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历史简介故事(袁隆平的历史简介故事50字) 2024-11-08 18:57:58 0 0 袁隆平取得重大成果的历史时期? 从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的实验田中意外发展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开始,1975年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到1977年连续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 米是谁发明的? 大米的发明者并不能确定到具体是谁,但根据考古信息可以得知最早种植大米的是距今约一万三千多年的中国先民。 除了南极洲外,水稻生长在世界各大洲,有21种不同的野生品种和3种不同的栽培种。到目前为止,最古老的大米消费证据是从中国湖南省道县的岩窑洞玉蝉岩洞中找到的四粒大米。与该遗址有关的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谷物似乎代表了早期的驯化形式,具有粳稻和苜蓿的特征,且时间定格在约一万三千多年前。 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稻作证据。大米历史上最早的种稻人是长江下游的中国先民,早在7000年前,中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已经完全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粮。 长江中下游河姆渡文化在约七千年以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杵臼发明被应用,人类知道清理分离不益食的谷壳与米糠。此后不久应该发现用水淘洗是一种更高效的去杂清理工序,淘米工序的高效去菌除氧化糠层及尘埃,人们仍在延用,杵臼制米装备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仍有使用。 十九世纪未辊式米机被发明,碾米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中期喷风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得以较大的改善 1919-1976历史人物? 袁隆平 袁隆平,男,汉族,生于北京,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