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不守承诺故事-不守承诺的古代故事 2024-12-31 11:25:16 0 0 不信守承诺的历史故事? 译文 曾子的夫人去集市上去赶集,他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来,就看见曾子要捉小猪去杀。她就劝止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这可不能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把猪杀了,煮后吃了。 不守承诺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太多。自古就有。举不胜举。古时一般没好下场,我以为是作者在教育人。因为现在好些人不守承诺还活的挺好的。就是那些平时在群众中造声势,他当上队长,村长,乡长,科长,班长,,,,,,后,如何如何为村民,员工,,,,,,办好事。有的还签过字,按手印。结果有说话算数的,也有不少象放个屁忘了。下乡时有一人想当生产小队长,就造半年声势,也花些烟钱。年底终于如愿,半年后村民评语三个字:更操蛋。和举一小例子,在锄地时来检查后掏出一张报纸:这当干部不学习可不行,一天不学习,,,,,,。这报纸要全是字,他经常倒着看。都知他目不识丁,又有谁多事去管,除非你准备吃亏。 用一个词来说不守承诺的,那个词比较好,要文明一点的,谢谢? 背信弃义 背信弃义是一个汉语词语,基本意思是违背诺言,不讲道义,多指朋友间出卖友谊。多用于揭露、指责、谴责的场合。一般作谓语、定语。“背信弃义”和“忘恩负义”;都有“背弃正义、不顾道义”的意思。但“背信弃义”偏重在“背信”;“忘恩负义”偏重在“忘恩”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