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故事四川话_中华历史故事四川话演讲

四川近代史?

1911年10月,武昌首义,辛亥革命爆发,全国各地纷纷宣布独立。

1911年11月,重庆成立蜀军军政府,张培爵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蒲殿俊为都督,朱庆澜为副都督。

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四川在成都统一成立“都督军政府”。尹昌衡任都督,张培爵为副都督。

1912年3月,奉节继续设夔关,徐堪接替卢作孚出任夔关监督。

中华历史故事四川话_中华历史故事四川话演讲

1912年7月,军民分治。胡景伊任护理四川都督,副都督张培爵改称民政长。

1912年8月,裁撤重庆镇抚府。

1913年1月,巴县新置重庆关,毛玉麟为重庆关监督。

1913年2月,赵一德任巴县川东道观察使、陈廷杰任成都川西道观察使、梁正麟任雅安上川南道观察使、裴钢任宜宾下川南道观察使、杨湘任阆中川北道观察使。(边东、边西两道民国三年另裁,地入川边特区)

1913年4月,颜锡庆接任重庆关监督。

1913年9月,陈廷杰署理四川民政长。新设重庆镇守使,周骏为首任重庆镇守使。

1913年10月,刘存厚署理重庆镇守使,朱芾煌出任奉节夔关监督。

1913年11月,倪焕奎接任成都川西道观察使。

1914年,四川“都督”改称“将军”、“民政长”改称“巡按使”。巴县川东道改巴县东川道、成都川西道改成都西川道、雅安上川南道改雅安建昌道、宜宾下川南道改泸县永宁道、阆中川北道改阆中嘉陵道,各道“观察使”改称“道尹”。泸县增设四川盐务稽核分所。

至此,四川军政府初步完成全省军事、政治、经济建制:

[军事上]:成都设将军(后改称督军)、重庆设镇守使。

[行政上]:成都设巡按使(后改称省长),下设成都西川道尹、巴县东川道尹、雅安建昌道尹、泸县永宁道尹、阆中嘉陵道尹。不过,民国四川军阀混战,防区割据,“道”实际名存实亡,等同废止。

[经济上]:奉节设夔关监督、巴县设重庆关监督、泸县设四川盐务稽核分所(后迁自流井)。

粤语和四川话哪个历史久?

粤语和四川话都有悠久的历史。粤语是广东、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主要方言,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朝时期。它在历史上一直是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语言。四川话是四川省及周边地区的方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四川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文化中心,其方言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无法明确说哪个方言的历史更久,它们都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四川落山大佛历史典故?

四川落山大佛是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的一座巨型石刻佛像,修建历时约90年,始建于唐朝,完成于宋朝。典故传说,盛唐时期,乐山一带常遭水患困扰,人们认为这是由于河神对当地不满所致。为了平息河神的愤怒,当地居民决定在乐山建造一尊巨大的佛像。据说,在佛像修建过程中,水患消失了,乐山也因此改名为“乐山大佛”。这个故事也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敬畏,以及佛教信仰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