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刘备与太康,历史故事刘备与太康的关系 2024-10-19 09:14:43 0 0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代的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将近100年的__、__、__? 《三国演义》情节简介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10—1385),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阅历丰富,颇有才气。他的创作既有小说,也有杂剧。而使他得以青史留名的,就是人所熟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作者饱受了元蒙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之苦,因此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在小说中这种政治立场是鲜明的。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方面的斗争故事。作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汉朝末年,社会动乱,群雄争霸,形成魏蜀吴三国。三国征战,魏灭蜀,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晋灭吴。三国纷争局面结束。 [故事简介] 一部《三国演义》洋洋八十万言,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全书在纵向结构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百年的时间里,可以诉诸笔端的故事很多,所以在横向结构上,作品就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就作品本身故事的发展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按纵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三国的吴国始末? 孙吴势力发迹于孙坚、孙策时期。孙坚为孙权之父,参与讨伐黄巾军及董卓的战役,起初活动在淮南一带。孙坚死后,其长子孙策逐渐向江东发展,奠定基础,孙策死后,其弟孙权接任孙吴政权。吴开始建都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222年(魏黄初三年)孙权为吴王,吴国始立,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实际已脱离曹魏独立。229年(黄龙元年)5月23日,孙权于武昌称帝,建立吴帝国,史称“孙吴”。 孙家基业的建立要从孙坚说起。《三国演义》中称他是“江东猛虎”,就足以说明他的勇猛。据记载,他17岁就单挑强盗,名声显赫。 公元172年,会稽的盗贼在句章造反,自称"阳明皇帝”,而孙坚以郡司马的职位招募了千余人便与州兵合破许昌,被朝廷诏孙坚真除盐渎丞。 公元184年,他加入了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斗,招募千余人,所向无前,大破黄巾军,被封为别部司马。但后来在征战刘表和黄祖的过程中战死,年仅37岁。 孙坚死后,孙策率领部众投靠袁术,向袁术借兵马攻占了扬州。但后来袁术称帝,孙策便与其决裂,另谋生路。 此后孙策始向江东发展 。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暂驻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逼降会稽太守王朗。 196年献帝都许以后 ,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自此,东吴的基业便基本稳定下来,但此时,孙策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暗杀,死亡,时年二十六岁。 由于此时,北方的曹魏不断发展起来,东吴不得不积蓄力量与曹操大军对抗。而由于此时刘备无路可走,且决心抗曹,两国便联合起来,完成了史上未见的壮举: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这场战争中,孙刘联军火烧战船,大破曹军,最终完成了自保,也进一步巩固了基业。 后来的孙权,做了两件事,减弱了北方两大势力的威胁。 第一件事便是,孙权破关羽,占领了荆州,从此限制了蜀国的势力。 第二件事便是,在被魏国封为吴王后,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到现在,东吴已经完全具备与北方抗衡和称帝的实力了。于是在魏皇称帝后,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后迁建业(今江苏南京)。 此时,东吴共有两大矛盾: 第一则是东南州郡的山越人,联合曹魏,建立割据政权,寻求扩张。孙吴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与汉人趋于融合。 第二则是淮南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孙权封割据辽东的公孙渊为燕王,吴帝孙权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一万多人,很多金银财宝,试图控制辽东,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这便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公元241年,孙权的长子孙登死亡,孙权便立孙和为太子,不久封孙霸为鲁王,最终引发了“二宫之争”。 “二宫之争”后,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最终孙亮做了太子。 公元252年,孙权驾崩,享年71岁。孙亮继位,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 后来孙峻借诸葛恪征伐淮南失败之事除掉了诸葛恪,执掌了大权。孙峻病死后,他的从弟孙綝掌握了大权,后孙綝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休为帝,不久孙綝又为孙休所杀。从此结束了朝廷命官掌权的时代。 公元264年,孙休病死,此时蜀汉亡国,交趾又叛吴降魏,东吴国内形势不稳,需要明君执政。 孙皓一开始还以“仁道”治国,开仓济贫,体恤人民,但由于国弊已久,国力不济,无法挽回。 后来的孙皓,开始残暴不堪,导致东吴的衰退加剧,幸亏有陆抗、陆凯等大臣的全力支持才让东吴苟延残喘。 陆抗死后,公元280年,在晋军王浑、杜预、王浚和贾充等人的进攻下,东吴就此亡国。 历史上真的有《隆中对》吗? 有。“隆中对”,节选于史书《三国志》。本无篇名,《隆中对》标题是后人加的。 《隆中对》本无篇名,节选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三百余字短文,是记叙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对:回答、应对,对策。)《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史学家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标题是后人加的,开始名《草庐对》。后来一直名叫《草庐对》或《隆中对》。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教材时,以《隆中对》之名将其编入了教材。 《三国志》共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陈寿(233-297)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 魏、蜀、吴三书,原是各自为书,一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从魏、蜀、吴三书比较来看,《蜀书》仅得十五卷,较魏、吴两书更简。这大概是魏、吴两国的史料多于蜀的原故。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而蜀汉既没有史官,也没有现成的史书可借鉴,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难。陈寿费了很大气力,连一些零篇残文也注意搜寻,《蜀书》才仅得十五卷之数。《蜀书》中的许多重要人物的事迹,记载都十分简略,可见蜀汉的史料是相当缺乏的。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6岁)对刘备陈说天下形势及兴复汉室之计。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 《三国志》既是一部史学巨著,也是一部文学巨著。 作品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三国历史演变过程? 一,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群雄逐鹿(公元184~208) 第二阶段赤壁之战(公元208~219) 第三阶段三国鼎立(公元220~229) 第四阶段南征北战(公元223~234) 第五阶段三分归晋(公元235~280) 广义三国从一八四年开始,狭义三国从曹丕称帝开始。 二,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1、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 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 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2、董卓之乱 中平六年,董卓奉诏率兵进入洛阳,废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 次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挟持汉献帝刘协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人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士卒大肆烧掠,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初平三年,董卓被王允、吕布所杀。 历时三年的董卓之乱,时间虽短,却使东汉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董卓专权暴政引起的诸侯讨伐,为群雄割据局势打下了基础。东汉政权日趋衰败,三国群雄在此期间先后登场,军阀混战的三国乱世由此开启。 3、群雄逐鹿 当时东汉共分为十三个州,每个都有豪强割据。各方势力彼此互相交战,百姓生活自然苦不堪言。 在这些割据势力中,曹操、袁绍、孙坚父子与刘备等人为著名的势力外,另外还有一些势力的崛起经过,更能呈现出乱世所发展出的不同模式。 4、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5、三国归晋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以做好篡夺准备,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 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经过多年准备,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吴国,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