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氏来源和历史故事_贺氏来源和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4-12-26 04:55:25 0 0 四川贺氏族来源? 一是源于姬姓。 三国时谢承的《会稽先贤传》对贺氏的起源作了明确的记载:“贺本庆氏,后稷之裔。太伯始居吴。至王僚,遇公子光之祸。王子庆忌挺身奔卫。妻子迸渡淛水,隐居会稽上。越人哀之,予湖泽之田,俾擅其利。表其族曰庆氏,名其田曰庆湖。今为镜湖,传伪也。安帝时,避帝本生讳,改贺氏,水亦号贺家湖。”该观点认为专诸刺王僚时,王僚的庆忌正出使郑国和卫国,后来庆忌逃到了卫国,而他的妻子和儿子则渡过浙江,逃到会稽山傍隐居下来,当时那儿是一片沼泽,沼泽中有些高地可以耕种,越人就把这些高地给他们耕种,称他们为庆氏,把他们种田的沼泽湖泊地区称为庆湖。该记载认为会稽贺氏起源于庆忌。另外,北宋著名词人认为会稽庆氏起源于庆忌曾经记载于唐以前的官谱中。 二是源于姜姓 据史籍《姓纂》记载:“庆姓,齐公族庆公之后。”又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姓氏考略》等文献记载:齐桓公的支庶后代庆封的后代中,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庆氏。春秋时期,齐桓公姜小白有个支孙名叫公孙庆克,其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史称庆父。庆封在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1~前554年)出任大夫,到了齐庄公姜购执政时期(公元前553~前548年)为上卿,执掌国政,后在齐景公姜杵臼继位之后逃往吴国。到了东汉时期,庆氏后裔传至汝阴郡令(今安徽合肥、涡阳一带)、会稽人庆仪时,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在刘祜成为汉安帝之后,为避汉安帝之父清河王刘庆之名讳(追封的汉庆宗、汉孝德皇帝),改姓名为贺纯,其后代便相传为贺氏。 贺姓的研究结论? 研究结论: 贺姓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分布广泛的大姓。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结论: 起源多元: 贺姓主要源于姬姓、姜姓、芈姓、赢姓等多个姓氏,起源地遍布中国各地。 分布广泛: 贺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 49 位的大姓,分布于全国各地,尤以湖南、湖北、广东等省份最为集中。 名人辈出: 历史上,贺姓名人辈出,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杰出人物,如贺知章、贺龙、贺敬之等。 家谱文化: 贺姓有着悠久的家谱文化,各地贺氏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记载了贺姓的起源、迁徙、繁衍和名人事迹。 宗族组织: 贺姓宗族组织严密,各地贺氏家族都有自己的宗祠和宗亲会,维系着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 贺姓的迁徙: 贺姓的迁徙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时期: 贺姓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 秦汉时期: 贺姓随着人口南迁,逐渐向南方扩展。 唐宋时期: 贺姓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地的大姓。 明清时期: 贺姓继续向西南和东南沿海地区迁徙。 贺姓有着独特的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训文化: 贺氏家族重视家训教育,流传下来的家训有《贺氏家训》、《贺氏祖训》等。 楹联文化: 贺姓家族擅长楹联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楹联。 饮食文化: 贺氏家族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如贺州米粉、贺州芋头扣肉等。 贺的姓氏,起源于什么时候? 在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当中,贺氏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姓氏。 我们得姓于东汉的安帝年间,算起来只有1800多年的历史,自然也不会跟我国那些古老的姓氏一样,是“以国为氏”或“因地命姓”。 那么我们的姓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通志氏族略》上提供了十分详尽的答案:“贺氏,即庆氏也,姜姓,齐恒公之支庶也;汉时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另外,《姓氏考略》也指出:“后汉庆纯,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讳改为贺氏,望出会稽、河南”;《姓纂》则记载说:“齐公族庆公后。 ” 从以上这些考据资料,对于贺氏的来龙去脉,就一目了然了——贺姓是从庆氏改过来的,改姓的缘故,是为了避帝王的名讳。 而庆氏,原来是周朝齐国的公族,是曾经称霸春秋的齐桓公的后代,而齐国的始祖又是那位辅佐文王定天下有大功的姜子牙,则后世的贺姓人士,自然也是姜太 公的后裔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