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山有哪些历史故事(鹤鸣山有哪些历史故事名称) 2024-12-25 22:59:17 0 0 江西龙虎山是道教圣地,传说张道陵曾经在此处炼丹。张道陵,原名张陵,东汉人,出生于沛国丰邑(今江苏省丰县),传说为张良后代。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今四川重庆)令,后辞官隐居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炼长生术。 汉顺帝时期携弟子入蜀,居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修行。 后来自称得到太上老君老子传授“三天正法”,创立正一道(又名“五斗米道”),奉太上老君为教主。 青城山的传说? 据葛洪《神仙传》所载,东汉时的张陵先在四川鹤鸣山隐居修行,后遇太上老君传道而得道。鹤鸣山与青城山相连,张陵便来到青城山传道,期间曾去嵩山,最后羽化成仙,被封为张天师。张陵之后,从汉末至南北朝,来到青城山修道的有李阿、陈勋、范长生、杨超远等人。 四川人李阿故事 葛洪《神仙传》载,四川人李阿,据说活了很长时间,但也不见衰老。在吴孙权当政时期,他常常在成都市的街头行乞,一旦讨得东西,就马上散赐给贫者。他每天晚上离开成都,早上回来,人们不知他到底住在何方。如果想问李阿什么事,李阿从不正面回答,但只要仔细察看他的表情就会知道答案。 如果李阿的脸上有喜色,那么问的事一定是吉利的;如果李阿面容悲戚凄惨,那么问的事就一定凶险;如果李阿面含微笑,就一定是大喜之事;如果李阿有轻轻的叹息,那么一定有让人深忧的地方。人们就这样向李阿问事的吉凶,屡试不爽。 一个叫古强的人,觉得李阿肯定不是凡人,就经常照顾李阿,并跟随李阿回家,这才知道李阿住在青城山里。古强十八岁时,看见李阿也就五十来岁,到古强八十多岁时,李阿仍然是五十岁的样子,一点也没变。后来李阿说昆仑山的神仙召他马上就去,于是李阿进了昆仑山,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陈勋、范长生、杜光庭等 继李阿之后又有陈勋入青城山修炼得道。汉时阴长生跟随仙人马明生在武当山修炼,后在青城山得道,后亦成仙。到了晋代,青城山最著名的道士为范长生,后在此羽化成仙。隋朝赵昱与兄弟赵冕都隐居在青城山,跟随道士李珏修炼。 隋炀帝知其贤德,征召他出仕。赵昱推辞不掉,只得任嘉州太守。在任期间,他曾经入水中斩杀蛟龙,人们都认为他是神人。隋末乱世之际,赵昱再次隐去,不知所终。唐朝道士王柯、薛昌、刘无名等皆在青城山修道。 值得一提的是唐末五代时的修炼人杜光庭,他在青城山白云溪修炼多年,同时还着有《神仙感遇传》五卷,《墉城集仙录》六卷,《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一卷等多部著作,为后世留下了中国古代神仙及修炼故事等珍贵资料。 岭字能组成什么成语? 1、爬山越岭[pá shān yuè ling 【解释】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4回:“吓得邓艾弃甲丢盔,撇了坐下马,杂在步军之中,爬山越岭而逃。" 2、重山复岭[chóng shān fù lǐng 【解释】指山峦重叠层接。 【出处】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干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3、登山逾岭[dēng shān yú ling 【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 4、指山卖岭[zhǐ shān mài ling] 解释】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 【示例】别指山卖岭了,谁都了解你。 5、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ing] 【解释】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示例】李准《马小翠的故事》:“想贴个春联,往往要跑几十里,翻山越岭到山下请人写。" 6、登山越岭[dēng shān yuè lng] 【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又要多张旗帜,使敌人不敢登山越岭。” 7、丛山峻岭[cóng shān jùn ling. 【解释】丛:聚集:竣:高大。无数高大险峻的山岭 【出处】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在矿井里》:“煤矿的空中索道,越过了从山峻岭。” 【示例】铁路穿过丛山峻岭,来到这个小山村 8、沓冈复岭[tà gāng fù ling. 【解释】指冈峦重沓。 9、横峰侧岭[héng fēng cè lǐng] 【解释】形容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 【出处】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例】尝作《云山图》,峭壁圆峥,横峰侧岭,备极隐现浮沉之妙。 --清·陶元藻《越画见闻·明·刘鹏》 10、高山峻岭[gāo shān jùn lǐngl 【解释】峻:山高而陡。又高又险的山岭。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示例】三峡之中,唯巫峡最长。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古木阴森,映蔽江面,止人得中间一线的青天。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