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女娲故事 2024-10-19 09:05:52 0 0 女娲补天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大意? 女皇二年(丙申,前7705),共工氏不肯听命于女娲,欲自立为帝,女娲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共工氏。这是中国远古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群体战争。 双方大战的结局是共工氏失败,率部族西奔,怒而袭击祭天圣地不周山(今甘肃兰州市榆中县),共工率部族攻上山顶,砍倒了天齐建木,割断了八索准绳,定表向东南倾斜,表绳断绝,八维失准,象征王权的祭天中心遭到了严重破坏。女娲又命骊连氏率族人与祝融氏族联合攻打共工氏,将共工氏一族赶往祁连山以北。 由于天齐表木遭到破坏,天象观察和天气变化的预测都不能正常进行;结果这年夏天大洪水来临,人们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被突然而来的洪水吞没,许多族人都葬身于大洪水中。 当时女娲等人居住在高地得以幸免。她立刻组织族人砍伐树木,绑制简易木排,下水迎救被困的人。他们奋战了三天三夜,救出了数百名青年男女,这些获救的青年都向她磕头致谢,尊称她为圣母。 女娲率族人与洪水搏斗的这段历史,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逐渐被神化了,被演绎成了神话故事。 伏羲和女娲的神话故事? 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伏羲,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在楚帛书中他被记载为创世神。女娲,华夏上古神话中的传世女神,相传女娲造人,一日中七十化变,以黄泥仿照自己抟土造人,于是伏羲和女娲就同为华夏历史中的福佑社稷的正神。 伏羲和女娲: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两位神明中,他们的出现创造了人类。 战国秦汉时期是伏羲女娲形象形成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大汉王朝,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的影响之下,伏羲、女娲逐渐固定成为对偶神,有关伏羲女娲共同的神话传说也日益丰富。汉代伏羲女娲被并称为“三皇”,人们将他们作为古代帝王和始祖神加以崇拜。汉代社会各阶层对伏羲女娲的尊崇也最终影响到汉代的丧葬礼俗,伏羲女娲画像广泛出现在墓室及其附属的祠堂、墓阙等建筑上。 被雕刻在建筑物之上的伏羲和女娲的形象。 新疆吐鲁番市有一座高昌古城,曾经诞生过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高昌古国,在高昌古城之北的地界中,有着密密麻麻分布着数千座古墓群,我国的考古学家在1965年的时候在这些古墓中挖掘出了大量的《伏羲女娲图》。 高昌国:高昌国为唐所灭,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此国位于今天的新疆。 由于此时正值唐西州的统治时期,所以这些《伏羲女娲图》大多都是唐朝学者所画,只见这画面中伏羲女娲上身相拥,以红彩勾勒或涂绘衣服,衣袖飞扬,伏羲手持矩,女娲手持规,代表天地方圆,下身蛇尾相交。其中有一幅画作,伏羲和女娲的交合最长,整整七段,尾部粗长内勾,蛇尾以红、黑线勾边点线,内涂白彩。画幅上下以墨线勾绘日月星辰,象征整个天体在宇宙中不断运行。 《伏羲女娲图》 为什么这位佚名(即无名氏)的唐代学者会创作这样的《伏羲女娲图》呢? 从画面中不难发现,这幅《伏羲女蜗图》最上方和最下方的正中央分别是群星围绕的太阳与月亮(月中绘有鸮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猫头鹰的脸,这样的绘画形制与北大赛克勒博物馆收存的陕西出土新石器时代黑陶鸮面完全一致),古人们观察自然界的时候发现,这猫头鹰只在夜间活动,而且飞翔起来没有声音,于是先秦时期人们认为猫头鹰是合人的灵魂有关的鸟。 在古人眼中,这猫头鹰代表着不详之鸟,它们的出现代表着死亡的降临。 在这幅图中,绘有74个圆点,每一个都代表了一颗星辰。在这其中,上面中央1点代表日,加上周围的11点共代表上天12月,下面中央1点代表月亮,加上周围11点共代表12辰。除去这些,还有50颗星星。有人把它与《易传》对应起来。书中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在伏羲女娲图中,有49颗是“实星”,1颗“虚星”,这样的安排刚好与《易传》相同。 现在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作中的主人公,伏羲和女娲。作为男性的伏羲在左,左手执“矩”,作为女性的女娲在右,右手执“规”,遵循了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的礼俗,一矩一规的出现,也就是创造出了“天圆地方”的人间世界。但是从伏羲和女娲的外貌上,我们就会有这样的困扰,造福天下苍生福祉的两位正神,为什么是人首蛇身呢? 伏羲和女娲的蛇尾交合,寓意着人间的出现。 《淮南子·览冥训》是这样解释的:“伏羲女娲不设法度,而以至德遗于后世”,这里之所以说二人是“不设法度”,其实是有原因的。在神话中,这伏羲和女娲起初是兄妹二人,因而为了找到结合的合理性,于是他们就将用了“天意”作为借口,烟悉合,则妹就兄,如此才有了芸芸众生!人首在上,意味着人的理性层面在上,人首具有智慧、具备理性思考;蛇身在下,意味着人的本能层面在下,蛇身具有动物的本能特性,因此在《伏羲女娲图》中,他们二人的双尾才会呈现出缠绕在一起的交合状。 通常都是以人首蛇身一同出现的伏羲和女娲 人首蛇身的解释如上文所述,那为什么非得是“蛇”呢?别的动物不行吗?比如说龙? 要回答这个问题,依旧还是要从我国古代的传说中下手,在你华夏文化中,蛇通常是灵异魔力的象征。远古神话中诸神的手臂、耳朵或其他一些部位经常盘绕着某种蛇形,这恐怕也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就像《海外西经》中所说:“轩辕之国,人面蛇身”,那教化万民统一华夏的黄帝,就出于人面蛇身的轩辕之国。 因此当我们观察《伏羲女娲图》之际,都能看到这伏羲的右手抱住女娲,女娲以左手搂着伏羲,二人的另一只手都高高扬起。四目相望,蛇形下身呈螺旋形相互缠绕。而且这整体构图好像是直入云霄的参天大树,令人联想到上古天梯——建木。《淮南子·墬形训》中说:“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山海经·海内经》又说:“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所谓大暤,也就是伏羲。 建木:神话传说中的大树,上古神族就居住在这建木之上的天宫之中。 可见这《伏羲女娲图》的画就,其实也是参考了不少我国的神话传说,此外这幅图上也存在着很多的无法解释的元素,比如说在1953年现代科学家才发现了生物的一种基本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这一化生万物的基本遗传物质的结构是一种双螺旋线的结构形式,而这种双螺旋的结构形式竟然与人类始祖形象——“伏羲女娲交尾图”非常相似,所以我国的古人们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成双螺旋形出现的脱氧核糖核酸 《伏羲女娲图》中不但展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而且还包含着某种未知的宗教含义,更出现了那些令人无法解释元素,所以当我们在欣赏这幅画作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去探究这幅画作背后的含义。 女娲出自什么古典文学名著? 记载女娲著名古籍是秦时期的《山海经·大荒西经》(虽然《说文解字》记载西周末年的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著作中有娲字,但已亡佚,仅作传言)。 《山海经·大荒西经》原文: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对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论。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