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古代六国的历史故事,外国古代六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2025-02-18 02:42:57 0 0 秦统一六国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秦始皇继承祖辈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 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时间/都城/君王: 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国都:新郑),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 三年后(公元前230年),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国都:邯郸),前228年俘虏了赵王,赵灭。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称代王。 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代王也被俘,赵彻底灭亡。 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败了燕、代联军。攻占了燕国(国都:蓟城)。 燕王向辽东方向出逃。 后来,燕王只得杀死了曾经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秦军求和。 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国最后的一个王——喜被俘获,燕国也被灭了。 公元前225年,魏国(国都:大梁)也被秦军灭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 秦王又派老将王翦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六十万重兵,结果,王翦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拿下了楚国(国都:郢)。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国都:临淄)。 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 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 秦国大将王贲在最终灭掉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至此,在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十年统一了中国。 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 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 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 赵军45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 六国封相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民家庭,曾随着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到秦国求见秦惠文王,向他献计怎么样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秦惠文王客气的拒绝了他的意见。苏秦的盘缠花光了,只好回家去。 苏秦在家刻苦学习读书了一年,掌握了姜太公的兵法。他还研究了各诸侯国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他又研究了诸侯的心理,以便于游说他们的时候,自己的意见主张能被采纳。 这时苏秦觉得已有成功的条件了,于是再次离家,风尘仆仆的走上了游说之路。这一次他改变了策略,游说六国合纵抗秦。这次苏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公元前333年,六国诸侯正式订立合纵的盟约,大家一致推荐苏秦为纵约长,把六国的相印都交给他,让他专门管理联盟事宜。 受挫自省,不怨天尤人,刺股律己,终成大器。苏秦在遭到失败之后没有放弃,而是承受住了磨难,奋发刻苦,才最终获得六国相位,苦尽甘来。 对六国灭亡的认识,历史教训对今天和将来的启发? 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良好的政治制度才能确保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政治制度必将消亡。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