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情谊的历史故事,有关情谊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4-11-07 18:20:02 0 0 古代的友情故事? 1.管鲍之交 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管仲辅佐公子纠,齐国国君去世后,继任者定为公子小白,管仲出主意谋杀公子小白但没有成功,最终小白登基,登基后,小白欲处死管仲,鲍叔牙听闻消息后,及时搭救,并向齐桓公建议立管仲为相。 2.知音之交 想传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欣赏音乐,两者结为好友。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古代关于友情的典故? 以下是一些古代关于友情的典故: 1. 管鲍之交: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谊。两人年轻时曾一起做生意,鲍叔牙知道管仲家境贫寒,每次分钱的时候都多分给管仲一些,从不计较。 2. 知音之交:春秋时期楚国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情。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听琴,两人互相欣赏,结为好友。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摔琴绝弦,终身不弹。 3. 刎颈之交: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友情。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立下大功,被封为上卿,地位超过了廉颇。廉颇不服,想要羞辱蔺相如,但蔺相如不与廉颇计较,还故意躲避廉颇。廉颇知道后,感到惭愧,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好友。 4. 鸡黍之交:东汉时期,范式和张劭是太学里的同学,两人感情深厚。毕业后,范式约定两年后去拜访张劭。两年后,范式果然如约而至,两人相见后,范式杀鸡做黍,招待张劭。 5.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为兄弟,发誓共同生死,共同富贵。他们的友情历经千年,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这些典故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推崇,也表达了人们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和追求。 杨角哀和左博桃的杨左之交,已死全义,非常惨烈:燕国名士羊角哀与左伯桃为友,闻楚王贤,共往投奔。 路遇风雪,衣薄粮少,左伯桃并衣粮于羊角哀,自入空树死。 羊角哀入楚为上卿,备厚礼葬左伯桃。 羊角哀梦见左伯桃诉说被墓邻滋扰,不得安息,醒后即拔剑自刎,急赴九泉去护故人。后世遂称友谊深厚者为“羊左”、“羊左之交”。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人的友谊很有名? 1、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 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2、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奉命出使楚国。因遇大风,只好在汉阳江口停留。待风平之后,一轮仲秋之月便从浮云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头,仰视明月,俯视江面水波,琴兴大发,便抚琴而弹。一曲即终,忽从草丛中跳出一个樵夫来,此人对伯牙的琴艺赞叹不已。 伯牙大惊,便问道:“你会听琴,你能识琴之优劣吗?” 樵夫接琴观之,答道:“此琴叫瑶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树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树必高三丈三尺,截为三段,上段声音太清,下段声音太浊,只有中段,清浊相济,轻重相兼。后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择吉日良时,凿成乐器。 最初,此琴有五条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内按宫、商、角、徵、羽。后来,周文王添弦一根,称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一根,称为武弦。因此,这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伯牙听罢,心悦诚服,便又调弦抚琴,时而雄壮、高亢,时而舒畅、流利。樵夫时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时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礼而问道:“天下贤士,请教高名雅姓?”樵夫还礼,说:“在下姓钟,贱字子期。”伯牙叹曰:“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烛,与子期结为兄弟。并相约来年中秋再在此地相会。 第二年中秋时节,伯牙如期而至,谁料想此时已是与好友阴阳相隔,子期已离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坟前,抚琴而哭,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曲终,以刀断弦。并仰天而叹:“知己不在,我鼓琴为谁?”说毕,琴击祭台,琴破弦绝。 3、羊角哀和左伯桃 故事发生在列国年间,那个年代里战乱连年,各国诸侯求贤若渴。地处南方的楚国贴榜招贤纳士。有位贤士名叫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冒着严寒风雪奔向楚国,途中求宿于羊角哀,受到羊角哀热情接待。左伯桃比羊角哀长着几岁。当夜,两人抵足而眠,谈得十分投机。 左伯桃发现,这个羊角哀的才学决不在自己之下,比自己还要强一些,真是深山藏虎豹,绿野埋麒麟。就有意说服羊角哀和自己双投楚王。羊角哀也被左伯桃的才学和雄心所打动。羊角哀就想,要是我二人双保楚王,何愁楚国不强盛啊?所以就答应了左伯桃结伴同行。 第二天,他们就结为兄弟,并决定结伴同往楚国求功名。谁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阴雨做难,后风雪又来拦路,他们身上衣服单薄,所带干粮又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人都去楚国,那就都去不成,一个人单独去,那还有希望。 于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脱给羊角哀,逼他独自走。羊角哀坚决不肯,也要脱下衣服给左伯桃,让左伯桃独自去楚。左伯桃一看,再这么下去两个人都活不了,怎么办?他对羊角哀说:“咱们都不用死,我这有引火的东西,我走不动了,你去找些干柴来,我们点着了取暖,天好了我们再走。” 羊角哀一听也同意了。羊角哀就去树林里面找干树枝。回来一看大吃一惊!左伯桃赤身裸体,只穿着内衣已冻死多时了,羊角哀怀着无限悲痛,取了衣粮,悲伤哭泣着离去。 羊角哀在楚国得官之后,立刻回到左伯桃冻死之处,挑了个风水好的地方埋葬了左伯桃。不久,左伯桃托梦于羊角哀,说自己的埋骨之处离荆轲之坟不远,总受荆轲欺辱,羊角哀醒来之后,便自刎于左伯桃墓前,与他合葬在一起,赴阴间共战荆轲。 关于友情典故?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友情典故: 1.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国的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两人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2. 知音之交:春秋时,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认为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后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 3. 刎颈之交: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因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后比喻能够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