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临死制造了一个“二百五”的典故,故事中谁是“二百五”呢?

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成功后,六国封相,煊赫一时。没想到,他临死又突发奇想,制造了一个“二百五”的典故,影响深远。

六国合纵成功后,秦国有十五年不敢进攻六国。后来,秦国派使臣欺骗齐国和魏国,联合两国攻打赵国,赵王责备苏秦。苏秦恐惧,请求出使燕国,说是要报复齐国。苏秦来到燕国,与燕国太后私通被发现,害怕被杀,又让燕王派他到齐国当卧底。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齐国,齐宣王任他为客卿。

后来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办葬礼大肆铺张,显示自己的孝道;之后又让湣王建筑宫室,开辟园林,彰显自己的威望。其实苏秦的目的是为了搞垮齐国,从而有利于燕国。齐国的士大夫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身受重伤。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有找到,苏秦临死为齐王献上一计。

齐王命人把苏秦在闹市五马分尸,贴出告示,说苏秦是燕国的间谍,在齐国阴谋作乱,不知道哪位义士为民除害,刺杀了苏秦,齐王要奖励黄金千两,请除掉苏秦的义士前来领赏。告示贴出后,有四个人跑来领赏。这四个人被带到齐湣王面前,湣王问他们:“苏秦到底是谁杀的?”四位“义士”都争着说是自己杀的。齐湣王说:“那这样吧,这一千两黄金,你们每个人二百五吧。” 四位“义士”都说“好”。于是齐湣王下令:“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的说法由此诞生。

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二百五”的故事表面上很好笑,其实蛮可悲的。

首先,制造了冤假错案。苏秦看起来很聪明,但其实,无非找了几个替罪羊为,真正的凶手显然逍遥法外。贪财自然不对,但罪行至死吗?

其次,严重损害了齐国的公信力。冒充、说谎自然不好,但你齐王的手段又怎样?实际上也包含欺骗,暗藏陷阱。贫民百姓说谎是个人行为,当权者阴谋使诈,丧失的可就是公信力了。

第三,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是,这件事情有获胜方吗?如果百害而无一利,那么,谁是“二百五”呢?冒充刺客领赏的四个人被杀了,还被扣上了“二百五”的帽子,流传至今。齐湣王使用阴谋欺骗百姓,失去了百姓的信任。那么,苏秦自己呢?得到了什么?得到的是五马分尸的处罚,却没有找到凶手。更为好笑的是,苏秦死后,他作为燕国卧底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也逐一暴露。齐国得知了这些秘密之后,对燕国恼羞成怒,新的矛盾又诞生了,燕国同样没有好处。

这样说来,这个“二百五”的计谋看似聪明,其实相当愚蠢,而且后果严重。愚蠢到百害而无一利,损人而不利己,所有的人没有赢家。严重到故事包装了一个滑稽的外壳,容易蒙蔽世人不知反思,止步于残忍麻木的一笑!这个阴谋的制造者——苏秦,聪明反被聪明误,何尝不是“二百五”呢?

损人不利己

甚而至于,我们回顾苏秦的游说历程,发现苏秦自以为聪明,早就把别人当“二百五”,能蒙就蒙,能骗就骗了。

他游说周显王,吃了闭门羹,所以我们不知道他游说周显王是什么主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一定不同于游说秦王,也不同于六国之君。游说秦惠王吞并天下,称帝而治,秦惠王不待见他。苏秦才退而求其次,游说六国合纵抗秦。在游说六国的时候,苏秦好像都是在为对方考虑,其实他的游说,既不是为了周显王,不是为了秦国,也不是为了六国,都是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完全谈不上什么原则和正义。他只强调秦国对该国的威胁,事实上,秦国对六国有威胁,六国之间同样互相有威胁。他只强调联合抗秦极为有利,其实,联合抗秦有利,自然也有害。可见,苏秦显然是在有意诱导,对六国的君主普遍具有蒙蔽性。这样说来,他早早地就把其他国君当作“二百五”,只是周显王、秦惠王、赵国国相奉阳君没有被他忽悠,六国的国君出于自己的安危考虑,被他说动了。

苏秦游说

这样看来,苏秦把别人当作“二百五”已然成为习惯。后来,纵散约败,他继续骗赵王,说是为了报复齐国出使燕国;在燕国遇到危险,说是自己到齐国对燕国有利;来到齐国,又冒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在齐国,他让齐湣王重办丧礼、大兴土木,为的是搞垮齐国;被刺客重伤,临死又出一个骗人上钩的损招……这一系列的举动,不是蒙就是骗。问题是,把别人当作“二百五”效果如何呢?

苏秦曾经辉煌一时,六国封相,后来却是东躲西藏,最终在争权夺利中被人刺杀,死后还被人发现是卧底。司马迁说他:“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南宋鲍彪在《战国策注》中说:“(苏)秦之自刺,可谓有志矣。而志在金玉卿相,故其所成就,适足以夸嫂妇。”说到底,苏秦忽悠别人多年,无非曾经让嫂子、老婆佩服。至于其他的意义,似乎很是寥寥。

正如我们说商鞅,愚民的人最愚。同样,把别人当“二百五”的人最终证明最“二百五”。鉴定完毕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