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的历史典故故事(关于项羽的历史典故故事有哪些)

项羽生平3个经典故事?

1、霸王举鼎

秦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24岁的项羽和叔父项梁也在江南起兵。为了扩大力量,项梁派项羽去联络桓楚一起反秦。

桓楚趾高气扬地说:“你能敌万人,我们就服你,院中有一大鼎,足千斤,你把它举起来”。

项羽先让桓楚手下4名健壮的大汉一起举鼎,然而大鼎却像生了根似的丝毫未动。然后,他自己撩起衣襟,大步走到鼎前,握住鼎足,运起力气大喝一声“起”。

生根似的大鼎被高高举起,而且三起三落。于是,桓楚满口答应,合兵从羽起义。

2、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京剧的一个经典剧,故事来源于在垓下被汉军包围的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当是百万汉军团团包围了垓下,而项羽身边只有八百名壮士了,项羽感叹自己空有一身顶天立地的力气,却不能打败敌军,发出了一声“虞姬虞姬,为之奈何”的悲叹。

虞姬为了不托累夫君,希望他能够杀出重围,所以刎颈自杀。项羽与八百壮士在虞姬后,勇敢的杀出了百万大军的包围,但项羽在最后准备渡过乌江时,却选择了放弃。

最终被汉军所杀。许多人认为,项羽心中最终没有放下死去的虞姬,愿意与她一起赴死。

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悲剧,影响了后世无数人们,千百年来,为之嗟叹。

3、作壁上观

由章邯带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围攻赵国于巨鹿时,赵王派人向各地诸侯求救,虽然各地诸侯都有引兵前来,但是都惧怕秦军的强大,而躲在自军修筑的壁垒里不敢出来,与秦军长久相持,但不能解巨鹿之围。

项羽率领英布、蒲将军等几万楚军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时,诸侯还是只敢躲在壁垒里观看,直到项羽杀败秦军之后,诸侯才敢从壁垒里出来。作壁上观现指让自己置身事外,不协助任何一方。

4、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并派兵把守函谷关,以对抗项羽西进。项羽率领40万大军到达后,攻破函谷关,进驻在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

关于项羽的历史典故故事(关于项羽的历史典故故事有哪些)

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项伯已被收买,于是连忙拔剑起舞,用自己掩护住刘邦。而刘邦的部将樊哙带剑执盾闯入,这才让刘邦得以脱险。

这次宴会史称鸿门宴。

5、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起义连连,秦国人马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王派兵解救,项羽在行军途中杀了自私的将军宋义,自己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渡过漳河后,项目让士兵带上够吃三天的粮食,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破釜沉舟的来历),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抱着必死之心,在项羽亲自指挥下,经过连续九次冲锋,大败秦军,解了巨鹿之围,项羽经此役名动天下,成为真正的将军

项羽有关的故事典故?

有不少,比如说:

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他首先派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援救巨鹿。战争只有一些小的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援。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只全部弄沉,把锅碗全部砸破,把军营全部烧毁,只带上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决死战斗,毫无退还之心。

三国演义中关于项羽的故事有哪些?

      四面楚歌、鸿门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破釜说舟等。

1、四面楚歌:楚汉之争,项羽落败,被刘邦打败后退到乌江边,刘邦命人围着项军唱他们家乡的歌,导致军心涣散,战士思家情切而溃不成军。

2、鸿门宴: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项羽请刘邦吃饭,期间项羽的谋士范增安排项庄舞剑为名要宰掉刘邦,叛徒项伯也起舞帮刘邦拖延了时间到樊哙赶来护住了刘邦,最后刘邦尿遁而逃。

3、霸王别姬:项羽被刘邦逼到垓下之时,与宠妃虞姬所唱的曲。 一曲既罢,虞姬自刎而死,项羽则率精锐突围,但仍被逼困在乌江,最后也自刎身亡。 项羽与虞姬最后的诀别,就这么成了传唱千古的凄美绝响。

4、乌江自刎:被汉军逼到乌江边上后,项羽从马上下来,以短兵器和汉军搏杀,杀死汉军数百人,眼见汉军越来越多,无奈的项羽只好来到江边自刎而死。

5、破釜说舟: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