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如子的典故由来 2024-09-18 11:40:13 0 0 邢台典故13一爱民如子 [拼音]ài mín rú zǐ [释义]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现在的解释是:对待百姓就像对待父母一样去爱。 这个典故出处很多,其中有三处与邢台人相关。 【出处1】《汉书·路温舒传》: 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 【讲解】大宾:古多指君王的宾客,这里指 "贵宾"。赤子:初生的婴儿。意思是:尊敬贤 士如同尊敬贵宾,爱怜百姓就像爱怜初生的婴儿。 平乡路温舒 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今邢台平乡)人,西汉名吏,信奉儒家学说。起初学习律令,当过县狱吏、郡决曹史;后来又学习《春秋》经义,举孝廉,当过廷尉奏曹掾、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宣帝即位,他上疏请求改变重刑罚、重用治狱官吏的政策,主张“尚德缓刑”,“省法制,宽刑罚”。他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法密政苛,重用狱吏。汉承袭秦朝这一弊政,必须改革。他还反对刑讯逼供,认为刑讯迫使罪犯编造假供,给狱吏枉法定罪开了方便之门 。他在奏疏中还提出废除诽谤罪,以便广开言路。 【出处2】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卫国逐献公,晋悼公谓师旷曰:‘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对曰:‘或者,其君实甚也。夫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无使失性。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南和师旷 师旷(公元前572年—532年),字子野,又名晋野,冀州南和人(今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为晋国太师,历事悼公、平公(前572~前532年在位)两代。双目失明,自称“暝臣”,师旷精通音律,辨音力极强,通晓五音、十二律,尤擅古琴。一生曾创作出了 《阳春》、《白雪》等名曲,故被后人称为“乐圣”。师旷死后,葬于晋国封邑羊舌食邑(今山西洪洞),师旷后裔多以南和堂为家谱堂号,以纪念源自南和。 【出处3】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 恤其勤劳,爱民如子。 【讲解】恤:体恤、怜悯。意思是:体恤百姓的辛勤劳苦,爱百姓就像爱自己的子女。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巨鹿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唐代巨鹿(今邢台市巨鹿县)人,一说馆陶人,一说晋县人,一说内黄人,字玄成,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魏徵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