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历史上名人故事-漳州著名历史人物故事

漳州十大名人?

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建州开始迄今已有1300余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漳州名人从这里走出来。漳州十大名人主要综合考量他们取得的成就(著作、官职、荣誉头衔等)、知名度、影响力得出,分别为陈淳、张燮、黄道周、潘振承、陈扬美、林釬、吴锡璋、蔡锡勇、丘哲、林语堂等。

漳州历史名人?

为你介绍一些漳州历史名人:

- 林语堂:出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世界级的大文豪,国际笔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两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许地山:严格上来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漳州人,担任过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校长,小学课本《落花生》这篇著名的散文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 黄道周: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还是民族英雄反清志士,后来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端”。

- 蓝鼎元:清代知名学者和经世之材,是一位对台湾历史有很大影响的官吏,号称“筹台宗匠”。

- 吴夲:又称大道公,吴真人,曾任宋代首席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 潘振承:跟保生大帝是老乡。

此外,还有开漳圣王陈元光,他在漳州和潮汕地区的影响很大,被奉为开漳圣王,受到万众膜拜。

福建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福建历史上名人很多,举几例如下:

1、朱熹:福建省尤溪县人,中国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2、郑成功:福建泉州南安人,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

3、柳永:福建省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4、蔡京:仙游县人,北宋宰相,书法家。

5、宋慈:福建南平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法医学家,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6、林则徐:福建侯官县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7、林语堂:福建漳州人,中国现代作家、翻译家、语言学家。

8、施琅:福建泉州晋江人,明末清初军事家,收复台湾的重要将领。

9、冰心:福州市人,现代诗人、作家、翻译家。

10、严复:福建侯官县人,近代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漳州为什么被称为海滨邹鲁?

漳州被称为海滨邹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漳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拥有长达300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美丽的海滩风景,因此被称为“海滨”。

其次,漳州是中国文化名城之一,邹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漳州是邹鲁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被称为“邹鲁”。综上所述,漳州被称为海滨邹鲁是基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泉州的历史名人?

留正

权兵部侍郎

留正,谥忠宣,南宋永春昭善里留湾(今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乃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生于宋高宗建炎三年,卒于宁宗开禧二年,年七十八岁。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符其实的“三朝元老”。六世祖从效,事太祖,为清远军节度使,封鄂国公。绍兴十三年,第进士,授南恩州阳江尉、清海军节度判官。

曾公亮

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军火家、思想家。出身晋江曾氏。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

施琅

漳州历史上名人故事-漳州著名历史人物故事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清初著名将领。施琅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由于“施琅背郑降清”,施琅是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存在分歧。

洪承畴

明末清初将领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别名洪彦演、洪亨九,曾任兵部尚书、太傅、少师等职位。洪承畴曾经围剿明末农民起义军有功、建议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稳定南方;降清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清军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建议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倡导儒家学说,举荐明朝官吏。

郑成功

封为忠孝伯

郑成功,原名森、幼名福松,字大木,号明俨,南安石井人,明天启四年(1624)七月十四日生于日本平户市千里滨。父郑芝龙,母日本长崎平户市田川氏女。明崇祯三年(1603),成功7岁,自日本回安平(今晋江安海镇)求学,取名森。成功11岁时曾依塾师“洒扫应对进退”为题作文,写下“汤武之征一洒扫也;尧舜之揖让,一进退也”的惊人之句作应对。

留从效

云屋万家,楼雉数里

留从效(906~962年),字元范,昭善里留湾(今桃城镇留安村)人,生于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好读书,尤其好读兵书。少年时为泉州衙兵,后升为散员指挥使。后晋天福九年(944),闽王王延曦为部将朱文进所杀。文进自立为闽王,派他的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李光地

读书最怕是无疑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开漳先锋,辅胜将军李伯瑶之后。其祖系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人。后其祖经风水大师黄妙应指点,将李伯瑶墓迁到渡东,并按黄妙应之说定居在湖头(其中还有段故事)。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梁克家

为文浑厚明白

梁克家,字叔子,福建晋江人,宋建炎二年(1128年)生。自幼聪敏过人,博闻强记;少怀大志。未第时游学广东,在揭阳县东坝赏梅,咏诗有句云:“九鼎燮调端有待,百花羞涩敢言芳。”抒发参与治理国家大政的雄心壮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回福建参加乡试,名列第一。次年入京会试、廷试,又名列第一,以状元及第,授职平江签判。

黄凤翔

礼部右侍郎

黄凤翔(1538~1614年),字鸣周,号仪庭,晚年更号止庵,泉州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生。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第二名,初授编修,奉命教习小内使读书。万历初,参与编修《明世宗实录》,后调升为修撰,纂修会典,管理诰敕,充经筵讲官(在皇宫内进讲《四书》、《五经》之官)

杨道宾

诗文温粹典雅

杨道宾曾科举落第,听说兄弟欠人家的钱,流落于南京,急忙前往,为兄偿还所有债务,偕兄而归。科举中第授职编修后,妻子却又去世了。有一位正得宠的太监,他的弟弟官锦衣卫,想把女儿送给杨道宾做妾,且以十万金为嫁妆。杨道宾说,我乃一贫寒之士,刚刚登第,怎么敢收你的金子和女子做侧室呢。遂态度坚决地辞掉了这门婚事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