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破译商代历史故事_商代甲骨文占卜四个阶段

商代的甲骨文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体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 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不统一。  

2.甲骨文的一些会意字,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而不要求固定。因此甲骨文中的异体字非常多,有的一个字可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  

3.甲骨文的形体,往往是以所表示实物的繁简决定大小,有的一个字可以占上几个字的位置,也可有长、有短。  

4.因为字是用刀刻在较硬的兽骨上,所以笔画较细,方笔居多。  由于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  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所以有人认为,中国的书法,严格讲是由甲骨文开始,因为甲骨文已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发展

商代甲骨卜辞中记载了什么计数法?

十进制

甲骨文中的数字表明中国约在公元前14世纪就有了相当完善的十进位制计数法。在甲骨文中不仅有从1到10的数字,还有以十进位的百、千、万的概念,大于十的数值用“十又X”来表示,如16写作十又六,26写作廿又六,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百以内任何十的倍数。虽然这种计数法没有零的概念和符号,但能确切表示出任何自然数,因而是相当成功的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甲骨文中已发现的最大数是三万从廿起直至万位都使用合文,即将两个数字合起来写,如在“百”上加一横表示“二百”,再加一横表示“三百”。但读起来还是两个音,只是写起来更紧凑。正因为这样的计数法,甲骨中出现的以六个或三个数字组成的辞被解释为占卜筮数,而不是六位数或三位数值

甲骨文破译商代历史故事_商代甲骨文占卜四个阶段

商代玉器上刻的是甲骨文。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