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钓鱼的历史故事-晚上钓鱼的人叫什么

吕尚垂钓遇文王的典故?

渭水访贤讲的是文王访太公。

这里面有一个典故:大家都听说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件事。姜太公钓鱼是假,其实他是在等周文王,周文王当时正一心想访贤,可是不知到贤人在哪里,后来出巡至渭水河边时发现了姜子牙,才发觉正是他要找的贤人。

周文王请姜子牙上车,屏退拉车手,亲自将姜太公请回都成,整个路程大有约八百步那么远,姜太公就说:不容易啊,你作为一国之主,能亲自拉我八百步,所以我要保你周朝八百年江山。

吕尚磻溪钓鱼的典故?

吕尚磻溪钓鱼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大致讲述如下:

吕尚是汉朝末年时期的一位武将,曾经跟随刘备打过仗。当时,吕尚在磻溪钓鱼,一位路过的老者看到他钓鱼十分投入,就上前跟他攀谈起来。两人谈了很久,期间老者多次提到了“江东有能人”,并对吕尚的渔艇和渔具赞叹不已。

后来,吕尚意识到这个老者就是当时的大名士陶公,于是非常激动地问陶公:“请问江东有哪些能人?”陶公回答说:“有周瑜、黄盖和程普等人,这些人都非常出色,是我所知道的最优秀的人才。”

吕尚听完之后,立刻收起了渔具,决定投奔孙权,成为了孙权的部下。后来孙权听闻吕尚的勇猛和才华,非常欣赏他,一直重用他,最终吕尚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武将,为孙权立下了不少功劳。

这个典故常被用来说明机会的重要性,吕尚的机会就是在磻溪钓鱼时遇到了陶公,如果他没有把握机会,也许就不会成为一位著名的武将了。

乾隆钓鱼典故?

因为钓鱼可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大脑.修身养性,处变不慌。乾隆在位六十年当中,基本上是在钓鱼时光中度过的。在钓鱼过程中,乾隆把钓鱼与处理国家大事紧密结合起来,悟出了许多道理。比如,愿者上钩,见机行事,如何在合适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地点,钓到自己的目标、对不同的鱼,不同的季节如何摸清脾气,从而逐个击破等。这样一来,即可治国,又可健身,受益匪浅。在执政期间,乾隆平定了大、小和卓木叛乱,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了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极盛时代,为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确实称得起是一代有为之君。

乾隆常到望海楼垂钓。朝廷大臣们的许多紧急要务,有时候不得不拿到望海楼,找乾隆皇帝汇报工作,乾隆也就在钓鱼处与大臣们谈国事、批文书、发圣旨。看似钓鱼,实则心思不是在鱼。1774年秋,这天乾隆钓了不少鱼,兴致很高,休息时,雅兴上来,就随手写了三个大字:“钓鱼台”。乾隆皇帝手迹,御笔健锋,苍劲有力,很有味道,让人浮想联翩。

从此,望海楼就更名为钓鱼台,代代相传,驰名中外。现如今,钓鱼台被改造为现代国宾馆,作为我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更是接待各国元首和重要客人的超星级宾馆。从1959年建馆以来,这里已经先后接待来自世界各国的总统、国王、总理近1000人次,是一处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媒体瞩目的地方。

微服私访,是乾隆皇帝了解社情民意的方式之一。乾隆曾经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在出游过程中,乾隆皇帝仍然恋恋不忘钓鱼。有一次出游时,见水边有一钓翁,便出题想为难大臣纪晓岚,要他以钓翁为题,写一首嵌十个“一”字的绝句。纪晓岚略加沉思后即吟道:“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文丝纶一寸钩。一俯一仰一声笑,一人独占一江秋。”诗中个“一”字如珠玉串成,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动静相宜的“秋江垂钓图”。

在扬州瘦西湖,还流传乾隆皇帝钓鱼的传说。据说乾隆出游经过美丽的瘦西湖畔,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所迷住了。他立即叫随从停轿,下轿注足,深呼良久,吐故纳新,脱下皇袍大褂,着短衣小衫,扬竿垂钓。不一会儿,就钓上了一条十斤左右的大鱼。那鱼全然不听招呼,左动右摆,不肯上岸。

乾隆卷起衣袖,挽着裤腿,摔开辫子,站稳脚跟,同鱼儿展开搏斗。鱼儿还是经不起折腾,最终摆累了,被乾隆乖乖地拖上了岸。随从们赶紧找来渔网,小心翼翼地把大鱼装进去活养。那天乾隆兴趣浓厚,直钓到夕阳西下,方才收竿。后人在乾隆钓鱼的瘦西湖,修建了一处“皇帝钓鱼台”,以此纪念乾隆来此处钓过鱼。这处钓鱼台,闻名遐迩,至今让游客感慨无限。

相关推荐

最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