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文化历史故事-盐文化的介绍

盐是什么年代发明的?

盐是洪荒时代出现的。

中国最早发现盐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现代动物对岩盐的舐饮是一样的,是出自生理的本能,渐渐聪明的人类开始找到产盐多的地方例如:“海边”!然后知道把盐从海边运回山洞储藏起来慢慢享用!

这种传说得到了很多史学界和科学研究者的认同,因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白鹿饮泉”和“羝羊舐土”的记载,都说明中国古人是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而发现了盐的存在。

盐最早的产地?

中国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我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我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以及北美的弗吉尼亚有康纳瓦舐盐地,都说明了这一点。

我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在《史记》中有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尢于涿鹿,后又“邑于涿鹿之阿”。据专家考证:“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鹿”。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产地在今天甘肃环县南曲子附近和甘肃泉市。所谓“盐山”实际是指大粒矿盐,除了主要化学成份NaCIQH,因各地质、地层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各异,从而出现赤、紫、青、黑、白等不同的颜色。盐的主要用途,在古代主要是食用,《周官。盐人》,“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自然盐的发现和利用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其产地、产量、质量都受自然的制约,只有“人生”盐的出现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盐起源发生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古时扬州怎么出盐?

两淮产盐,始于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执政期间,而真正的淮盐兴起,是在刘濞定都广陵之后。他开山铸钱,煮海为盐,开挖运盐河,使扬州成为百姓富足、市井繁荣的城市。隋炀帝开挖大运河使得运河与长江、南北与东西联系在一起,大幅提升了扬州的盐运容量。

时至清初,随着人口的增长,两淮食盐产量与日俱增。扬州得水利之便,成了吞吐量极大的盐运中心,每年有十亿斤以上的海盐经过扬州转运到安徽、河南、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两淮盐运使的官署也设在扬州,无疑,盐运给扬州经济带来空前繁荣。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