一支部队气吞山河,越过国境线来到了南宋,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做了南宋的官员。 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五岁,风华正茂,雄韬武略,满腔热血。 少年辛弃疾 求而不得,不甘苟且无为度一生 本应戎马一生的辛弃疾,坚信着自己能成为英雄,他相信自己会经历一场如命运指引般的北伐战争,最终达到洗雪靖康之耻、光复旧都的理想。赤胆忠心以平天下事,鞠躬尽瘁不求身后名。 一腔热血的辛弃疾在南宋任职前期,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揉进了一次又一次的上书进言中,他陈述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强国的大计。 《九议》、《美芹十论》,辛弃疾把自己对于北伐的热情和光复的理想赤,裸裸的展现在了朝廷的面前,可是他却高估了南宋对于收复失地、灭金复国的决心和锐气,当时的南宋朝廷已经不愿意继续打仗了。 南宋朝堂 自古英雄多寂寥,辛弃疾多次上奏都未被采纳。满腔的热血和抱负被硬生生的放置在一旁。 二十八岁的他登楼北望,遥望故土,壮志未酬,其中的滋味又有谁人能懂呢? 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里,从他的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辛弃疾调换了十四任官职。 因为频繁的调任让他无法在官场上有很好的建树和作为,官职变动究其原因,是他不畏强权的性格以及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即使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也不愿趋炎附势的将自己的“前程”锁在高官侯爵之上。 但就算自己的职位不高,辛弃疾也像“真正男子汉”一样在任职期间采用积极的措施,召集流亡国人,训练军队,打击贪污豪强,关注民生安定。 冲锋陷阵杀敌报国 在辛弃疾的眼中,“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不会为了前程趋炎附势,更不会为了风花雪月放弃理想。 入乡闲居,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淳熙八年冬,意料之中的事还是来临了。 42岁的辛弃疾终是受到那些达官显贵的弹劾而被免职,在上饶隐居,怀揣着满腔热血的男儿过上了身为“稼轩居士”的日子。 然而让辛弃疾料想不到的是,这样的闲居在乡的日子居然持续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间,他从未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只不过换成了用笔墨进行战斗,除了中途两年有出任过安抚使之类的小官,其他时候都是闲居。 垂垂老矣 整整二十年,辛弃疾将自己的情感寄情于山水与诗词中。在词作当中,他依然是那个驰骋战场的将军,依然是那个沙场点兵的将士。 他讽刺着南宋朝廷的不作为,感慨着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着让人扼腕的哀叹。诗词中的绝望与希望的矛盾,内心不断涌动的抱负和那份一如既往的使命感让他坚守着最初的那份热血。 人老体弱,为国征战毫不动摇 宁宗嘉泰三年,64岁的辛弃疾早已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就在他真的决心要归隐山林之时,主张北伐的将领韩侂胄启用主战派人士。 这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果不其然,他再次被任用,委以军职。他兴奋异常,精神一怔,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想要大干一场。他想起了年轻时代的辉煌,看到了梦想离自己最近的时刻。 跨马再战 可惜,现实的骨感终究是战胜了理想的美好。北伐的筹备让他身心疲惫;领导者的轻敌又让人忧心;同僚的上书弹劾随着一次次的战败让他无力招架。 这晚年的雄心,就如同昙花一现。他再次被贬,被革去了职位。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辛弃疾终究是老。 这时的他将自己永远不会实现的夙愿安放于词中,明知已经没有机会,还依旧有期待之情。 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南宋丞相发起了抗金战争,再次召回了辛弃疾。即使此时的他已经68岁,即使他已经重病缠身,他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为国出战。 然而羸弱的身体已经坚持不了他的理想了,当时还没有启程就永远离开了人世,他临死前的三声大吼“杀贼!杀贼!杀贼!”充满了他的不屈和不甘。 南宋抗金 多么残酷的命运,在生命的最后给了他实现夙愿的机会,却在还未出征的时候带他离开了,让这个渴望在战场上马革裹尸的老人最终也回不了他梦寐以求的故土。 但他没有倒下,至少他为了自己的誓言坚守到了最后,他的信念也随着他的诗词跨越千年一起来到了我们面前。 爱国忠魂,读懂“真正男子汉” “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这是范开在《稼轩词序》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也许在辛弃疾自己看来他没能将自己的抱负和才能施展开来,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抗争,右手持刀左手握笔,他的忠魂为祖国战出了气节,是顶天立地的真男儿。 《草房子》中写杜小康敢于担当的事例有哪些? 1、杜小康家从油麻地最富有的一家变得一贫如洗,但杜小康并没有气馁,而是勇敢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他坚信一切会变好的,他去做每一件可能会让他家变好的事情。 2、杜小康挎着一只大柳篮,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下,在学校门口卖起了零食和小玩具…… 3、杜小康停学,他帮助爸爸划着小船,离开家乡到五百里以外的芦苇荡里去放鸭。 关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故事? 勤学,就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得真学问。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大学是学习的最佳时机,更应该勤于学习,奋力拼搏。毛主席曾经说过“落后就要挨打”,同样的,不学就会落伍,落伍必然挨打。一个人若想拥有聪明才智,若想不落伍,不被挨打,便需不断地学习与积累。华罗庚有句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源于勤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 古代大学者凌曙,小时候他家里非常穷,没钱上学。后来,他勤俭节约,省下了一笔钱买了很多书回来学习,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者。宋代儒学集大成者、理学家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义的人,反应十分迟钝,每次读书只能读50个字,一篇短小的文章也要读上一二百遍才能变得熟练。但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九遍十遍,天长日久,学问与日俱增,后来他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大学生要勤学格物,让学习成为一种人生习惯。青年大学生需要学的东西非常之多,更为重要的是能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外化于行,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体现出我们的学识修养。大学生既要专攻博览,但我们又不能只顾读书,读死书,要学会读“活”书,读“好”书,读有意义之书。 同时,也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时代责任。习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只有求得真学问,学会做真人,才能将大学四年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将自己的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才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进而不断要求自己奋力上进,不断要求自己扩充新知,不断要求自己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胜在钻研、赢在坚持。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