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 朝天门历史故事

重庆朝天门有什么好玩的?

杭州 朝天门历史故事

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路客运码头。上述景点具体介绍如下: (1)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广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2005年10月开馆运行,主展厅布展面积7000平方米。(2)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解放碑直达江滨。(3)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动物及各种奇花异草等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4)解放碑:原名抗战胜利纪功碑,是全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以纪念重庆对于国家的伟大贡献。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位于民权路、民族路和邹容路交汇处,它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碑体绝大部分呈白色,有些地方是肉色,上端有几架大钟,朝着四面八方,每到整点时,便会响起声音。塔是八角形的,最顶端有几根天线。

关于太原大南门的历史故事?

大南门,又称迎泽门,位于今太原市迎泽区,是宋朝至清朝时期太原城的城门之一,处于南城墙的中部,是老太原城的八座城门之一。

“迎泽”因明太原城的“迎泽门”而起。迎泽门最初叫做朝天门,意为朝天看、向前看、承接上天的恩惠。太原老百姓习惯称其为大南门。

迎泽门是一座四檐歇山顶的高大建筑。

迎泽之名来自于《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相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运城盐池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迎承南风的恩泽。于是,南城墙中部这座城门被命名为迎泽门。最初叫做朝天门,意为朝天看、向前看、承接上天的恩惠。

南京御道街典故?

明南京皇宫的内城叫宫城,外城称皇城。皇城是护卫宫城最近的一道城垣,环绕宫城等距而建。皇城呈凸字形,南北长五里,东西宽四里,周长九公里,开有六座城门。洪武门是明皇宫南面的正门,位于都城正阳门(即光华门)内北面。从洪武门进入皇城后,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宽阔御街,两边建有连续的廊屋,故又称为千步廊。明皇朝中央军政机构“五部六府”就分设于御街两侧:御街之东,列吏、户、礼、兵、工五部(被称为“三法司”的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设在太平门),吏部之北为宗人府,宗人府之后为翰林院、詹事府、太医院;御街之西,列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后府之南为太常寺,府之后为通政司、锦衣卫、钦天监,通政司之北有鸿胪寺、行人司。

御街的尽头是外五龙桥,此为皇城前护城河上之桥,北对承天门。承天门实际上是皇城南面的正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新宫建成时,洪武门尚未建造。可见,最初是以承天门作为皇城正南门的。至洪武十九年(1386年)才兴建洪武门,并筑城与皇城相连,使原呈四方形的皇城变成了凸字形,而洪武门也就成了皇城南面的正门了。这就是皇城的护城河在洪武门内承天门前的原因。在承天门之内,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

从承天门向北即为端门。端门之北有左、右阙门,古称象魏。端门之后是午门,端门至午门的这一段道路被称为御道。在御道东西两侧,还建有南北向的宫墙,把东南的太庙、西面的社稷坛隔在外面,使得这条御道更加森严,成为通向宫城的唯一交通线。今御道街就是在明皇城洪武门至承天门前外五龙桥的御街和承天门至午门前的御道故址上拓建的。

三城棒棒车军是哪年拍的?

1997年拍的。

山城棒棒军,是重庆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学研究会合作出品的方言喜剧,该剧由束一德执导,庞祖云、赵亮、王群英、张新、仇小豹、谢先丽等联袂主演,于1997年首播。该剧讲述了一群棒棒军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带,靠着一根竹棒、两条绳索,下力讨生活的故事。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