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教案(教学设计:初中历史——戊戌变法)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

第6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1.公车上书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2.百日维新的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98年9月21日,残云如雪的北京已有了些许秋意。这天早上,慈禧太后在随从的簇拥下,出颐和园走小路回到紫禁城,为时103天的百日维新在这一天结束了。慈禧一进紫禁城,就直奔光绪帝的寝宫,但光绪帝不在屋里。此时他已走到宫门前,有人说他要跑,有人说他去迎接太后,不管如何,他被侍卫拦回,从此便失去了自由。这一事件,史称“戊戌政变”。

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是怎么回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新课探究】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材料链接】

  材料一

  材料二 1863-1894年间,中国民办企业数共计119家,投资额680万元,而1895-1898年里,新增企业数就达74家,投资总额更是达到了1 432万元。

材料三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窃认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公车上书》

【总结归纳】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

第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根本原因)

第二,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在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则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基础)

第三,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逐渐壮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要求变法,改革社会现状。(阶级基础)

【问题探究1】“公车上书”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直接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

【问题探究2】为什么把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上书称为“公车上书”? 其影响怎样?

答案提示:汉朝时,封建政府用公家的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同各省举人云集北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举人们大为震惊。各省举人先后到都察院请愿,反对签约。康有为抓住这个机会,立即起草了上皇帝万言书,联合18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 300多人签名,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请求都察院将上书代呈光绪皇帝,但遭到拒绝。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

影响:“公车上书”虽然没有成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却将它印发全国,引起了各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由书生议政、舆论宣传发展成为社会请愿、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并由此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问题探究3】“公车上书”这一事件反映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

答案提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2.领导人物

康有为与梁启超

二、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

名称

时期

地点

创办人

万木草堂

1891年

广州

康有为

《中外纪闻》

(原名《万国公报》)

1895年

北京

康有为

强学会

1895年

北京

康有为

《时务报》

1896年

上海

梁启超(主笔)

《国闻报》

1897年

天津

严复

《知新报》

1897年

澳门

康广仁

时务学堂

1897年

湖南

王先谦

(梁启超为校长)

《湘报》

1898年

湖南

谭嗣同

南学会

1898年

湖南

谭嗣同

保国会

1898年

北京

康有为

【问题探究】维新派的这一系列宣传活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什么作用?

答案提示:冲击了封建社会腐朽沉闷的思想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国之道的积极性,为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做了有力的铺垫。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百日维新

1.背景

【材料链接】

材料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牙,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 自台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总结归纳】

上述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康有为为中国所处的国际险境担心,也为清政府的内政担忧。言辞恳切,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作“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问题探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变法和光绪帝支持变法的目的有何不同?

答案提示:维新派:通过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光绪帝:巩固封建统治,并期望有所作为。

2.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1)表格展示:

论战问题

(要与不要)

顽固派

维新派

维新变法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兴民权

反对君主立宪

实行君主立宪

提倡西学

科举取士,反对西学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

(2)结论:维新人士的变法思想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爱国的。通过这次论战,使维新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为戊戌变法的进行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

3.维新派和洋务派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都主张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都以失败告终

阶级属性

洋务派属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而维新派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

根本目的

洋务派是维护清朝统治,而维新派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政治主张

洋务派反对任何政治改革;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依靠对象

洋务派依靠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方式和道路

洋务派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运用政府职能,来开展洋务运动;维新派采取发动带有一定群众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和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4.内容及影响

项目

内 容

影 响

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触犯守旧贵族的利益,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文教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军事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由于皇帝没有掌握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问题探究】依据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局限性。

答案提示:(1)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2)没有涉及设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不是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3)军事方面,没有采取能使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5.历史意义

(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2)意义:

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②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③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四、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1.“戊戌政变”

2.戊戌六君子

【问题探究】思考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答案提示:(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

(2)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光绪帝,力量过于弱小。

(3)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国,不愿意看到变法后强大的中国,所以暗中帮助顽固派。

3.感受谭嗣同的爱国情怀

【材料链接】

材料一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材料二

【问题探究】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放弃了逃走的机会,甘愿留下来为中国的变法流血牺牲。对于他的做法,同学们纷纷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同学甲: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同学乙:谭嗣同能逃却不逃,太不明智,死得不值得。

你同意他们谁的看法?为什么?

答案提示:两者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气节和变法的决心,这无疑是对顽固派的有力冲击,而且坚定了仁人志士变法救亡的决心,可谓死得其所。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如果他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一来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归根结底,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牲者。

【课堂小结】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为摆脱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的序幕,百日维新成为变法的高潮,戊戌政变则标志着变法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的失败也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