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又全面的历史故事_短小又全面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历史2个的短故事?

苏武牧羊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

  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4年级历史人物故事简短?

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劳,汉朝建立后被封为楚王。晚年的刘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后,政权旁落他人,为了刘姓政权的长治久安,必须铲除隐患。他认为在诸位将领中,功劳、才能、威望的功臣,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因此,韩信首当其冲。可是,除掉韩信谈何容易!刘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马也未必能取胜,其他诸将更不是韩信的对手。

刘邦先是用计生擒了韩信。此时的韩信才明白过来,感叹地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将韩信押回京城后,念其功高且又无罪证,又赦免了韩信,改封淮阴侯。

削去了王位的韩信,心想自己为兴建汉室出生入死,最后落得个如此下场,既然你刘邦无情,休怪我韩信无义。韩信私下与被任命为赵国相的陈稀相约,陈稀在北方举事,韩信在长安响应。

公元前215年(汉高祖十年),陈稀果然举兵反叛。刘邦亲自带兵平叛,长安空虚。韩信准备在长安举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吕后想把韩信召进宫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出面,假称北方传回捷报:叛军已败,陈稀已死,邀请韩信进宫向吕后贺喜。韩信哪里想到极力举荐自己而且一向过从甚密的萧何会是杀害自己的主谋。结果韩信刚入宫门,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捆绑起来。吕后将这一代名将带至长乐宫钟室,残忍地杀害了。

历史上有许多不辱使命的故事有哪些短字?

晏子使楚不辱使命

齐景公在位之时,已是春秋末年,楚国是首屈一指的强国。

按照《东周列国志》的说法,当时“诸侯畏楚之强,小国来朝、大国来聘,贡献之使,不绝于道。”

话说这天,上大夫晏子奉景公之命修聘楚国。楚灵王听说晏子个头很矮,打算羞辱捉弄他一番,给他个下马威,于是和群臣商量了个“损主意”,在城门的一侧开了个小矮门,迎接晏子。

晏子到来后一看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他没有气急败坏地拂袖而去,也没有大吵大闹,而是笑眯眯地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我就从这狗洞进,你们看着办。”

负责接待的迎宾官飞报灵王,灵王大囧,连忙大开城门,热情迎接晏子进城。

一计不成又使一计。见到晏子后,灵王装作很惊讶的样子说:“哎呀,齐国难道没人了吗?”

晏子说:“大王何出此言?单是我们都城临淄就大得不得了,街面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呵气成云、挥汗成雨,怎么能说是没有人呢?”

“那怎么派你来了?”

晏子装出一副很惭愧的样子说:“大王有所不知,我们齐国有个规矩,贤能的人出使贤良之国;不成才的人出使不成器的国家。我是齐国中最不中用的,这不就派到您这里来了吗。”

灵王一听,差点喷出一口老血。两边的大臣想笑不敢笑,憋得直翻白眼。

灵王吃了闷亏,又不好发作,只好干咳几声,会见仪式结束后,并赐坐命酒,款待晏子。

君臣们正把酒言欢,畅叙两国深情厚谊之时,忽见朝堂外几位武士押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囚犯,推推搡搡吆五喝六地走过。

灵王一见,假装很关心地说道:“你们几个怎么这样粗暴,囚犯也是人嘛!囚犯是哪里的,犯了什么罪啊?”

武士回答:“报告大王。齐国人,是个小偷。”

灵王回头对晏子说:“难道齐国有很多惯偷吗?”

晏子很“惶恐”地磕头谢罪说:“我听说江南香甜多汁的橘子移栽到江北后,就成为又苦又涩的枳子,这是环境使然吧。我们齐国人在自己国家不偷不抢,来到楚国就成了小偷,我以为这是贵国地土使然,与齐国没有关系。”

一番话只说得灵王脸红一阵白一阵,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只好借着劝酒化解了尴尬。

短小又全面的历史故事_短小又全面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