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的姓氏的历史故事,胡的姓氏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5-01-13 15:27:39 0 0 历史上姓胡的名人及其故事? 1、胡综:字伟则,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擅长辞赋。 2、胡奋:字玄威,西晋皇室外戚,以开朗和筹略著称。 3、胡曾:唐代诗人,生卒年和字号不详,喜好游历。 4、胡瑗:字翼之,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 5、胡安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和湖湘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6、胡三省:字身之,宋元之际的史学家,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 7、胡大海:明代大将,字通甫,以长身铁面、智力过人著称。 8、胡惟庸:汉族,濠州定远县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 9、胡广:字伯始,东汉末年大臣,历任安帝、顺帝等多朝官员。 10、胡衍:春秋时期的名士,以化解蒲邑之危而闻名。 11、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 12、胡安:汉代教育家,司马相如的得意门生。 13、胡烈:好官,曾任襄阳太守,以筑堤灌园著称。 14、胡瑗:字翼之,北宋学者、教育家,提倡“明体达用”之学。 15、胡瑗: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理学家。 16、胡缓:苏州地区开办私学的学者。 17、胡曹:传说中的人物,始作衣裳。 18、胡龁:齐国齐宣王的近臣。 20、胡武臣:秦末阳武人,与张楚王陈胜相好的大将军。 胡姓的来历? 据统计,目前胡姓人口数量在中国排第十三位,虽比不上李,王,张,刘等大姓,但也算得上众口众多的姓氏。它的来源有: 1. 源于妫姓: 出自舜帝后裔妫满。妫满建有陈国,奉守虞舜的宗祀,谥号胡公,因而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公族后裔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胡氏。 民间说的“陈胡是一家”来源于此。 2. 源于胡母氏: 出自战国七雄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 晋朝以后,“胡母”改为“胡”这个单姓。 3. 源于姬姓: 春秋时期,郑国、胡国皆为姬姓国,后来胡国被郑国所灭。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就以国号为氏。 4. 源于归姓。 归胡国,妢胡国,西周初期分封的归夷陵族,为两个归姓诸侯国。春秋末期,归胡、妢胡两个小国为楚所灭,两国王族后裔多有以国名“归”或“胡”为姓氏。 5. 源于官位: 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官位——胡史(簋史、胡簋史),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为姓。 6. 源于官职: 汉朝时期有官吏名为胡骑校尉,胡骑校尉掌管“胡人”,多由骁勇剽悍而又忠诚大汉王朝的将领统辖,其中有一些是归附汉朝的少数民族将领。于是军队将士多有以军队称制为姓,即称胡氏。 7.源于李姓。 唐昭宗李晔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三公给皇子取名胡昌翼。这一“胡”称为“明经胡”,又称“李改胡”。 现在,这一支胡姓绝大部分分布在今安徽省。 8.源于北魏。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施一系列汉化政策,包括改汉姓。例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纥骨氏改为胡氏…… 9 .源于蒙古族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由此可见,胡姓源于国名,官职位,少数民族等。在全国的分布主要在湖北、湖南、四川、浙江、安徽五省,其中湖北省为当代胡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胡姓总人口的10.%左右。 胡氏以西周初期的封地陈国为源地,迁徙传播,在全国开枝散叶。最后,祝胡姓子孙安好! 胡,姓氏的来源? 胡姓起源有三:1出自妫姓,2以国为姓,3他姓改胡姓。 1出自妫姓 得姓始祖为胡公满。胡公满又叫妫满,是舜帝的三十三世后裔,父亲虞阏父曾做过周朝的陶正。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先贤遗民,把妫满封在陈国(今河南淮阳),侯爵,并把大女儿大姬嫁给他。妫满死后谥号胡公。后人以其谥号为姓,为胡姓。 2以国为姓 春秋时期,在今天的安徽、河南境内曾经建立过两个胡国。一个为归姓胡国,另一个为姬姓胡国。两个胡国后裔有以国号胡为姓。 3他姓改胡姓。 李唐皇室的后裔胡昌翼为胡三公拯救于危急之中,其后发达,遂为明经胡氏。 历史上胡姓最有名的前十人? 汉朝时胡广,曾经在6代皇帝手下当官; 唐代有诗人胡曾,他的诗通俗明快, 还有和尚诗人胡得生; 北宋有学者、教育家胡瑗, 南宋有经学家胡安国及他的儿子学者胡宏; 宋、元之间有史学家胡三省,以解释《资治通鉴》而闻名于天下。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是学者胡居仁、胡直, 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 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 印刷家胡正言; 清代有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 文学家胡天游;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有: 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 著名学者胡适, 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 国民党高级将领胡宗南, 小说家胡也频等。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