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梁山的故事概括_梁山故事简介

雪夜上梁山梳理概括故事情节?

雪夜上梁山情节梳理: 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而利用陆谦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发配沧州,凶残的高衙内不肯罢休,非要置林冲于死地,欲在野猪林狠下杀手,幸得鲁智深相救。

林冲被迫看守草料房,又一次险遭毒手,忍无可忍得林冲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得夜晚上了梁山。

宋江梁山聚义精彩概括?

宋江在梁山聚义概括:

宋江上梁山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大破曾头市,好多人参加梁山聚义。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梁山大聚义是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一回的主要内容。

《水浒传》第七十一回的关目是“梁山英雄大聚义”。这一回写了以下几个内容:

一、一百零八条好汉聚齐,做罗天大醮,“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得天降石碣,知一百零八人原系天罡地煞。

二、整修山寨、布置关防,分调众好汉,各领执事。

三、选择吉日良时,焚香一炉,众好汉对天盟誓:“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四、李逵大闹菊花会。

前三部分属于大聚义的内容,对天盟誓是大聚义的高潮,李逵大闹菊花会是大聚义的补充。

林冲雪夜上梁山主要内容?

豹子头林冲,是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为人忠厚正直、安分守己。

一天,林冲带着妻子去岳庙进香。途中遇见花和尚鲁智深在耍六十多斤重的浑铁禅杖。众人齐声叫好,林冲也被吸引过去观看。鲁智深与林冲两个好汉一见如故,结义为兄弟。正在这时,侍女锦儿慌忙报信说,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拦截。林冲急忙向鲁智深告辞,去岳庙追赶歹徒。林冲抓住歹徒举拳要打时,发现此人原来是他的顶头上司、奸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一伙一看那女子是林教头的妻子,害怕打起来不是对手,便假惺惺地劝解:“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说罢将高衙内拥走。这时,鲁智深也急忙赶到,听明情况便要去追打高衙内,被林冲劝阻。林冲忍下了这口恶气。

高衙内逃走以后仍不死心,还想霸占林妻。他与高太尉一起设计,以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高府,诬陷林冲持刀闯入白虎堂,将他下狱拷打。高俅一伙不便在京公开杀害林冲,便将林冲发配沧州(今属河北省)充军,买通差人,阴谋在路经野猪林时将他杀害。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大闹野猪林,高俅的阴谋未能得逞。

到沧州后,林冲被分配看管大军草料场。高俅父子贼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沧州,放火烧草料场。这样即使林冲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处死。当草料场起火燃烧时,林冲听到高俅的心腹们得意地谈论暗害自己的计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将仇人一个个杀掉。以后,林冲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林冲雪夜上梁山故事概括 (400左右)急?

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而利用陆谦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发配沧州,凶残的高衙内不肯罢休,非要置林冲于死地,欲在野猪林狠下杀手,幸得鲁智深相救。

林冲被迫看守草料房,又一次险遭毒手,忍无可忍得林冲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得夜晚上了梁山。

本回故事说到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的妻子而利用陆谦设计陷害林冲,林冲被发配沧州,凶残的高衙内不肯罢休,非要置林冲于死地,欲在野猪林狠下杀手,幸得鲁智深相救。

林冲被迫看守草料房,又一次险遭毒手,忍无可忍得林冲一气之下杀死陆谦,在风雪交加得夜晚上了梁山。

三上梁山的故事?

按说,宋江与晁盖交情最厚,一向把他当作自己的“心腹弟兄”。曾私放晁盖他们,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晁盖上山之后,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官军不敢靠近。宋江这次杀阎婆惜也多少与梁山泊有些关系。他到梁山去躲避,不仅万无一失,还会受热烈的欢迎,同时可以大干一番事业,比在郓城县当个小小押司要有出息得多。

可是,宋江认为到梁山去,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是犯王法的勾当,千万去不得。在这点上,他与晁盖的界线划得可分明啦!他毫不含糊地站在官方的立场上。

宋江首先来到柴进庄上。这自然有他的打算。柴进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多少还享有点特权,受到一定的保护。到他庄上,人家轻易不敢动他,这样,他的安全系数较大。柴进仗义疏财,广招门客,在江湖上人们称他“是个见世的孟尝君”。在他那里的衣食更是不成问题。

果然,宋江受到了很好的款待,他一住就是半年。要不是孔太公派人来接他去,他还要住下去的。

他在孔家庄也住了半年,过着嘉宾一样的优裕生活。在那里,他碰到要到二龙山落草的武松。分手时,他再三叮嘱武松:

“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宋江虽然被追捕,但他对朝廷的“忠心”不变。他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朝廷的安危。自己还没有上山,就在动员人家接受招安。

宋江到了花荣的清风寨,因好心搭救了刘高的妻子,被诬私通山上强人,连累了花荣也不能在清风寨呆下去了。经过一番厮杀,宋江先后纠集花荣,秦明、黄信等人,向他们提出到梁山泊去入伙。众人都赞成,主张快去。

这是宋江第一次上梁山。

不是宋江改变了立场,而是因为在清风寨闹了这场乱子,使得花荣、秦明等一大帮人无处栖身,他只好怂恿大家投奔梁山泊。这与私放晁盖的性质差不多。

宋江所以表示愿意与大家一起去,虽有点出于无奈,更主要的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他们到了梁山脚下,石勇给了宋江一纸家书,他便立即打消了上梁山的念头,马不停蹄地往家里“奔丧”去!第一次上梁山就这样半途而废了。事后他提起这次上山,还心有余悸,庆幸自己中途逃脱。他说:“前者一时乘兴,与众位来相投,天幸使令石勇在村店撞见在下,指引回家。”

宋江回到家了,很快被捕了,并被判处刺配江州。梁山泊的好汉们费了好多心思,把他从流放的途中抢救了出来。

这是宋江第二次上梁山。

宋江遭受了这次打击:理应有所觉悟。但当大家一片真诚劝他入伙时,他却一口拒绝。他说:

“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他还说:“小可不争随顺了,便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

甚至大家要他把身上的枷开了,他也认为:“此是国家法度,如何敢擅动!”他表示宁死也不能在梁山待下去,宁可吃官司,也不坏“国家法度"。就这样,他下山了,匆匆赶去流放地伏刑,去做他的“孝子",“忠臣”。他的封建观念是多么的牢固!

在江州,宋江酒后题了“反诗”,被蔡九判处死刑。梁山好汉,全伙下山,大闹江州,把宋江从法场上“劫”到梁山。

这是宋江第三次上梁山。

历史上梁山的故事概括_梁山故事简介

宋江自然不想死,死了做不成“忠臣”、“孝子”,一切都没有了。他只好暂居水泊。但,不管怎么说,宋江总算是上了梁山,还当上了头领。

作品这样不惜篇幅反复描写宋江三上梁山的曲折过程,非常符合他的思想性格。这是作品现实主义的成功表现。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