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历史典故成语故事_50个历史典故成语故事大全 2025-02-08 09:46:37 0 0 107个趣味历史成语故事? 举足轻重 窦融世代在河西担任要职。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时,他担任波水将军,统率重兵。后来更始帝刘玄灭了王莽,他又归顺更始帝,当了巨鹿太守。更始帝兵败后,他无主可依,就联合酒泉、敦煌等五个郡在河西形成割据势力,自任五郡大将军。 河西民风比较淳朴,窦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较宽和,所以境内官民相安,粮食充足,附近的流亡百姓纷纷归顺窦融。一时间,河西五郡兵强马壮,天下闻名。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他就是汉光武帝。窦融总觉得自己割据一方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很想归顺光武帝,做个青史留名的汉室忠臣。于是他派长史刘钧向光武帝上书并献上马匹。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想法,高兴得不得了,当下就封他为凉州牧,赏赐黄金二百斤,并让刘钧带一道诏书给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指出河西五郡军民安定,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窦融的治理之功。他还表示,自己知道窦融功劳很大,所以对他非常思慕。 刘秀特意指出,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争中渔利。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成语故事有哪些? 狐狸在林间散步,忽然来了一只老虎要吃狐狸,狐狸灵机一动说,你知道我是谁嘛,我是这片森林最厉害的,其他动物都害怕我,老虎不相信,狐狸说道:不信你跟在我后面,让你见识一下我的威风。 成语故事都有哪些? 成语故事有很多种,不胜枚举。 成语是中文语言中重要的词汇之一,经常用于表达某种思想、道理、情感等。 这些成语往往来源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古代典籍等。 例如,“画龙点睛”的故事源于晋代画家张僧繇,在完成一幅画作时,只缺少龙的眼睛,于是他请来一位智者添上眼睛,这幅画就变得栩栩如生;“杀鸡焉用牛刀”的故事出自《左传》,讲的是晋国大夫晏婴在出兵时不征询众人意见,结果导致大败。 这些成语故事不仅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精神世界。 成语故事都有哪些? 答案如下:“农夫与蛇、杯弓蛇影、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狐假虎威、铁杵成针、拔苗助长、盲人摸象、闻鸡起舞、叶公好龙、破釜沉舟”。 历史上的成语故事? 1. 马到成功: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叫李广的人,他很喜欢赛马,但是他的马跑得很慢。一天,他听说有位马夫养了一匹能飞的马,就去问马夫能不能让他试骑,马夫答应了。试骑时,李广突然用力一踩马腹,让马跃起来,从此这匹马跑得飞快,李广也因此大展身手,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马到成功”来形容一个人能够迅速取得成功。 2. 画蛇添足:相传古时候有一个人画了一条很好的蛇,但是他觉得还不够完美,就在蛇的身上增加了一些图案和颜色。结果这条蛇就变得不自然了,失去了原来的美感。后人就用“画蛇添足”来形容做事过分或多余。 3. 亡羊补牢: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农民,他的一只羊逃了出去,他没有及时找回来,结果被狼吃掉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于是修补了羊圈,加强了防御,以防止狼再次进攻。后人就用“亡羊补牢”来形容及时补救错误。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