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写历史故事好吗_400字写历史故事好吗作文

与将相和类似的历史故事作文400个字?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经常发动战争,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次,赵王得到了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秦王的耳朵里,秦王决定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璧。赵王和大臣们都不想换,可是,不换又怕秦国攻打赵国。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听说有个叫蔺相如的人非常勇敢机智,而蔺相如也自告奋勇,决定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谈判。

蔺相如到了秦国,参见秦王,秦王只是捧着和氏璧赞不绝口。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就没有拿城池交换璧的意思,于是说这块璧有毛病,秦王把璧还给了蔺相如。蔺相如威胁秦王,如果秦王不交出十五座城池,他就把璧打碎,秦王只好答应了。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交换,于是让手下的人化妆抄小路先回了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

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再在渑池相会,赵王和大臣们很胆怯,都不想去。但蔺相如还是觉得应该去,于是赵王就让蔺相如随行前往,让廉颇在边界防守。

到了渑池,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记录下来,蔺相如觉得这是在侮辱赵王,就用性命相逼,让秦王为赵王击缶,也记录下来,秦王知道廉颇在边界防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就放赵王回去了。蔺相如在渑池又立了大功,被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觉得蔺相如就是靠一张嘴,反而爬到自己头上来了。他认为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战功,他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这件事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他就不上朝了。有一次蔺相如遇见了廉颇,他调头就走。他的手下不明白为什么要怕廉颇,蔺相如解释说,秦王之所以不攻打赵国,是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他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这些话传到了廉颇耳里,他非常惭愧,于是身背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蔺相如宽容以待,他俩成了好朋友,一起保卫赵国。

历史人物李白读后感?

李白诗选读后感

  这几天在家拜读伟大诗人“诗仙”李白的诗作,心中颇有感触焉。

400字写历史故事好吗_400字写历史故事好吗作文

  做为一个中国人,我对李白非常崇拜。记得读小学时学的第一首诗就是李白的《静夜思》,那时很小,对诗中包含的思乡之情根本无法理解,只是觉得读起来朗朗上口,很爱读。后来陆陆续续学了他的《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等,终于牢牢记住了这个名字。到了上中学又开始学他的诗,在我的印象中,只要我在上学,我就无法避免地读到他的诗,这时才感觉到原来他的诗那么重要,但说实话,不知是年龄问题还是缺少生活感受,我不是很能体会他的诗歌中所蕴藏的情感和精髓。

  现在自己长大了,参加工作十来年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都尝过了,人情世故也稍微懂点了。这时我再来读李白的诗,我突然有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感觉。边读他的诗,他的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立体丰满起来,不再是遥不可及、模糊的影子。他的不平凡曲折坎坷的一生,满腹才华、满腔热情、满腔抱负却始终无法得到施展,得不到重用而郁闷惆怅、愤懑难平的心情始终相伴一生,让他只能借酒销愁。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