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历史故事,唐懿宗历史故事简介

唐朝昌平公主的真实历史?

昌宁公主简介 唐懿宗女儿昌宁公主生平介绍  

昌宁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七代皇帝唐懿宗李y的诸女之一。她的生母是王德妃,史书仅仅记载了她的封号昌宁公主。

没有关于昌宁公主是否婚嫁的记载。另有两位同母兄弟七郎、八郎。七郎是否是唐昭宗无考。

相关史料

《新唐书 列传第八》

懿宗八女。

卫国文懿公主,郭淑妃所生。始封同昌(同昌公主)。下嫁韦保衡。咸通十年薨。帝既素所爱,自制挽歌,群臣毕和。又许百官祭以金贝、寓车、Q服,火之,民争取煨以汰宝。及葬,帝与妃坐延兴门,哭以过柩,仗卫弥数十里,冶金为俑,怪宝千计实墓中,与乳保同葬。追封及谥。

安化公主。

普康公主。

昌元公主,薨咸通时

唐朝三件文物,以及介绍?

唐朝三件文物介绍。

1、唐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产于唐朝时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此杯琢工精细,通体呈玻璃光泽,晶莹瑰丽。通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这件以深红色、淡红色为主调的红玛瑙,中间竟夹有一层淡白,如此神奇自然的变化,如此鲜润可爱的色泽,使这块红玛瑙成为世间稀有的俏色玉材。依料取题,因材施艺,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点。琢玉高手往往能“取势造型,依形布局”,“依色取巧,随形变化”,对材料进行巧妙的雕琢。这件玛瑙杯,玉师在玉材的小端雕琢出惟妙惟肖的兽头,把纹理竖直的粗端雕琢成杯口,而口沿外又恰好有两条圆凸弦,线条流畅自然,天衣无缝。

这件国之重宝,象征着财富和权力,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同时它也很可能是中西亚某国进奉唐朝的国礼,意义非同一般,是在东西方文明碰撞的火花中诞生的一件重要文物。

2、唐八重宝函

八重宝函,唐懿宗赐赠金银器,是供奉佛祖释加牟尼真身佛指舍利的一套盒函。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5月5日发现于宝鸡法门寺地宫,收藏于宝鸡法门寺博物馆。函内盛放着一枚供奉舍利,最外层是一个檀香木函,里面套装着三个银宝函、两个金宝函、一个玉石宝函和一座单檐四门纯金塔,但因最外层为檀香木银棱盝顶宝函出土时已残朽,故只见七重。

3、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唐时,中亚有许多乐师、歌舞者留住长安城内,唐高祖曾拜中工安国出生而长居长安的安叱奴为散骑常侍。曹国人曹保及其子善才、孙曹纲都是蜚声艺林的琵琶名手。宪宗元和时,西域米国人米嘉荣曾为唐朝廷供奉。是歌曲名家。玄宗开元时,康国、史国均造使献胡旋女子。南亚、东亚诸国中的骠国、扶南,以及日本也有很多乐工旅居长安,带来了很多新的乐曲和乐器。

寒窑王宝钏故事是历史事件吗?

历史上并没有王宝钏这个人,她是影视里虚构的。

有一个说法,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是根据薛仁贵的故事改编的。

据说,一个富贵人家为母亲祝寿,请戏班唱了一曲《汾河湾》,这讲的是薛仁贵与柳英环的故事。唱完后,母亲问唱戏的人,最后他们的结局如何,唱戏的人回答说,薛仁贵因为有事不能久留,离去后柳英环思念丈夫,不久就病逝了。这个母亲听说这个结局,心情不好,身体也不好了。于是就有一个文人按照薛仁贵的剧情,改了一个薛平贵的戏,最后夫妻团圆,繁荣富贵。这个老母亲看完这个戏,病也好了。而王宝钏的故事,就一直流传下来了。

历史上真的有“王宝钏”此人吗?

历史上没有“王宝钏”。 王宝钏,传说戏曲故事中的古代人物。戏传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三女儿,不顾父母之言,下嫁贫困的薛平贵为妻。被父母赶出家门,薛平贵入伍后,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18年。后来薛平贵成为朝廷功臣,将王宝钏接入府中,夫妻团聚。 我国戏曲中有许多关于她的戏目,如京剧《红鬃烈马》、秦腔《五典坡》、越调《王宝钏》等。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